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护军归来
作者:横横竖勾   我在民国当倒爷的日子最新章节     
    一九二六年六月十三日,青岛港。
    一艘巨大的军舰缓缓停泊在了泊位。
    港口上人声鼎沸,不光是因为胶东道眼下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期,更是因为今天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
    胶东这片大地的主人,胶东道护军使兼东北陆军第七军团上将军团长,于学铭,在时隔四个月后终于又回到了属于他的地盘。
    是的,就连于学铭本人都不知道,这会儿他的头衔已经又变了。
    毕竟虽然中美两国之间的通讯不便,也也不是完全禁绝,至少在列强驻华领事的圈子里,还是能得到一些美国本土的消息的。
    尤其是还有几个特别关心于学铭情况的美国领事,马慕瑞公使和费雪领事,都还在华夏大地上待着。
    于学铭在美国本土的一系列大动作,自然被他们想方设法了解得一清二楚。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大肆宣传。
    这二人可都是在于学铭的身上下了重注的,于学铭的崛起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特别是于学铭在美国本土那是炙手可热。
    听说都和现任总统共进晚餐了!
    这不得在朋友圈里好好吹上一通?
    而这消息传着传着,“一不小心”就被传到了张大帅,和各路北洋军阀的耳中。
    也自然让各路军阀都惊掉了下巴。
    尤其是自认为很了解于学铭的张大帅。
    合着闹了半天,你不是在吹牛逼啊?
    尤其是因为这个消息的传开,日本鬼子对张大帅隔三差五的骚扰也少了不少,听说就连日本公使都跑到胶东办公了,这也让张大帅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警惕了起来。
    鬼子这几乎是要明牌挖墙脚了,这张大帅怎么能受得了?
    联系不上于学铭的张大帅,连忙亲自去胶东道看看守备师的情况,顺带着隐晦的提醒一下于学铭安排留守胶东的左膀右臂。
    结果这一看不要紧,胶东道的发展直接让张大帅心头的顾虑更盛。
    守备师清一色美式装备的部队,青岛周边拔地而起的一片片工厂,田间地头手持枪械巡逻的民兵,热火朝天的农田,还有人声鼎沸的胶东公立医院和公立中小学堂。
    无一不让张大帅诧异,这到底是不是那个让自己熟悉的胶东道。
    就这还是因为守备师官兵在何鑫泉的命令下换掉了自身的装备,要不然张大帅就不仅仅是诧异那么简单了……
    而胶东道的崛起眼看着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大势,哪怕是张大帅也无法左右这一现状,和已经成了气候的于学铭撕破脸皮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就算是撕破脸也没啥用。
    胶东道民间百姓对于学铭的交口称赞张大帅又不是没看到……
    既然如此,继续拉拢于学铭就成了张大帅唯一的选择。
    不过张大帅又能给于学铭什么呢?
    钱,人家不缺,甚至比张大帅还富裕。
    地,人家也有,也不像有扩张的想法。
    兵,更不用说,守备师已经很吓人了。
    一个守备师加上三个地方保安师,一共七万余大军,看的张大帅是心惊胆战。
    尤其是参观过守备师官兵日常训练的张大帅,更是被奢侈的弹药消耗吓得够呛。
    那子弹和炮弹跟不要钱似的用,什么家底能扛得住这么造啊!
    什么?是于学铭的部队?
