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女帝临朝!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太平兴国元年九月,本应是一个丰收喜庆的季节,但对于大梁来说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登基尚不满半年的天元皇帝萧昭平不幸溺水,因受寒过重而医治无效,最终撒手人寰。消息传来,举国震惊。
    摄政王林雨柔得知此事后,立即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并迅速对外公布了皇帝驾崩的噩耗。
    随后,她主持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葬礼,以表达对先帝的深切哀思和缅怀之情。
    经过群臣商议,林雨柔谥萧昭平为“静皇帝”,葬于顺陵。
    小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天下震惊!
    百姓们倒是没什么好说的,毕竟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立谁为新帝却成了大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
    自从大梁藩王尽数被迁往海外后,如今天元帝一死,竟然连个合适的继承人都没有。
    一时间,京城内外谣言四起,百姓们纷纷猜测朝廷会迎接哪位藩王入京为帝。
    有人说是鲁王,因为他德高望重,深得民心;也有人说是湘东王萧天佑或邵陵王萧天纶、鄱阳王萧世范等人,他们都是皇室血脉,有着继承大统的资格。
    然而,更多的人则倾向于再立一位小皇帝,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控朝政,避免权力旁落。
    众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自己就是决策者一般。
    他们争论不休,一个比一个有理有据,似乎都能看到未来的走向。
    时间一天天过去,谜底即将揭晓。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个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究竟会如何定夺?
    而在这片风云变幻的大陆上,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九月初九,这一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正所谓“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在经过了一系列紧张而周密的筹备之后,一场隆重的登基仪式终于拉开了帷幕。
    首先,林雨柔来到了京都南郊,设立祭坛举行祭天之礼。
    这个仪式庄严肃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祭祀完成后,她便在南郊正式即位。
    此时,左丞相朱武和右丞相李林翰率领着文武百官以及众多元老们纷纷跪地叩拜,并高呼三声“万岁”,向新皇表示忠诚与敬意。
    紧接着,林雨柔准备好天子卤簿,进入太庙。在这里,她上追尊四代祖先帝后的册、宝,表示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
    随后,她登上皇位,向上天祈祷社稷安康,祈求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完成这些仪式后,她起身驾车回宫。
    到了九月初十这一天,林雨柔又下令在奉天殿内外设置仪仗队。
    群臣按照既定的顺序整齐排列,仪銮司的官员和赞礼郎也各就各位。
    同时,在午门外,一列列士兵整齐列队,旌旗飘扬,气势磅礴地排列在奉天殿外,整个场面显得格外壮观。
    击鼓,丞相率百官进午门列好,林雨柔着帝服、皇冠坐上龙座,鼓乐齐鸣。
    乐停,大将军傅选开帘,尚宝卿王富贵持玉玺放在桌上,拱卫司开始放炮,群臣准备,音乐起,向林雨柔四拜毕,乐停。
    群臣向新帝林雨柔致贺词,贺词毕,乐再起,群臣再次四拜,乐声停;群臣向林雨柔三鞠躬,双手放在头上,山呼“万岁”;出笏,下跪,乐再起,再四拜,礼成。
