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降价
作者:一颗鱼蛋酱   绝处又逢春最新章节     
    别人家粮铺门可罗雀,侯府的这几家粮铺卖得那是一个热火朝天,每天早上满满当当的粮铺,还不到中午就把粮食全卖光了,一些没买到的人心急如焚,抓着掌柜伙计们追问什么时候才有新粮。
    这些掌柜跟伙计们哪儿知道啥时候有粮啊,他们也是每天早上按时去仓库搬运粮食罢了,压根不知道主子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粮食,因此大家自然什么都问不出来。
    一些混迹在人群里的人见那些掌柜们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心里的疑惑越发深了,回去如实禀报给自家主子以后,他们的主子也是一头雾水。
    李家家主一开始蹦跶得最欢实,几天以后已经完全老实了起来,没办法,他们连对方的货源在哪里都不知道,想截胡都没办法截胡。
    也有人想要去对方的粮铺里将那些粮食都给买光,然而那些掌柜的都是人精,一听到对方说要买下铺子里所有的粮食,立刻警觉起来,又见来人穿着富贵,显然是有钱人家的样子,仔细一想便觉得对方来者不善。
    而排队买粮的百姓们,见到那些人插队买粮就算了,还企图一个人包圆了所有的粮食,粮食都被他买走的话,那他们买什么呢?
    一时间众人群起激愤,不需要掌柜的驱赶,排队的人就把他们全给轰出去了,到最后他们别说买粮了,连一粒米都没能买回来。
    后来他们学乖了,派手底下的人分批去采买,每人只买一袋子米面,买完直接扛回自家铺子里,然后涨价出售。
    可是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慢了,而且排队的百姓那么多,一天时间他们顶多只能买个几百斤,跟对方庞大的库存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也不是没有人想着派人去那些仓库里守着,奈何那边方圆十里以内,所有的刺客全都有去无回,一冒头就直接被绞杀,对方连活口都不留,直接拖去乱葬岗埋了了事。
    半夜他们带人去将那些刺客的尸首给拖回来,请了仵作来检查过后,得出的结论都是,这些人全都是被高手一击毙命,而能这么干脆利落就置人于死地的,也只有皇帝的暗卫能做到了。
    众家主心里已经开始怀疑此事是皇帝的手笔,但也很快有人否认。
    “那国库里刚刚才拉了一大批粮食去边境,那几家粮铺别看每天卖的粮食不多,可是他们的货物源源不断,照这个卖粮的速度来看,那仓库里的粮食早该卖光了才对。”
    “就是,我那在户部当小吏的堂侄也同与他交好的同僚打探过,近几日国库那边风平浪静,根本没有人过去拉粮食啊。”
    众人一副见了鬼的表情:“那这些粮食他们从哪儿弄来的?别说是乡下收来的,我们之前就已经将那些能搜刮的粮食都买回来了,剩下的那些人只要脑子不坏,看着那日渐高涨的粮价,也不可能傻得去卖粮食的。”
    所以话题又转回来了,那些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
    李家家主幽幽开口:“咱们从乡下收回来的那些粮食,看着,可没他们铺子里的好,我派去的人都各自买了一些回来,诸位可以过来瞧一瞧,这大米跟面粉,与咱们手里的那些相比,是否有所不同。”
    话音未落,门外几个小厮扛着几袋子粮食进来,有大米,也有面粉,大米雪白,面粉细腻,众人自幼都是锦衣玉食长大的,一看便知这些粮食都是上等货,以往只有有钱的人家才会去买这么好的大米面粉,普通人家多数吃的都是糙米,面粉也会掺一些其他的谷物进去,制成三合面,味道上没有那么好,但能管饱。
    李家名下有京城最大的粮铺,就面前的这一堆粮食,放在他们家的铺子里面,也是属于价格最高的那一档。
    然而就是这样质量上乘的大米面粉,放到那几个粮铺里,就跟普通的粳米白面一个价格了,这么便宜的大米面粉,傻子才不会买咧。
    众人看着袋子里的粮食,纷纷上手抓了一把,仔细感受了一下,确实都是上等货色。
    在场有人不解:“这么好的米面,他们就按普通的价格去卖?这要是放我的铺子里,我高低得把价格翻上五倍。”
    其余的人也纷纷附和,这都是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商人无利不起早,更何况这些利欲熏心的世家子弟们。
    有人只道可惜了,本来能卖出十倍价格的东西,就被别人随随便便给贱卖了,而且他们还卖了好几天。
    李家家主盯着那些粮食,忽然笑了起来。
    “大家不必忧心了,那几家粮铺,不出三日,必然倒闭。”
    “李兄何出此言?”
