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粮铺
作者:一颗鱼蛋酱   绝处又逢春最新章节     
    顾逢云捂着心口,大口大口地呼吸——小龙虾的香气。
    空气里的异香让三人的肚子,都响起了肠鸣的声音,宋春临掏出袋子里的手套递给他们。
    “来,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先吃饱再说吧。”
    两人都是第一次吃小龙虾,宋春临看着兄弟两人笨手笨脚的剥着龙虾壳,最后虾肉还没吃进嘴,衣服上却已经被溅上了油点子,为了挽救他们的衣服,宋春临不得不手把手的教两人剥虾。
    一连示范了三四次,宋春临嘴里都塞满了虾肉,那两人才勉强学会剥虾壳。
    顾逢月剥坏了好几个,才剥出一粒完整的虾肉来,他想也不想的直接喂到宋春临嘴边,宋春临平日里被他投喂惯了,张嘴‘啊呜’一口吃了下去。
    宋春临定的这家小龙虾外卖在他的住的城市出了名的新鲜,虾肉q弹入味,一口下去,宋春临满足的眯起了眼。
    顾逢月眼神温柔的看着他吃,手上剥虾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剥好的虾尾大部分进了宋春临的肚子,到最后宋春临干脆不剥了,脱掉手套抱着冰可乐喝。
    顾逢云看着两人这副样子,顿时觉得手里的虾它不香了,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跟这两人坐一起吃夜宵。
    大份的小龙虾三个人吃也很快就吃完了,宋春临又掏出配送的面条,面条已经煮熟过水,倒进剩下的汤汁里搅拌均匀,一份十三香的小龙虾拌面就做好了。
    吃饱喝足,宋春临满意的坐在椅子上,抱着可乐打着饱嗝。
    一旁的顾家兄弟两也是一脸敬畏的捧着冰凉的可乐,喝一口,就怀疑的看一眼杯中的可乐。
    “这个水…它喝起来有些怪,但又有点好喝,甜滋滋的,喝下肚子感觉很快就饱了。”顾逢云跟弟弟说了一句,然后又低头喝了一口。
    宋春临告诉他们:“那是二氧化碳,空气里的一种,用特殊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打进饮料里面,可以给饮料特别的口感,而且这种方法还能让饮料能更长久的保存。”
    听到能让水保存更久,顾逢云来了兴趣,忙追问:“那同样的方法,是不是还可以保存其他东西?”
    这就触及到宋春临的知识盲区了,学渣本渣刚才的二氧化碳都是现学现卖的,他哪儿知道二氧化碳还能拿来保存什么东西啊?
    这话宋春临答不上来,但他还知道其他的保存方式:“抽真空也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就是把食物放在一个袋子里,把里面的空气抽走,制造出完全没有空气的状态,食物在没有结接触空气的情况下能保存更久。”
    顾逢云跟顾逢月都不知道什么叫空气,宋春临只能又给他们科普了空气的原理,以及氧气跟二氧化碳的区别,兄弟二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是压根没有想过,自己身边明明什么都没有,却也有如此多的学问。
    宋春临解释得口干舌燥,忍不住又咕嘟一大口可乐,稍稍润了润嗓子以后,才问顾逢云寻求保存方法,是不是为了军需。
    顾逢云看着他笑了笑:“春临真聪明,我想保存的正是要运送到前线的粮草。”
    古代交通不便,最着名的一句话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大司马启程之前,粮草辎重这些早就提前出发了,粮车走得慢不说,一路上还容易碰上各种各样的意外,现在他们保存粮食的方法,就是在粮食上方盖上几层油布,密不透风的包裹起来,油布的防水性还是很好的,但架不住山高路远的,大老远送过去,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坏掉一部分,数量虽少,但紧要关头,也是能救命的。
    然而宋春临提供的那些方法,都需要大型现代机器才能实现,于是此话题暂时放下,三人开始商量起该怎么运用宋春临空间里的粮食。
    “我空间里的粮食三天能收获一批,这一批大约二十万斤,刚好够京城一天的消耗,甚至还能有富余,若我将其他的地全都放开了来种,约末能让全城百姓敞开了吃三天的,吃完一波正好下一波就能收获。”
    顾逢云听完倒抽一口冷气,要知道现在京城的常住人口约摸有四十万,那可是四十万人的口粮啊,结果宋春临说他三天就能种出来?
