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火器
作者:随笔道人   南明义军最新章节     
    孟浚抵达舟山岛,在沈廷杨的陪同下,直奔火器监而去,在这岛上倒是不虑工匠泄密的问题。
    军器监位于舟山北部,军器监周围有着严密的守卫,孟浚刚刚抵达军器监外围,便可以听到铁锤敲击的轰鸣声,一进入军器监内,工匠们正忙碌地锻造着火器。炉火熊熊,火星四溅,到充满了炽热的气息,工匠们赤裸着上身,汗水如雨般滴落,却毫不在意。
    这时朱图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看见孟浚便皱着眉头诉苦道:“都督,你可算来了,这军器监好端端的咋非要从苏州迁到这舟山岛上,这里什么都不方便,生铁,煤炭,一切都得运过来……”
    孟浚安静的听完朱图的诉苦,朱图说了一会见孟浚没有接话,便也停下了话语,孟浚看着朱图道:“迁到舟山来自然是我的考虑,走,我们先去看看火器制造的怎么样了”
    朱图闻言点点头,说道:“都督,在您率军出征的时候,我物色了一个老头,那老头脾气不太好,叫刘拐子,不过火铳造的是相当不错,我便提拔他做这火铳工坊管事。”
    朱图随后陪同孟浚来到火器制造处,只见此处已经有四五百工匠在此处制造火器,这时一个老头子走了出来,看见朱图领着一个年轻人走来,刘拐子主持火铳管事不过数月,也从未见过孟浚,自然认不出此人便是孟军之中最大的头头,孟大都督。
    他只是过来朝着朱图嚷道:“总管,你上次说要运过来的一万斤生铁怎么还没到,没有铁怎么造炮造枪”
    “马上就到,马上就到,刘师傅再等几日便可”朱图知道刘拐子的脾气,忙连声安抚道。
    这时孟浚走了上前,向刘拐子笑笑道:“刘师傅好”
    刘拐子细看了眼孟浚,确认自己不认识,一脸不高兴的说道:“好什么好,你是干啥的,当学徒的吗,当学徒……”
    刘拐子话还没说完,便被朱图呵斥打断,朱图急着道:“刘拐子,你对我胡说八道就算了,这是都督,孟都督,你可别瞎说话”
    “孟浚?大都督?哦,老朽无礼了,请大都督恕罪”刘拐子听到朱图的面色一正,朝着孟浚施礼道。
    如今在江南各地,孟浚的大名那是人尽皆知,刘拐子也不例外,大破博洛,收复浙江的光环太过耀眼,刘拐子的臭脾气自然也是收敛了几分,打起精神道:“不知大都督有什么吩咐”
    “倒也不是吩咐,刘师傅,这自生火铳,造起来要多长时间”孟浚对这匠人倒也是和和气气。
    明朝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自生火铳,崇祯八年,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中已经详细记载了使用燧枪机的自生火铳,其实这和普通的火绳枪在构造性能上基本没有差别,所不同的只是在点火装置上的改进,将火枪上的火绳改成燧石,扣动扳机时燧石摩擦起火,但就是这么个小改进,却是火器上的一次重大革新。
    在孟浚回到苏州一看,出征这几个月,军器监倒也是没偷懒,火铳也是造了一批又一批,总数量已经有八百多支,可这是火绳枪,孟浚决定将这火绳枪改造成燧发枪,再扩建打造一番,争取在年底凑出三千杆燧发枪,组建一支火枪营。
    而现在孟浚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改进对刘拐子来说是否太复杂,以及时间上是否来的及,孟浚有些期望的看着刘拐子,希望其可以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刘拐子听完孟浚的话后,只是沉默着,心中在衡量着可行性,片刻后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行应该是可行,只是时间上怕是来不及”
    当孟浚再问如今一天可以产几支火枪时,刘拐子只是伸出一支手,又加了两根手指头。
    “才七杆啊”孟浚大失所望,他来到这火铳工坊,看这人数多了这么多,以为产量可以翻个几倍,谁知道一天才七杆,这要凑三千杆得大半年的时间,这还要算上士卒训练的时间,谁知道到时候局势会变化成什么样子。
    想到此孟浚又道:“有没有办法增加产量?要人力,要物力,全都督府都最大限度的满足要求”
    刘拐子闻言翻了一下白眼道:“一个熟练的工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一天七杆还是我老刘往好的说了,得一切顺利所有物资供应齐全,就现在的产量来看,一个月两百杆,最多了”
    孟浚摸了摸脑袋,道:“能不能流水线生产,这样一个工匠从头到尾生产,效率太慢,而且质量无法保证。”
    “啥是流水线生产”刘拐子有些疑惑道。
    孟浚耐着性子,慢慢解释了一阵,一杆火枪可以拆出多少道工序,每道工序由专人负责,甚至简单的活可以多安排些学徒操作。
    刘拐子听后倒也没反驳,只是说道:“这法子可以试试,不过都督别想太快了,这火铳制造可马虎不得,要是质量不过关,到了战场上,炸了膛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孟浚点点头笑道:“那是自然,刘师傅可以试试,不过得先把那火绳枪改造一下,再加紧打造一批,先给咱凑一千杆自生火铳”
    刘拐子闻言皱了皱眉头,道:“这都督啥时候要啊”
    “半个月,一千杆火铳得运走”孟浚随即说道。
    刘拐子又皱起眉头,面露犹豫之色,孟浚急忙道:“刘师傅,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时间紧急”
    刘拐子只得点点头表示同意,在孟浚等人离开之后,刘拐子敲了敲脑瓜子道:“哎呀,这么赶,要人命啊,你们几个还愣着干嘛,还不开工,都没听到啊,半个月,半个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