    随后林雨柔下诏书公告天下,宣告正式即位。
    经过这场仪式繁琐,场面庞大的登基仪式之后,林雨柔终于登上了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位,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她宣布改国号为“夏”,改元太元,定都建康,并大封功臣和有功之臣。
    同时,她还下令大赦天下,让百姓们共享这太平盛世的喜悦。
    翌日,林雨柔与朱武、李林翰商议后降下十诏:
    降省梁世王侯封爵诏:
    兴运升降,前代旧章。梁世王侯封爵,悉皆降省。其有效着艰难者,别有後命,惟福王萧国良(萧天启庶长子,不受萧天启待见,留在白马州,未随萧天启入京,得以幸免于难)不在除例。
    放还罪口诏:
    大运肇升,嘉庆惟始,劫贼馀口,没在台府者,悉可蠲放,诸流徙之家,并听还本。
    放遣宫女诏:
    齐梁以来,并恣淫侈,倾宫之富,遂盈数千,推算五都,愁穷四海,并婴罹冤横,拘逼不一,抚弦命管,良家不被蠲,织室绣房,幽厄犹见役,弊国伤和,莫斯为甚。凡後宫乐府,西解暴室,诸如此例,一皆放遣;若衰老不能自存,官给廪食。
    许风闻奏事诏:成务弘风,肃厉内外,实由设官分职,互相惩纠,而顷壹拘常式,见失方奏,多容违惰,莫肯执咎,宪网日弛,渐以为俗,今端右可以风闻奏事,依元熙旧制。
    定夏律诏:
    律令不一,实难去弊,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至如三男一妻,悬首造狱,事非虑内,法出恒钧,前王之律,後主之令,因循创附,良各有以。
    若游辞费句,无取於实录者,宜悉除之。求文指归,可适变者,载一家为本,用众家以附,景丁俱有,则去丁以存景,若景丁二事,注释不同,则二家兼载,咸使百司,议其可不,取其可安,以为标例,宜云某等如干人同议,以此为长,则定以为梁律,留尚书比部,悉使备文,若班下州部,止撮机要,可无二门侮法之弊。
    置谤木肺石函诏:
    商俗甫移,遗风尚炽,下不上达,由来远矣,升中驭索,增其懔然,可於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
    若肉食莫言,山阿欲有横议,投谤木函,若从我江汉,功在可策,犀兕徒弊,龙蛇方县,次身才高妙,摈压莫通,怀傅吕之术,抱屈贾之叹,其理有然,受困包匦。
    夫大政侵小,豪门陵贱,四民已穷,九重莫达,若欲自申,并可投肺石函。
    许风闻奏事诏:
    成务弘风,肃厉内外,实由设官分职,互相惩纠,而顷壹拘常式,见失方奏,多容违惰,莫肯执咎,宪网日弛,渐以为俗,今端右可以风闻奏事,依元熙旧制。
    遣使巡行诏:
    昔哲王之宰世也。每岁卜征,躬事巡省,民俗政刑,罔不必逮。末代风凋,久旷兹典,虽欲肆远忘劳,究临幽仄,而居今行古,事未易从,所以日晏踟蹰,情同再抚。
    总总九州,远近民庶,或川路幽遐,或贫羸老疾,怀冤抱理,莫由自申,所以东海匹妇,致灾邦国,西土孤魂,登楼请诉。
    念此於怀,中夜太息。
    可分将命巡行州部,其有深冤钜害,抑郁无归,听诣使者,依源自列。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
    除赎罪科诏:
    设教因时,淳薄异政,刑以世革,轻重殊风。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并申弘宥,则难用为国,故使有罪入赎,以全元元之命。今遐迩知禁,圄犴稍虚,率斯以往,庶几刑措。金作权典,宜在蠲息,可除赎罪之科。
    平议治网诏:
    礼闱文阁,宜率旧章,贵贱既位,各有差等,俯仰拜伏,以明王度,济济洋洋,具赡斯在。顷因多难,治网弛落,官非积及,荣由幸至,六军尸四品之职,青紫治白簿之劳,振衣朝伍,长揖卿相,趋步广闼,并驱丞郎,遂冠履倒错,圭甑莫辨,静言疚怀,思返流弊。且玩法惰官,动成逋弛,罚以常科,终未惩革。
    夫贾楚申威,盖代断趾,笞捶有令,如或可从,外详共平议,务尽厥理。
    均选诏:
    在昔齐梁,取士方国。顷代凋讹,幽仄罕被,人孤地绝,用隔听览,士操沦胥,因兹靡劝,岂其岳渎纵灵,偏有厚薄,实由知与不知,用与不用耳。
    朕以菲德,君此兆民,而兼明广照,屈於堂户,飞耳长目,不及四方,永言愧怀,无忘旦夕。凡诸郡国旧族。邦内无在朝位者,选官搜括,使郡有一人。
    自此,一个由女性主宰朝政的崭新时代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