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胶东现状(上)
作者:横横竖勾   我在民国当倒爷的日子最新章节     
    随着守备师士兵的一声齐呼,在短暂的安静过后,整个港口彻底陷入了一片狂欢。
    所有人都在高呼着于学铭的名字,声音虽然有些杂乱,但是从他们狂热的状态中却不难看出,于学铭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极高。
    毕竟在穿越者委员会众人的努力下,整个胶东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的生活条件也在肉眼可见的变得富足了不少。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在穿越者委员会铺天盖地的舆论引导下,归功到了于学铭一个人的身上,毕竟民众需要一个具象化的领袖形象,而这个位置,作为穿越者委员会委员长的于学铭自然是不遑多让。
    民众的反应自然让于学铭非常惊讶,不过胶东道发展神速的事情,于学铭心里倒是没有丝毫意外。
    自己在美国花了那么大力气,引进了那么多外商可不是开玩笑的,这要是胶东道的发展止步不前才怪了呢!
    更别说于学铭在美国的时候还看过一张报纸,报纸的头版头条赫然写着。
    《正在快速崛起的东方鲁尔》
    说的自然就是现在的胶东道了。
    于学铭还记得,报纸上有不少美国记者拍下的照片,真有些老工业基地的味道。
    而穿越者委员会的工作进度,自然也让当时远在美国的于学铭十分满意。
    不过具体的成果有多少,自然还需要于学铭详细了解一下,而今天即将开始的穿越者委员会集体会议,已经被于学铭知晓了。
    一脸微笑的向围观群众招了招手后,于学铭没有选择在港口发表什么演讲,一是于学铭对眼下胶东道的情况还不太了解,贸然讲话也怕出现什么差错。
    再一个则是作为一方势力领袖,保持一些神秘感还是有必要的,只要在这个阶段是相当有必要的。
    毕竟于学铭现在已经很出风头了,刚刚回国的话,稍微低调一点儿也不是坏事。
    虽然这并不耽误,明天全国报纸的头版头条都会被于学铭回国一事的新闻占领。
    在卫兵的护送下,于学铭坐上了一辆民国位面自产的吉普车离开了港口,一脸好奇的向车窗外张望着。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李国富自然也是知道于学铭在看什么,也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出声打扰于学铭的好奇心。
    而随着汽车的一路行驶,于学铭也看到了青岛地区发生的变化。
    视线尽头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街道上的人群熙熙攘攘,穿着各色服饰的人们忙碌地来来往往,还有一些斜挎着书包的孩童在路上嘻笑打闹,建筑外墙上画着红色十字的医院更是让于学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且于学铭还注意到,不仅仅是医院和工厂的数量肉眼可见的增多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道路更加宽敞,还有数量众多的街灯。
    要知道,这可是德国人投入过大量资金发展过前殖民地,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国内的大城市里,原本就是非常先进的。
    而眼下的改变无一不在说明了,自己离开后的这段时间里,穿越者委员会的众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颇高。
    而随着车子驶进守备师军营深处的那座山谷,也就是穿越者委员会的总部,一座于学铭之前没有见过的宏伟建筑出现在眼前。
    虽然在外表来看还有些简陋,不过能够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落成这么一座大礼堂类型的建筑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而在礼堂门口,百余位身着同样服饰的男女正在大门前等待于学铭的到来。
    自然是被于学铭从现代社会忽悠过来的一众穿越者。
    为了今天的会议,所有穿越者都放下了手头繁忙的工作,汇集到了穿越者委员会的总部,目的自然是开好这次总结大会。
    这也是穿越者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二次全体会议。
    当然了,对于大部分穿越者来说,参加全体会议还是第一次,毕竟他们都是作为第一批穿越者的家属团在第二批到来的。
    而第二批穿越者的经历就比较惨了,还没搞清楚情况,就在自己老公或者父亲的安排下,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见到于学铭这个穿越一事的始作俑者。
    最开始也属实是怨念满满。