    李家家主指着地上的袋子信誓旦旦:“这么好的货品,你们手头能有多少?我们合在一起,又有多少?连我们都不敢将这么好的东西敞开了卖,那些人已经连续卖了这么多天,你猜他们手里还能有多少存货?”
    周围众人全都恍然大悟,是啊,品质如此高的米面,即使他们几大世家加起来,大概也只能供应全城三四天的粮,对方即使背靠着朝廷,又能弄到多少这样优质的米面?
    “他们已经卖了这么多天,李某估摸着,他们很快就要无粮可卖了,到时候,那些贱民最后还不是要回来买我们的粮?”
    “哈哈哈哈哈,李兄说的对,我们就且等着吧,好戏还在后头呢!”
    “阿嚏!”宋春临对着刚栽好的禾苗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打完后他搓了下肩膀,没觉得冷啊,难道是有人在背后骂我?
    种完地后宋春临出了空间,看着天色也差不多下午了,想着反正铺子里都卖空了,正好去补个货,补完了回家睡觉,好久没吃宋秦氏做的面条了,他想吃面条,加一个溏心煎蛋的那种。
    为了油滋滋的溏心煎蛋,宋春临火速去了那几个粮铺,将仓库里的钱收了起来,再把大米面粉都拿出来,空荡荡的仓库立刻又被米面给填满了。
    补充完最后一个仓库的米面之后,宋春临美滋滋的回家了,到家的时候正好赶上吃饭,宋春临赶紧跑过去坐在位子上,宋秦氏没好气地戳了戳儿子的脑袋。
    “整天不知道跑哪儿野去了,瞧瞧你那一身的汗,手洗了没有?”
    “洗了的,娘,我饿了,我想吃溏心蛋。”宋春临乖乖举起白嫩的双手给宋秦氏看,表示自己真的很爱干净。
    宋秦氏闻言更是气笑了:“现在知道回来找娘了?这么多天也没见你回来,我还以为你搁外面安家了呢,臭小子,等着。”
    宋秦氏数落完二儿子后,又任劳任怨的去给他煎蛋去了,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一个煎蛋她怕宋春临不够吃,直接煎了两个,放到宋春临的面前。
    宋春临眉开眼笑的跟宋秦氏道谢:“谢谢娘,娘最好了!”
    宋春明无情的嘲笑他:“二哥羞羞,这么大个人了还跟娘撒娇。”
    “就是,春临啊,你过完年就十二了,寻常人家的小哥儿像你这么大的,可都在绣嫁衣了。”
    宋春临惊恐脸:“啥?还得自己绣嫁衣?”
    宋秦氏瞪了他一眼:“其他人家的哥儿女娘,都是自己绣嫁衣的,你倒好,十二岁了还不会拿针。”
    一说到这个宋春临就心虚,实在是他一个现代人,真的学不会古代小哥儿的那一套嘛,这哪里能怪得了他呢?
    吃完了晚饭,宋春临便回了自己的屋子,虽然嘴上说着要睡觉,实际上要忙活的事情多着呢。
    比如地里的粮食该浇水了,大宝操纵着抽水机从小溪里面抽水,水流均匀的洒在田里,不多时那些禾苗就又长高了一些,更有一些田里的禾苗甚至都开始结穗了,再过不久就该成熟了。
    大宝发现宋春临来了以后显得很兴奋,一根水管在稻田上方胡乱舞动着,把水溅得到处都是。
    “主人主人,你终于来啦!”