    那没事儿了……
    张大帅的心里那是五味杂陈,常用的拉拢手段看样子肯定是没用了,没有办法,张大帅也只能使用了最后一招。
    封官,给编制吧……
    于是乎,在大帅府的一纸公文下,东北陆军第七军团就此组建,而于学铭也的军衔也就此成为了东北陆军上将军团长。
    即便是这张公文眼下还在胶东道护军府的办公室里吃灰。
    不过这些事情在于学铭眼中的重要性都并不是那么大了,现在的于学铭,心里只有着对家乡饭菜的狂热思念。
    属实是于学铭的中国胃,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被洋人的饭菜给糟蹋坏了,更别说这次于学铭回国搭乘的是军舰,为了航程中的燃料补给,路线也是经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最后回到自家地盘。
    一路上耗费的时间也是长了不少。
    而于学铭乘坐的这艘军舰,也是于学铭这次出国的最大收获之一。
    威廉·琼斯号驱逐舰,美国海军一战中建造的艘克莱蒙森级驱逐舰的其中一艘。
    排水量一千二百一十五吨,舰长九十五点八米,航速三十五节,火力方面配备了四座单管一百零二毫米口径火炮,和三座四联装五百三十三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
    一九一九年四月九日下水,美国海军的现役战舰,虽然三年后就要退役了,但是对于完全没有任何海军力量的穿越者委员会势力来说,作为一艘训练舰正好合适。
    而于学铭把这艘驱逐舰买回来,也是耗费了不少的精力,至于想要购买更大的主力战舰,对于眼下的于学铭来说压根不现实。
    不过有了这个起点,就已经让于学铭的非常满意了,而满意的结果,自然也就是让于学铭在船上遭了一个多月的罪。
    长途海上航行属实是太难为人了……
    当然了,于学铭也不光是带回了这么一艘战舰,在美国的这段时间,于学铭也是一点儿没有闲着,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也是采购了一大堆,都堆放在驱逐舰的货仓里。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天文数字的弹药。
    大宗的军火采购还有些困难,受制于西方列强的对华武器禁运政策,最起码也要等到一九二九年才能彻底结束。
    火炮坦克装甲车,以及各种枪械都是在武器禁运名单上的,哪怕是于学铭已经结交了很多美国高层政客,但是对这种美国国会通过的正式法案也是毫无办法。
    哪怕是购买军舰,也比购买一支步枪在程序上要简单得多。
    毕竟军舰只需要做点儿手段,让它提前退出现役就可以了,退役的军舰不就是一艘船嘛,在美国佬眼里又不是什么不能卖的。
    因此于学铭能够选择的军火,就只有子弹炮弹这种东西了,尤其是在胶东守备师装备清单上数量最多的六三式六十毫米口径轻型迫击炮,和八七式八十二毫米口径迫击炮配套的六十毫米和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弹。
    毕竟这两款迫击炮的设计原型都是美国佬的装备,而美国的迫击炮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了。
    迫击炮弹的技术含量又不高,无非也就是引信方面复杂一点儿,而这方面的技术储备美国佬本身就不缺。
    尤其是在于学铭提供过样品,并且大大方方的提前付清全款后,原本就为订单发愁的军工厂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至于样品,自然是于学铭特意回到现代社会那头特意带到民国位面来的,顺带着还安抚了一下卞利权的情绪,避免于学铭长时间没有回到现代导致卞利权担心,顺带着给卞利权又安排了一个神秘人物
    当然了,再往民国位面的美国本土输送一批美金道具钞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用美金道具钞直接堆满美国安布瑞拉私人银行的金库,同时还有天文数字量级的兽用氯霉素。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玩意儿已经在西方列强国家的民间成了硬通货了,甚至还被五大家族的人直接卖给了美国军方。
    不然于学铭也没机会搭上美国军方的关系,买下来这艘护卫舰不是吗?
    不过要说于学铭带回来的最大财富,还是和于学铭一起回来的一批专家学者。
    这可是于学铭重金开路,许以重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各个高校以及各种实验室里挖掘来的高端人才。
    而且全都是物理学专业的,除了几个眼下还在其他国家做学术研究的以外,几乎把曼哈顿计划上的学者名单给一网打尽。
    两弹一星的计划在于学铭的心里可是一直没有忘记过,而这件事情单靠穿越者委员会众人的努力,鬼知道需要多少年。
    哪怕是理论技术层面已经被完全公开了也是一样。
    没看中东姓伊的那哥们儿,研究了这么多年,到现在也没正经整明白吗?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借助民国位面原住民的智慧了,人家可都是专业的,二十年后人家可是真把这玩意儿鼓捣出来了。
    更别说有了穿越者委员会的帮助,这帮最强大脑们,完全可以跳过最枯燥耗时的理论验证阶段,直接开始实际操作。
    这要是还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怕就有点儿不合理了吧?
    十年?八年?再短点儿也不是不行!
    最起码于学铭是这么想的。
    于学铭的脑海中不停闪过这段时间在美国大地上发生的一连串儿经历。
    而就在这时,港口舷梯也是终于停靠在了威廉·琼斯号驱逐舰的船舷一侧,港口中也突然响起了一连串儿的礼炮声。
    喧闹的港口瞬间变得极为安静,紧接着整齐划一的吼声响彻港口。
    “恭迎护军使大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