    不过在一段时间的适应过后,这批人也是爱上了这种生活,无他,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这个世界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大家在现代社会可都是普通人,而来到民国位面以后就成了一方势力的大员,而且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是在改变这个国家,这种特殊的成就感无疑能够让人彻底沉迷其中。
    因此在于学铭下车后,就受到了一众委员会成员们的热烈欢迎。
    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于学铭的父母。
    于学铭的老爸于殿辉眼下正在工业部做一个副部长,不知为何竟然和罗平越这个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年轻人打得火热。
    而于学铭的母亲杨娜现在则是在医疗部身居要职,不过前几把手倒是与她无关,毕竟穿越者委员会对岗位的分配是有能力者居之,不会因为谁是谁亲戚就走个后门儿。
    至少现在,这个不正之风还没有在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中肆虐起来。
    不过看着额头乐呵呵的样子,于学铭的心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躲去美国这四个多月的时间属实是没有白费。
    最起码一顿毒打估计是免了。
    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于学铭也是直接迈步走进大礼堂,公事儿要紧,这会儿可不是跟父母聊天的时候。
    进入大礼堂的超大型会议室,所有穿越者都按照自己的级别落座,于学铭和四位副委员长自然是坐到了主席台上,而台下坐在第一排的则是三十五名常务委员。
    至于其他的一百一十一名普通委员,则是坐在二排以后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只有三十五名常委,那是因为穿越者委员会一号提案已经规定过了,拥有决策权的常委,是以每个穿越者家庭一个的方式自行选拔出来,而且哪怕是有人升职到了副委员长,家里也不会补充常委进来。
    哪怕是于学铭作为委员长,自家老爸老妈也只能是普通委员,开会到第二排坐着。
    就此,除了目前留守在美国本土主管金融业务的王兰委员以外,穿越者委员会民国分会剩下的一百四十六人全部到齐。
    至于现代分会……
    那不是还有一个孤零零的卞利权吗?
    作为副委员长的李国富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持人了,毕竟体制内出身,开会神马的简直不要太熟悉,一连串儿没有意义的场面话过后,庆祝起于学铭的胜利归来。
    委员会的成员们见状纷纷起立鼓掌,于学铭也是一脸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用眼神示意李国富开始各项工作的汇报。
    不过出乎于学铭意料的是,首先发言的居然不是常务委员里占据全部位置的军方高层,而是政务部下属的农业部部长。
    而穿越者委员会的所有成员的名字,以及于学铭离开前,已经有了具体职位的诸位常委,于学铭都是记得一清二楚。
    而在于学铭的印象里,这个说话的年轻人,正是现任胶东道保安二师少将师长常远兴的儿子,名字叫常永青。
    不过印象里,这个年轻人的资料上,在专业方面好像学的是播音主持,这和农业部的工作又有啥关系啊?
    不过随着常永青的陈述,于学铭也是恍然大悟,这工作安排还真是对口。
    虽然说是农业部,但是胶东道当下的农业工作,并不是教大家怎么种地,人家农民也不用穿越者们教,自己就是把好手。
    在现代化肥料和农用机械还没办法普及的情况下,农业部的工作就是土地改革、人口普查,以及日常的宣传工作。
    找个播音主持专业的人过来太合适了。
    于学铭不禁心头一乐,然而很快,常永青口中说出的数据就让于学铭乐不出来了。
    整个人直接惊掉了下巴。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胶东道的人口普查工作就已经彻底完成了,而统计出来的数字和于学铭的想象可是大相径庭。
    整整两千一百万人口,还都是发了身份证的,理论上就是常住人口了。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这和于学铭印象里,胶东道一千多万人口这个数字可是膨胀了将近一倍!
    不过这个数字必然是做不了假的,因为农业部直接把胶东道现有人口的各类型比例数据直接啪到于学铭脸上了。
    十五岁以下不具备穿越者委员会劳动能力限制的幼儿和少年占了胶东道总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二十八,其中零到六岁的学龄前儿童就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九。
    十五到二十五岁的青年比例则是百分之二十三,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却只占了总人口百分之四不到。
    如此比例听得于学铭属实是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