    宋春临一直觉得大宝这性格特别像萨摩耶,忠实可靠爱撒娇,宋春临朝着空中温和的笑了,随后开始在田地里穿梭,检查每一块田地里面庄稼的生长情况。
    来回走了几遍,发现地里的农作物都长势良好,当然,空间里的东西就没有长不好的。
    经过这些天的不断卖粮,现在宋春临空间里的存粮已经只剩三分之一了,估摸着还能撑上几天,等空间存粮全部卖完的时候,估计全城百姓家家户户都能有余粮了,到时候他的压力也能减轻许多。
    接连几天下来,宋春临半夜去收钱补货,剩下的时间除了吃饭,几乎都泡在了空间里,不停的种粮食。
    粮铺里的粮食源源不断的售卖出去,那些曾经信誓旦旦三日就让粮铺倒闭的世家们,看着对方每日大排长龙的粮铺,全部都沉默了。
    说好三天就关门的呢?三天又三天过去了,对方怎么还有这么多粮食可以卖?
    最可怕的是,他们每日都派人去盯着城门,压根没有见过除了他们自己以外的商队,连商队都没有,那些粮食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不光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连皇帝也百思不得其解,他看着自己的暗卫头子,确定对方说的都是真话。
    “你说,你的人只见过一个小孩,出入仓库?没有粮车?没有人搬运?”
    暗卫头子也暗自吞了一口唾沫,他自幼也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但这一次,还是真的头一回感到了不寒而栗。
    皇帝让他回想那孩子长什么样子的,暗卫头子正要张口,却忽然发现自己形容不出那孩子长什么样子。
    皇帝不明所以:“怎么了?想不起来?”
    本来他只是随口一问,然而暗卫头子发现,自己还真的想不起来那孩子的长相了。
    他急出了一头冷汗,生平第一次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回复皇帝:“回陛下,属下……属下真的想不起来对方长什么样,只记得约摸是个七八岁?八九岁……陛下赎罪,属下确实是记不起来了。”
    皇帝听他这么一说,也莫名觉得后背发凉,他想起那天顾逢云对他说过的话:
    “陛下,无论发生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请您相信臣,臣绝对不会做出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情。”
    当时他没听出顾逢云的言下之意,现在他才明白,顾逢云口中那不可思议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但他又很快恢复了正常,挥挥手让暗卫头子退下去。
    等人下去以后,他才缓缓掏出手绢,将额头冷汗给擦掉,心里却在思考,那人是否跟当年汝安王叛变那晚出现的巨大藤蔓,是不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想到当年那被烈火灼烧,也依旧不忘替他们挖出一条逃生通道的藤蔓,皇帝忽然又觉得心安定了一些,不管对方是妖是仙,终归是向着他们大景的吧,否则又怎么会一次又一次的,救大景于水火。
    只是不知道顾逢云是怎么跟对方搭上线的。
    低价出售粮食的半个月之后,所有粮铺为了对抗低价粮铺,也开始了降价销售,然而即使他们降价了,来买粮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往往一整天也卖不出去多少。
    城中手里有点闲钱的人家,基本都买到了能吃上一个月的粮食,粮铺的压力骤减,虽然每天来排队的人还是很多,但比最开始的时候要好上不少。
    因为他们的米面价格便宜,品质上乘,一些富贵人家的管事也跟着过来采买,这些人跟那些世家不一样,他们买回去是自己吃的,掌柜的就不会拦,也不需要他们送货,他们自己就带着家丁小厮过来,每次都能买上一整车粮食。
    世家们也会在其中浑水摸鱼,顾逢月几次出来查看的时候,都会见到那些世家派出的人来粮铺里采买粮食,即使他们打扮的很低调,可是那狗狗祟祟的神情是骗不了人的。
    看着对方将宋春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买回去,装过头又高价售出,现在对方粮铺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宋春临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