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销量
作者:薄暮映雪   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最新章节     
    为了这张英文专辑,林夏准备了很久。
    团队里也挖了不少在国外唱片市场工作过的人才,同时也和三大唱片公司之一的通用音乐合作,用一部分分成,换取对方的渠道进行推广。
    作为海外乐坛的新玩家,贸然去闯别人的地盘还是有点困难。
    倒不是说她对专辑质量没有信心。
    这张ep里的每首歌都很能打,但欧美的音乐市场终究是排外的,再好的歌,不能被人听到也没有意义。
    林夏和通用音乐曾经有过合作,作为全球音乐行业的巨头,这家公司业务范围非常广,古典、爵士、流行什么都搞。
    她十七岁那年拿到帕格尼尼金奖之后,和通用合作了一张小提琴专辑。
    通用在听了这张英文ep之后,给了一份非常优厚的合同,并且表示可以帮忙解约。
    但是林夏拒绝了,原先她只是想唱歌,选择小公司,只是为了少一点管理上的杂事,又能有充分的自主权。
    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之后更想成立自己的公司,去修一条路,让大家都有路走。
    “see you again”这首歌是电影《速度与激情7》的片尾曲。
    歌曲一发行势头就非常猛,直接拿下了20多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冠军,并且在公告牌上也拿到了12周的冠军,在格莱美也有几项重要提名。
    虽然最终没有获奖,但是这首歌的影响力不用多说。
    原曲是两位男歌手合唱,在通用的介绍之下,这首歌会和他们旗下的rap巨星合作。
    这样的搭配听起来会有些像蕾哈娜和阿姆合作的“love the way you lie”。
    只是不是情歌,总的来说风格还是挺积极向上的。
    和詹妮弗的合作类似,这首合作的歌曲也能帮林夏在m国乐坛快速站稳脚跟。
    feat这种形式,堪称全世界的财富密码。
    这记当头炮一定要打响,能想的办法林夏已经都想了,就看市场反馈了!
    这张迷你ep将会以她的名字命名。
    用歌手的名字给第一张专辑命名是最传统的做法,只是当时林夏选择了用《星辰大海》作为她的征程。
    现在第一张英文ep选择回归传统,也是一种表态:
    她的名字,从今以后将会响彻整个世界!
    ……
    也不知道是自发行为还是通用的安排,这张专辑发行之后,陆陆续续就有一些音乐网站和博主推荐。
    时飞鸿和安东尼也给了非常热情的赞扬,还有在《歌手》上有打过照面的小松秋奈,在j国的一档节目里表示:
    “非常惊喜、诚意十足的一张专辑,听了之后很想和林桑同台合作。”
    还有通用旗下的一些其他艺人,专辑也不知道听没听,总归是把事办了,对林夏这张ep表示了认可。
    再加上《我的梦》在海内外强势的广告攻势,听众自然就会对这张专辑里的其他歌感到好奇。
    总归在一系列风向之下,林夏的这张敲门砖总归是听到一些声响。
    好吧……声响还是挺大的,至少在亚洲很多国家,不少歌迷甚至没抢到这张专辑。
    数字时代,买实体专辑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粉丝行为。
    不少留学生和当地的华人粉丝纷纷行动了起来。
    林夏在华夏的影响力自然不用说,但是在海外他们还是有点担心。
    在林夏放心飞的时候,他们怎么说也得把场子撑起来。
    而且这张ep可是林夏出道以来第一张实体碟,多有收藏价值啊。
    app里的歌可能会消失,但碟买到手就是永久持有!
    更何况还有小卡!买ep的灵魂不就是为了小卡吗?
    小卡是从k国传来的套路,为了吸引粉丝购买专辑,体验现实版抽卡的乐趣,实体碟里一般会放一些随机的照片,现在已经是老业内传统了。
    不少粉丝为了小卡更是直接几张几张的买,搞得库存告急,还得搞限购。
    在国内,专辑发布的当晚,各大线上线下平台的库存一扫而空。
    其他国家形势也差不多。
    主要是通用在其他国家的备货就不怎么充足,甚至有被粉丝怀疑是在饥饿营销。
    但这次还真不是,线上宣传那些都好说,都是现成的渠道,但到了真正要发行的时候,在线下渠道的资源分配上,通用还是谨慎了不少。
    之前也有亚洲歌手闯美,但反响平平。
    即使通用内部对这张ep的评级很高,他们仍然比照惯例估算了销售量,甚至还减少了备货,准备先试试水。
    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华夏粉丝的战斗力,也没有预料到除了粉丝,这张专辑还吸引了不少当地人。
    以j国为例,作为一个现在还有不少人在用翻盖手机的国家,虽然实体唱片行业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但仍是全球实体专辑销量最高的国家。
    很多人买ep就是为了听,不少j国人仍然会使用cd机听音乐。
    专辑发布这几天,不少书店和音像店就排起了长队,虽然也有不少人只是单纯看到别人在排队买,自己也要凑凑热闹,但林夏在亚洲的人气可见一斑。
    从通用收集到的线下和网络问卷来看,在j国的首日销售量主要还是粉丝为主,但后几天非粉丝的听众比例在上升。
    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音乐市场也有类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