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太平盛世话太平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林雨柔登基后大封群臣。同时还一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
    首先受到封赏的自然非王爵莫属了!
    不论是顾家还是林家,不论男女都被封亲王!
    其中,顾延武获封燕王、顾延嗣获封秦王、顾延宗获封代王、顾延云获封晋王、顾延震获封陈王、顾延雩获封唐王、顾延宝获封楚王、顾延雷获封蜀王、顾延霖获封卫王、顾延昌获封越王、顾延霆获封曹王、顾天临获封郕王、顾兴茵获封赵王、顾兴文获封齐王、顾兴婉获封梁王、顾兴智获封信王、顾兴茉获封申王、顾兴秋获封虞王、顾兴梦获封舒王。
    而至于方姨娘所生的顾兴武和顾兴国两兄弟嘛,则早已因为被林雨柔打发去海外开荒时贪功冒进而不幸战死沙场咯~
    不过呢,林雨柔倒也没有因此就遗忘他们,还是追封他俩为东海王和东瓯王呢!
    在这次封赏大典中,总共有十八位功勋卓着之人荣获公爵殊荣!
    左丞相朱武因其卓越功绩而被册封为魏国公;右丞相李林翰也凭借自身才华和贡献,荣膺韩国公之尊号。
    此外,还有众多杰出人才分别获封各种公爵称号:傅选封梁国公、吕方封滕国公、李通封温国公、蒋威封卢国公、典礼封蕲国公、黄福顺获封曹国公,廖元超则被赐予宋国公之衔......
    一时间朝堂之上喜气洋洋,众人皆为这无上荣耀而欢欣鼓舞!
    除了上述诸位公爵之外,另有六十二名功臣被授予侯爵爵位。
    这些人中既有德高望重的重臣如长信侯毛崇、新安侯毛休等等;又有顾氏旧部如南海侯顾阳、金田侯顾四、东伯侯顾长青、广平侯侯青等人。
    他们或以智谋取胜,或凭勇武建功,无一不是国家之栋梁、社稷之重臣!
    此时此刻,他们身披华服,接受着来自陛下和满朝文武的祝贺与敬仰。
    至于其他未能跻身高爵之列者,则依据各自所立功劳之大小,分别赐予伯爵、男爵以及子爵等不同爵位。
    虽然爵位有高低之分,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满足——毕竟能够得到皇帝亲自封赏开国勋爵已经是极大地荣誉了!
    林雨柔这次封赏群臣依旧执行“虚封国内,实授国外”的海外分封政策,他们获得爵位后便获得一块海外殖民地或者申报组织武装进行海外殖民,夺取的领土按爵位大小上报备案。
    封爵之后便是授官。
    傅选为大将军,顾延武任车骑将军,顾延宗任卫将军,黄福顺任征北将军,廖元超任征西将军、李通任征南将军、蒋威任征东将军、典礼任镇东将军……
    吕方任兵部尚书、顾延嗣任工部尚书、毛崇任户部尚书、毛休任吏部尚书、汪宣章任礼部尚书、顾天临为大宗正、汪宣礼任鸿胪寺卿、顾延云任京兆尹、侯青为梅花六卫大统领、福伯为第一个非太监大内总管……
    林雨柔,一个女子登上皇帝宝座,这一事件在大夏境内引起轩然大波。
    一时间,叛乱四起,烽火连天。
    然而,幸运的是,林雨柔手下拥有众多英勇善战的士兵将领,他们实力超群,各地的叛乱刚刚兴起就被迅速扑灭。
    林雨柔执政期间,那些曾经被各地造反称王的势力逼迫逃亡海外的世家大族们,仗着与林雨柔关系密切,试图重回故里,重拾昔日辉煌,但却遭到了林雨柔委婉而又坚定的拒绝。
    百姓们惊喜地发现,他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时代。
    一直以来底层民众更倾向于通过和平手段来推动政权更迭。
    他们渴望的是公平、正义以及机遇,而非鲜血淋漓和暴力冲突。
    他们期望政府能倾听他们的声音,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受教育和谋生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摆脱贫穷,实现个人价值。
    林雨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她的声誉逐渐得到扭转。
    林雨柔深知百姓乃国之根本,她始终秉持着以民为本的理念,并常常告诫自己和身边的人:“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即位以来,林雨柔深知民众疾苦,遂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农商并举”等一系列政策。
    她对民力甚是珍惜,绝不轻易征发徭役,以免劳民伤财。
    同时,她还下令官府积极储备粮食,确保百姓温饱无忧。
    农民的生活状况也因此得到了显着改善。
    为进一步减轻百姓负担,林雨柔先后两次下令“除田租税之半”,甚至完全免去贫困地区的田租。
    如此一来,全国百姓共计享受起了免税优待,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她的倡导下,顾林两族崇尚俭朴之风,宫廷内衣物未曾增添,衣着朴素,车辆简朴,帷帐无华。
    不仅如此,她还下诏严禁各州县进献奇珍异宝。
    这般举措使得国家开支得以控制,贵族官僚们也不敢肆意挥霍,从而有效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林雨柔以身作则,心系百姓,将民生福祉视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在她的努力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太元元年十二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逐渐安定下来。
    流民纷纷回归田园,户口数量迅速增长。
    这一景象令人欣喜,也显示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太元二年,在林雨柔和众臣子的齐心协力下,大夏山无盗匪、路无流民、朝无庸才、国无饥民、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大夏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此外,林雨柔还下达诏书,解除了对山林川泽的封禁,允许百姓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同时也推动了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计密切相关的盐铁生产事业的蓬勃发展。
    自林雨柔执政以来,她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广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以及曲辕犁、水车等新型农具。
    如今,天下太平,流民重归故土,荒芜的田地得到开垦和耕种。
    再加上风调雨顺的好天气,今年的秋收注定是一次罕见的大丰收。
    粮食产量的增加使得大夏各地的粮价大幅下降,人们的生活负担减轻,笑容重新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太元二年,国家的粮仓已经变得异常丰满,仿佛每一粒粮食都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而那府库中的铜钱更是堆积如山,由于长时间未曾动用,穿钱的绳子早已腐朽不堪,数不清的铜钱散落一地,难以计数。
    随着生产逐渐恢复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再加上各地风调雨顺、少有洪涝等灾害的侵扰,整个大夏展现出了多年未见的繁荣昌盛之景。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文化娱乐,都有了质的飞跃。
    同时,大梁的物质基础也得到了极大地巩固和加强,这座古老的国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与机遇的时代里,百姓们心中期盼已久的盛世终于降临。
    街头巷尾弥漫着欢声笑语,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
    这个盛世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丰盈;它不仅属于权贵阶层,更属于每一个辛勤劳作的普通人。
    在这个盛世里,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雨露,感受到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