第225章 汉州及天竺的治理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汉州府位于印度孟买地区,自从独孤佳伟选择此地作为德干行省的首府,并全力推动其发展后,它已迅速崛起成为天竺西海岸的商业枢纽,与东部的锡兰府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呈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
    汉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优势,成为众多商船往来停靠的必经之地。正因如此,这里不仅是东宋天竺舰队的驻扎地,还有天竺商会、草原商会等十余个大型商会在此设立分部。汉州府直接面向天竺三省,近亿人口构成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着无数商人和投资者纷至沓来。
    在汉州生活的人群背景各异,除了东宋人外,还有来自大明、波斯、阿拉伯和突厥等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他们汇聚一堂,目的只有一个——从事商业活动并赚取财富。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汉州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迅猛发展,成为足以与新玉门关(今新加坡)、临安府相媲美的大城市。
    汉州府府衙内
    在宽敞明亮的大厅内,巡抚南宫适与长史魏决等一干人正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地商讨着重要事务。
    南宫适目光锐利,神情严肃地看向魏决,开口问道:“今年的蓄水工作是否已经准备妥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
    魏决微微颔首,表示回应,然后沉稳地答道:“大人放心,我已派遣专人负责此事,并责令他们每日检查蓄水情况。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绝无疏漏之处。”
    南宫适听后点了点头,但眉头仍未舒展,他深知即将到来的雨季对于汉州城意味着什么。由于汉州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临近大海,每年的 6 月至 9 月间便会迎来降雨高峰期。这段时间里,降雨量极高,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极易引发洪涝灾害。
    回想起曾经经历过的那次大规模洪涝,南宫适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忧虑。那时候,整个汉州城被洪水淹没,道路无法通行,百姓们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这样的场景,绝不能再次上演。
    因此,他语重心长地对众人说道:“我们必须吸取以往的教训,切不可有丝毫松懈。务必确保每一项防汛措施都落实到位,保护好汉州城和百姓们的安全。”
    “是大人,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魏决道。
    “哦,对了。关于棉织厂的事情怎么样了?和那些商会商议的怎么样?”南宫适一脸凝重地问起另一问题。
    魏决稍作沉默,缓缓开口:“天竺商会愿意出资建厂,只是……”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南宫适眉头微皱,追问道:“只是什么?有话不妨直说。”
    魏决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他们希望可以拿到六成的利润。”说完,他紧张地看着南宫适,等待着他的反应。
    南宫适眼神一亮,毫不犹豫地回应道:“六成?没问题!你告诉他们,只要将厂建起来,别说六成,就是七成也可以给他们。”
    魏决微微一愣,显然没有料到南宫适会如此大方,但他很快回过神来,点点头道:“好的,等之后我会去和他们说,争取让他们尽快同意并开始建厂。”
    其实,南宫适心里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打算先让这些商会把厂建起来,然后自己再想办法逐步将厂收购过来。他的终极目标是将汉州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棉纺中心。
    不得不说,南宫适和他的老师独孤佳伟一样,都拥有非凡的商业头脑。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长远的发展与财富积累。而通过发展商业来赚取巨额财富,正是他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南宫适之所以会选择汉州这个地方,其实有很多方面的考量。首先,他看中了汉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卓越的地理条件;其次,这里棉花产量极高,为他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尽管蓬莱大陆已经兴起了毛纺织业,但对于像东宋这样的亚洲地区人民来说,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更偏爱棉纺织品。既然天竺地区棉花产量如此巨大,而汉洲的地理位置又如此优越,那么为何不在此建立工厂、发展棉纺织业呢?接着,可以通过这里便捷的交通网络,将这些棉纺织品运往各个地方销售。到那时,将会带来极其可观的收益。
    此外,天竺最充裕的资源便是劳动力,并且这些劳动力所需支付的薪酬相对较低,与东宋本地人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人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即使某些人不愿从事这份工作,总会有其他人愿意接替。
    “各位同仁啊!汉州的发展离不开咱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让咱们汉州越来越繁荣昌盛!希望在座的诸位同僚都能尽忠职守、不遗余力地为咱们汉州的发展贡献力量!”南宫适笑容满面地对在座的几位官员说道。
    “大人过奖啦!身为大宋的官员,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乃是分内之事,我等自然不敢懈怠!”各官员纷纷响应道。
    “很好!既然如此,那就请诸位同僚各司其职,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吧!”南宫适满意地点点头道。
    “遵命!属下这就告退!”各官员随即起身离去。
    经过东宋数十年如一日的悉心耕耘和不懈努力,如今的天竺三省已经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象,颇具规模。
    尤其是德干行省的沿海地区,东宋更是建立起了坚实而稳定的统治基础;至于内陆地区,则基本沿用了唐朝时期的羁縻制度——除了行省总督等少数高级官员由东宋派任外,其余各级地方官吏均由当地人担任,实现了天竺人自我管理、自我统治的目标。
    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和宗教改革逐渐加强了天竺的等级思想,只不过最高一级变成了东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