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英文EP
作者:薄暮映雪   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最新章节     
    这首曲子在地球上也很经典,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呢?
    哪怕《权力的游戏》烂尾了,观众看在这首主题曲的面子上都能原谅一秒。
    开头的弦乐断奏节奏感极强,伴随着气势磅礴的鼓点,就像是凛冬将至,一段史诗即将拉开序幕。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厚重的大提琴solo出现了,就像巨龙一声长啸,明明拉的都是缓慢的长音,却自带一种肃杀之气。
    紧随着这段旋律出现的是中提琴solo。
    中提琴一直都是管弦乐团里的梗王,作为乐团里唯一看中音谱号的声部,毫无存在感。
    既不像小提琴的高音一样醒目,也不像大提琴一样深沉。
    各种中提笑话经久不衰,和隔壁电声乐队拿外卖的贝斯手可以说是难兄难弟。
    什么“马善被人骑,人善拉中提”。
    还有经典问题“怎么拉出中提琴的声音”?
    ——答:拿一把受潮的小提琴,随便拉点跑调的音。
    随便拿一本管弦乐的总谱,一看中提的部分就知道了,一会跟着第二小提琴混,一会跟着大提琴混,混着混着,整首曲子就结束了。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
    中提琴在乐团里还是挺重要的,现在有了这么一段solo,哪怕后半部分仍然在跟着大提混,也瞬间帅了起来。
    整首乐曲的气氛就像是凛冽的寒风,直到高音的小提琴声部进入,乐曲瞬间燃了起来。
    这让很多乐迷感到很奇怪,明明这首曲子的节奏并不快,却自然而然有种激昂的感觉。
    几个弦乐声部不断交错着,就像是几个势力的兴衰存亡,带着一种宿命感。
    最后的圆号、辉煌的铜管,还有女声似有似无的吟唱,让这首曲子的震撼达到了顶点。
    这段神级配乐完美的撑起了电影宏大的主题,带着电影在整个四月杀疯了。
    像林夏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的《流浪者之歌》和《卡门幻想曲》,经典是经典,但是不关注古典音乐的听众就会觉得太传统了。
    但这首配乐就刚刚好,史诗感的旋律让人完全忘记了这是一部商业电影的主题曲,像是封神的艺术品。
    不少听众逐渐回过味来,林夏是有点东西的。
    她配乐的影视,最后成绩都很好,有点锦鲤体质在身上的。
    这让大家更期待她那张英文ep。
    ep就是迷你专辑,但凡歌曲数量比单曲多,比专辑少,都可以叫ep,一般包括4-6首歌。
    在现代乐坛,ep一般都是用来试市场反应的,一整张专辑甩出去,万一沉船了会影响歌手几年的职业生涯。
    而且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十几首歌的专辑多少有些冗长了。
    两三年才发一张专辑的音乐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把专辑拆开一直发ep,保持关注度,也是很多歌手的策略。
    林夏这张ep准备在亚洲和北美同步发行,这是一个挺大胆的决定。
    在地球上,即使强如李玟,当年妥妥的亚洲一姐,进军国际的首张英文专辑反响一般,连带着国内事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当初她和诗黎香水合作的广告单曲“enchanted”,在世界范围内小火一把,但现在半年过去,热度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
    林夏这次放在英文ep里的几首歌可以说是精挑细选。
    英文歌并不能什么都选,歌词的尺度就是个大问题。
    当代华夏人到三十而立之年,可能都认为自己还是个宝宝。
    她这个还没过20岁生日的,更是妈妈粉眼里货真价实的小朋友。
    当时她发“enchanted”这首歌的时候,吓倒一片粉丝,生怕她要谈恋爱了。
    每天都有一堆留言劝她重心要放在事业上,不要早恋。
    槽点太多,林夏都不知道该从哪说起。
    就英文歌来说,很多歌听上去很好听,但歌词根本不能细看,一看她的粉丝估计更要炸了。
    而且走出国门,多少也代表着华夏歌手的形象,还是要慎重。
    除了歌词,风格上也要小心,太超前小众也不行。
    她现在在欧美虽然小小地露了个脸,有一些知名度,但起步阶段不可能像在华夏一样,基本盘已经稳了,可以放飞自我搞创新,又是新中国风,又是摇滚《国际歌》的。
    最后精挑细选之下,敲定了六首歌。
    第一首“dream it possible”。
    这个毫无疑问,金主爸爸的广告曲,优先安排,而且这歌又励志又正能量,mv在海外热度很高,把它收进专辑里没毛病。
    第二首“when you believe”。
    这首歌是林夏在《歌手》期间,抓住机会和天后詹妮弗合作录的一首歌,主题和第一首差不多,有深度还挺励志。
    詹妮弗作为m国天后,影响力自不用说,有她带着,这张专辑在海外的接受度和关注度也会上涨。
    她说动詹妮弗合作并没有花太多力气,詹妮弗本来就很欣赏林夏,一听这首歌更是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这首歌在地球上是两位歌坛巨佬惠特妮·休斯顿、玛丽亚·凯莉演唱的歌曲。
    光是讲出这两个名字就有点吓人了。
    惠特妮·休斯顿,“美国之声”的称号摆在那里,自然不用多说。
    玛丽亚·凯莉,江湖人称“牛姐”,五个八度的高亢音域和海豚音简直就是神级diva。
    鬼知道梦工厂是砸了多少资源才把这两位王不见王的天后撮合在一起,留下了唯一经典的合作现场。
    它是梦工厂的动画电影《埃及王子》的主题曲,电影本身平平无奇,但这首歌却极为完美,拿到了奥斯卡的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最重要的是,这首歌还有一个小小的彩蛋,前几句借鉴了华夏《瑶族舞曲》的旋律。
    第三首歌是“try”,在《歌手》上亮过相了,不用多说。
    第四首林夏选择了“if i die young”,是美国乡村音乐乐队the band perry的作品。
    歌名也很直白,“如果我年纪轻轻就死了”,当然,文艺一点也可以翻译成“假如我年少弃世”。
    整首歌的旋律很好听,歌词也非常浪漫。最主要的是很贴合林夏的心境,想想她也是和死神擦肩而过的人了。
    第五首是taylor swift在20岁写的“long live”。
    那个初出茅庐的女歌手,并不知道她的未来是如此的星光熠熠,但这首歌已经展现出了她的不凡、她的野心和那些无畏的选择。
    最后一首歌是“see you again”,是整首专辑的压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