    他怎么觉得有些不敢置信呢?那么多粮食,真的能三天就种出来了?
    宋春临知道他们一时间还不能接受,随即又说:“我们现在差的就是个门路,以及一根极其粗壮的金大腿。”
    ‘金大腿’在宫里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打完后还有些疑惑,这天气也没冷到这地步啊。
    顾逢云连夜进了一趟宫,天亮才出来,等他到家以后,宫里那边已经派出了数百名死士,将城里的几个粮铺给团团围起来。
    这些死士接到的命令就是什么也不准问,只需要给拿着牌子的人放行即可,皇家培养出来的死士都是绝对忠诚的,对于宋春临一个小孩为什么能拿着皇家牌子一事根本不关心,确认牌子正确以后就放了他进去。
    宋春临很快就走了出来,死士们并不知晓他进去干了什么,等宋春临出去以后没多久,粮铺新的掌柜跟伙计们都过来了,这些是侯府家生子,经过管家层层选拔出来的人,都是老实话不多的,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捏在侯府手里,管家也不怕他们叛变。
    来之前这些人就被交代过,不该问的别问,只需要每天去仓库取粮食出来卖便是了,卖了粮食的银子等第二天来取的时候顺便放进仓库就行了,其余的事情不需要他们做。
    这些人一看到那站在门口犹如门神一样的死士,腿都有些哆嗦,在发现他们只认牌不认人后,更害怕了,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牌子守得死紧,洗澡睡觉上茅房都不敢放下。
    从满满当当的仓库里将粮食搬出来,放到店里摆放好,将粮价标上,掌柜伙计们就打开了铺门。
    一个满脸愁苦的汉子好不容易等到粮铺开了门,原本是打算例行公事来看一眼的,现在那粮价都涨到天上去了,他揣着钱又不敢乱花,也不敢不买粮,家里断粮好几天了,不买一家老小吃什么呢?
    抱着只买一把米的念头,汉子随意的走进粮铺,很快他就发现这粮铺跟之前的不一样,因为粮价上涨,京城所有的粮铺都实行了限购,铺子里放的粮食都少得可怜,然而此时的粮铺里面,满满当当摆满了白米精面,而且成色都很好。
    汉子震惊得看着那上面标着的价钱,他有些不确定的问掌柜的:“掌柜,这大米跟面粉,真是这个价吗?”
    掌柜的笑呵呵的:“自然是这个价格,童叟无欺,这位客官你要多少?”
    汉子掏出怀里的荷包看了看,又有些忐忑的问:“限购吗?”
    掌柜的依然笑呵呵的:“不限购,你能卖多少,我就卖多少,只不过送货上门是不行了,待会这人啊,就多起来了。”
    汉子理解的点点头,要是他知道这粮铺粮食价格这么便宜,还不限购,那他肯定得恨不得将粮铺给搬空来。
    于是汉子斟酌了一下,要了大米五十斤,面粉五十斤,他交了钱,先扛着一袋大米回家,待会再来拿剩下的面粉。
    因为赶时间,汉子一路跑得飞快,走到连襟家的路口,还不忘通知对方一声。
    他姐夫闻言还不敢相信,但他肩膀上的大米做不得假,于是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大儿子一起去了粮铺。
    等那二人到粮铺的时候,里面已经挤满了人,人人都争抢着买米买面,掌柜的跟伙计都快忙不过来了。
    粮铺里粮食降价的消息只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但很快人们发现,降价的粮铺只有那几个,分布在城里的各个区域里,他们的价格甚至比原先的还要便宜一两文,而且不限购,城里的人大多没有田地,他们买粮都是一个月买一次,有的人家甚至是快吃完了才买,这回打仗粮食上涨,好多人家都面临断粮的危机。
    吃了快半个多月的高价粮食,百姓们都觉得肉疼,可不吃又不行,背地里可没少骂那些黑心肝的粮商。
    这一次放粮,他们还以为是那些奸商良心发现了,结果好些人跑去那些世家的粮铺一看,只见那些铺子里的粮食价格比之昨天又翻了一倍,众人满怀欣喜的进去,骂骂咧咧的出来,回去还要骂一次那些给他们假消息的人。
    买到粮食的人也懵了,听到他说自己去的哪家粮铺,那人才知道这消息传岔了。
    闹了一场乌龙之后,好些人才惊觉自己去错铺子了,等他们去到那些真正降价的粮铺一瞧,嘿嘿,卖光了。
    气得他们捶胸顿足,走之前还要死皮赖脸的问掌柜的明日还有没有,掌柜的也说不准啊,只能打着哈哈,让他们明儿请早,兴许有呢?
