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当代神农
作者:戒烟客   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最新章节     
    【我国水稻亩产因地区、品种和种植技术等因素有所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在800——1000斤左右。】
    “哈哈!朕猜对了!”
    嬴政笑道:“800斤,的确是个不小的数字。”
    “水稻的产量如此多,想必其他农作物的产量也不会低到哪儿去,这么一来后人的确是不用为粮食问题担忧。”
    “好!好!好!”
    嬴政大喊了三声好字,对后世富足的生活极为满意。
    然而此时,光幕又道。
    【而在一些高产示范田中,水稻的亩产甚至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有记录显示,中国水稻亩产量最高已经达到了2653.54斤!】
    “多少斤???”
    嬴政惊呆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数字。
    “朕本以为八百斤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这两千六百多斤又是怎么个情况!!”
    “一亩地跟我大秦差出近三十倍!”
    “这他妈还是水稻?”
    “这简直就是神物啊!!”
    大汉。
    刘彻目光灼灼的看着光幕,眼中一片炽热。
    “此等水稻要是在我汉朝种植,又何必担心军粮问题!”
    “哪怕税赋只有半成,朕也有信心将匈奴赶出漠北!”
    汉武帝忍不住对着光幕说道。
    “这群不肖子孙。”
    “有这好东西赶紧卖给你祖宗啊!”
    “到时候朕给你们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将那些蛮夷尽数歼灭,日后又岂会经历那些耻辱!!”
    “这不比那香烟有用的多?啥好处都没有,还对身体有害。”
    “嗯?对身体有害?”
    汉武帝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赶忙叫来卫青小声商议道。
    “你说,咱把这些香烟卖给匈奴人怎么样?”
    “让他们借此成瘾,侵害身体,到时候我大汉再与之对战可就是手到擒来了。”
    卫青沉思道。
    “陛下,此法倒是可行,但匈奴人会买吗?”
    “咱可以送嘛。”
    汉武帝眨了眨眼,一脸的奸笑。
    “虽然朕之前反对和亲,但朕这几日也是思考了一番,以我大汉现在的国力还真不好跟匈奴硬拼,所以说还是得和亲。”
    “但是!”
    “咱可以把这些香烟当成嫁妆送过去,你说是不?”
    “到时候咱们大汉修生养息,他们匈奴被香烟蚕食,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到时候定能将其一举击破!”
    “对啊!”
    卫青眼前一亮,觉得此法大为可行!
    忍不住叹道。
    “陛下不愧是陛下!”
    “哎~~不要拍马屁。”
    “您是真阴啊。”
    “什么话!这是什么话!”
    “微臣失言,微臣失言,微臣是想问,和亲的女子选谁呢?”
    “这倒是问题,选谁谁乐意啊。”
    汉武帝皱眉道:“ 不行的话,从牢里选个相貌艳丽的死囚?封她个公主?”
    “毕竟事关国家大事,朕吃点儿亏就吃点儿亏吧.............”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光幕中水稻的产量,心中极为激动。
    虽然大唐的水稻亩产在300斤左右。
    但老天爷像是特意跟大唐作对一样。
    这几年不是旱灾就是雪灾,要不就是蝗灾。
    反正一年下来,粮食产量都是一个极低的水平,甚至很多地方的亩产连百斤都没有。
    之前李世民巡查京城附近的百姓生活,看到他们每日都是清汤寡水,碗里根本就没有几粒米,他的心中也着实不好受。
    甚至有时李世民也经常反思,是不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导致上天降怒于大唐。
    好在去年老天爷收了神通,没有发生什么灾害,粮食产量也是稳定了下来。
    但粮库内仍然没有多少余粮,若是在遇到一次灾害,恐怕自己的帝位也会不稳。
    若大唐能有后世这种神稻,哪怕最终只有一半儿的产量,李世民觉得自己做梦都能笑醒。
    “让监察农业的检校寺过来。”
    李世民道:“若后世告知神稻的培育方法,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其记录下来,这对我大唐来说可是决定国运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得有半丝纰漏!”
    ..............
    【我国水稻能有如此高的产量,与袁隆平袁老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光幕放出袁老的照片。
    众人忍不住说道。
    “这就是后世神农的样子吗?”
    “当真是慈祥啊。”
    “虽然是后人,但我发自内心的想叫声爷爷。”
    “人家是神农,你就算磕几个头都不为过。”
    “此言有理,我先磕为敬!”
    “我去?阿珍,你来真的啊?”
    ...........
    【袁老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水稻?”
    “杂交?”
    嬴政有些诧异:“朕只知道驴和马能杂交出来骡子,但这水稻也能杂交吗?”
    “那又该是水稻和什么配种?”
    “巨子。”
    嬴政看向一旁刚来不久的墨家巨子。
    “你们墨家也深谙农业之法,可否知道这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儿?”
    墨家巨子摇了摇头。
    “墨家对于农业之事不过是培养良种而已,这杂交之法却是没有想过。”
    “那你注点儿意吧,看看一会儿能不能搞清楚这杂家水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诺。”
    【1959年,三年的大饥荒饿死了无数人,那段时间许多人用糠,泥土,树皮,杂草充饥,这一切都被袁老看在眼里,饥寒深深烙进他的脑海,他决定利用所学,提高粮食产量。】
    “1959年,2023年”
    李世民咂摸着这两个年份,不由的惊叹道。
    “短短六十余年的时间,竟然能从遍地饿殍变得余粮满仓!”
    “这袁先生当真是神人也!”
    【但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美国,印度,日本等国的学者曾先后发现或研究过杂交水稻,却都没有成功,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
    【可是,袁老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