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石油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东宋西麦港(今卡塔尔多哈)
    \"大人,您瞧。这些源源不断从地下涌现而出的漆黑之物,是否便是您口中所言的石液(石油)?\"一名官吏引领着李默抵达一方地界,眼前景象令人咋舌,只见地底处不停地有物体喷涌而出。
    李默心生疑虑,不敢妄下定论,遂手持一只小巧玻璃瓶,在此处采集了些许样本,旋即便折返至居所。
    李默小心翼翼地将那瓶黑色液体倾倒少许,历经一系列繁琐处理后,他拿起火柴尝试点燃它。果不其然,火焰瞬间熊熊燃起。
    \"妙哉,此乃石液无疑!\"李默凝视着眼前燃烧正旺的石油,喜不自禁地道。
    实则,在我国古代,早在西汉时期,陕北地区的百姓已然开始将石油用作照明之物。
    此外,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所着的《水经注》中亦有关于石油的记载:\"水有肥,如肉汁……然(燃)极明,与膏无异。\"
    而在宋元以前,由于尚未研发出凿井采油的方法,人们只能使用露出地表的石油,因此其使用量相对较少。
    然而,自宋元时期起,凿井采油法逐渐被发明出来,这使得人们对石油的利用逐渐增多。
    进入明代以后,随着四川地区钻井采油技术的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当地的石油产量不断攀升,价格也变得更为亲民实惠。于是,川西南地区的老百姓开始普遍使用本地生产的石油来照明。
    此外,在我国古代,石油不仅可用于照明,还具有众多其他用途,例如燃烧取热以煎盐、制作墨块、提供润滑剂等等。
    例如,北宋时期着名的科学家沈括就曾巧妙地利用石油燃烧时产生的“石烟”,成功试制出墨锭。他在《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道:“点燃后形似麻线,但烟雾极为浓密,连帷幕都被熏黑了。我怀疑这种烟雾可以利用,便试着将它扫下作为煤灰来制墨,结果制成的墨漆黑光亮,比松墨还要好,于是我便大量制作。这种墨的标识文字是‘延州为石液’(即石油)。”
    而他利用石油制作的墨锭,不仅开辟了石油利用的新途径,为我国早期的炭黑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以石油制造炭黑的先驱者。
    此外,石油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北宋时期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公亮所着的《武经总要》一书中,详细记载了“烟球”“毒药烟球”等毒性火球的制作方法,其中就明确提到了石油沥青这一关键成分。
    而在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了军器监以及下辖的十一个作坊。在这些作坊之中,有一个名为“猛火油作坊”的特殊工坊。
    这个“猛火油作坊”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原油的加工提炼,生产出一种名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借助“筒柜”或者“猛火油柜”(即喷火油的机械装置)将猛火油喷射出去,以此来攻击敌人。这种火焰攻击方式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威力惊人。
    而如今的东宋,尽管火枪和火炮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守城之时,宋军仍然沿袭了两宋时期的守城风格。他们充分利用一切可用之物,其中猛火油因其适用于守城而备受青睐。所以,直至今日,东宋依然在使用这种武器,并不断加以改良,使其杀伤力和杀伤范围都得到了显着提升。
    李默之所以来到此地,正是由于东宋国内对于石油的需求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上都大幅增加。天机院听闻波斯湾沿海地区有许多地方只需稍加挖掘就能发现大量石油,此消息来源于皇家商会。
    于是,天机院派遣李默前来实地考察,以确定是否真的存在石油,以及数量是否如商人们所说的那么丰富。毕竟,商人们的话往往需要进一步核实,不可轻信。
    而李默到这里后,通过四处走访观察,他惊讶地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信息。这个地方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数量多得惊人,甚至有些地方的石油会自己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李默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出房间,他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地方的情况。经过一番寻找,他终于找到了这里的总管陈明,并向他询问道:“请问,这个地方是属于其他国家的领地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希望能从陈明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
    陈明面对李默的问题也直接道:“没有,这里只有一些土着人部落,而且因为这里是沙漠,几乎没有人统治这里。我们之前之所以选择这里也是因为这里是个天然港口。”
    李默心中不禁暗自窃喜,如果真能如他所愿,那么大宋便有机会将这块蕴藏着无尽财富和资源的宝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他激动地想着:“那真是太好了!一旦我大宋将此地归入统治范围内,必将给未来带来巨大的福祉啊!后世子孙也必定会从中受益匪浅。不能再犹豫了,我得立刻赶回蓬莱,向朝廷奏报此事,让他们尽快着手开发这里。看这地方的规模,石液的储量想必是极其庞大的,说不定足够我们大宋使用数年之久呢!”
    想到此处,李默毫不迟疑地转身返回自己的住处,开始匆忙收拾行李。时间紧迫,他深知自己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刻不容缓。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发展前途。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将这个重要的发现呈献给皇帝和诸位大臣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块宝贵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李默带着发现的石液样本和相关资料,踏上了回京的归途。一路上风尘仆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
    终于,他回到了京城。顾不上休息,李默直奔皇宫,将石液的事情呈报给了皇帝。
    皇帝听后大为震惊,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经过一番讨论,朝廷决定派出一支考察队前往沙漠地区,进一步探寻石液的储量和开采可能性。
    李默主动请缨,带领考察队再次踏上了沙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