    等第二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呢,那几家粮铺前面就已经排起了长龙,等掌柜的打开门,排在前头的人伸长了脖子往里面这么一瞧,嚯,满满当当,全是大米跟面粉,问了价格,跟昨儿一样,大家纷纷喜笑颜开,然后开始抢着买粮。
    因为害怕粮食再次涨价,这次他们买得都很多,见掌柜的忙不过来,还拒绝了店铺送货的服务,带着一家老小,将大米面粉大包小包扛回家。
    有了这些人的带动,很快那些世家的粮铺里一个客人都没有了,以前虽然价格高昂,但每天还是能卖出去一点的,现在是一粒米都没人要了。
    各大世家的人派人去打听,发现卖低价粮食的铺子里,从掌柜到小二都换了人,里面的粮食几乎每一天都是满满当当的,却从未有人见过他们从外面运粮食进来。
    几大世家的人都猜测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人,是不是跟皇家有关,但很快就推翻了这个说法。
    他们中也有子嗣是在朝廷当差的,对于国库里的那三瓜两枣的,他们还是能猜到一二的,风调雨顺也就罢了,前些年旱灾那么严重,国库一直处于亏空的状态,这两年刚好一些,就又碰上打仗的,朝廷的那点子家底,拿什么来跟他们这几个世家相比呢?
    李家家主作为带头人,决定先按兵不动。
    “之前咱们就调走了京城粮铺里所有的粮食,我就不信,这世上还能有人的存粮,可以多过我们几大世家的。”
    然而这一次他注定是失算了,跟他们一路对着干的宋春临不但拥有上万吨存粮,他还拥有一块三天就能收获的神奇土地。
    此时他正在空间里跟大宝一起,吭哧吭哧的挥洒着汗水,将空间所有能种的地都给翻了一遍,大米跟小麦一起轮着种,甚至还穿插着种了一些小米高粱,这些东西都是古代人的主食。
    大宝如今还不能化形,只能用灵力去操作空间里的各类器械,不得不说灵力可真是好用啊,大宝只需要附着一丝灵力在机器上,那些机器就能自己运作起来了,根本不需要耗费他手里的汽油。
    宋春临羡慕的看着大宝工作,那效率可比自己高多了,不过好在他空间里各种小型农用器械充足,而且一部分是用电的,没电了就用太阳能充充电,宋春临干活干得还算是轻松。
    他跟大宝合作,一个人翻地,另一个人播种,空间种植没有外面那么复杂,基本上只要种子没有失活,那么种下去就可以直接发芽了,速度比现实时间快了三倍。
    现在宋春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空间里面,只有半夜的时候,会挨个去仓库里收银子,以及重新将粮食堆满仓库,如此反复了三天,他空间里的第一批粮食都收获了,然而此时他的存存货,也只下去了不到一半。
    其实第三天的时候,那些缺粮食的人家都买到了粮食,经历过这次粮食危机,大家都很默契的多买了很多粮食放在家里,生怕哪一天这粮价又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