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后世水稻亩产多少斤?
作者:戒烟客   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最新章节     
    “倒反天罡!”
    “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嬴政瞪着眼睛,胡子气的直抖。
    “常人吃的如此清简,为何却给这畜生吃的如此丰盛!”
    “牛肉,鱼肉,还有什么波龙......吸溜.....”
    “这些东西连朕都没吃........都没见过!”
    “后人竟然把它们拿来喂狗!”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暴殄天物!”
    嬴政咽了口口水,看着光幕中狗子大快朵颐的样子,忽然感觉自己这皇帝做的没什么意思。
    “陛下,用膳了。”
    小太监将饭菜端到嬴政面前。
    瞥了一眼面前的米粥青菜,嬴政顿感无味。
    虽然也有烤肉,但跟狗子的吃食相比。
    简直就不叫个玩意儿!
    尤其是那什么波龙。
    看那肉质,看那纹理,味道肯定绝了!
    大秦怎么就没有呢?
    “唉。”
    嬴政叹了口气,夹起一块烤肉放到嘴里。
    以往的时候,他觉得烤肉就是世间无上的美味。
    但现在他怎么嚼都感觉有些差点意思。
    大秦的烹饪方法无非是炖煮和烧烤。
    最多放点粗盐和花椒,因此味道上确实不怎么样。
    吃了几口,嬴政猛地将筷子拍在桌子上,大吼道。
    “这肉是谁烤的!都焦了!是想磕掉朕的牙吗!”
    “来人啊!把烤肉的厨子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
    .........
    大唐。
    狗子的咀嚼声也是让李世民咽了几口唾沫,忍不住说道。
    “狗竟然都可以吃牛肉,官宦人家的铺张浪费可真是让朕开了眼了。”
    在古代杀牛吃肉无疑是重罪。
    尤其是唐朝,无故宰杀耕牛者,除了棒打五十之外,还要坐一年半的牢。
    毕竟牛在古代来说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是猪狗这般牲畜不可比拟的。
    一旁的长孙皇后道。
    “没准是后世耕地不再用牛了呢,这样一来牛自然也就和猪狗一样便成了供人宰杀牲畜。”
    “不用牛?那用什么?”
    李世民皱眉道:“还有什么牲畜比牛的力气还大?”
    ........
    大明。
    朱棣看向朱高炽问道。
    “高炽,你平常给你的白毛阁大学士吃什么?”
    朱高炽道:“无非就是些剩菜剩饭而已,断然不会像光幕中那样,吃的那么奢侈。”
    “有那好东西怕是你自己还不够吃呢吧。”
    朱棣瞥了他一眼,随即说道。
    “按照常理来讲,狗不可能比人吃的还好,所以之前那个于谦做菜应该就是后人的调侃。”
    “那就显而易见了。”
    朱棣指着光幕道。
    “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
    “那个于谦根本就不会做菜!”
    朱高炽:“呀哈?”
    “父皇...........这是在说东瀛话吗?”
    “这东瀛使者刚来了没两天,父皇这么快就学会他们的语言了?”
    ..............
    正想着,光幕又换了内容。
    【当代神农——袁隆平】
    神农?
    所有人都很是讶异。
    神农他们自然知道。
    那可是三皇五帝啊。
    不但亲尝百草,发展草药治病,更是教授先民们种植粮食,这才使先人能够繁衍发展到现在。
    完全可以说是华夏神一般的人物。
    要知道能被封神的人物无一不是造福一方,功绩斐然。
    不然只会沦为旁人的笑柄。
    这个后人既然能被尊为“当代神农”,想必自是有其伟大之处。
    就是不知道他的功绩是在医学还是农业。
    ..............
    【根据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4亿人。】
    “多少!!!!”
    嬴政吓得“噌”的一声站了起来,难以置信的看着光幕道。
    “十四...........亿!”
    “额滴个神啊!这也太多了吧!”
    大秦的人口只有三千万。
    这就嬴政就已经觉得大秦人口不少了。
    没想到跟后世一比,不过就是零头而已。
    嬴政喃喃道:“这得要多少粮食才能养活这么人啊。”
    “嗯 ?粮食........神农.........”
    “朕明白了,这袁姓后人的功绩定是在农业之上!”
    ..........
    “真是个吓人的数字啊。”
    大清。
    乾隆也是忍不住感叹。
    “秦朝的人口不过三千万,汉朝经过文景之治也不过六千万。”
    “三国两晋,因为常年战乱人口不足两千万。”
    “直到唐朝开元盛世人口才到达九千万,宋朝人口则是第一次破亿。”
    “哪怕是朕勤修文功武德,人口也不过三个亿,跟后世相比也就只有两三成而已,真不知道这么多人后世是怎么养得活的?”
    ...........
    在古代,粮食的产量极低。
    除了育种技术落后之外,灾害天气也是雪上加霜。
    当时的人们不要说丰衣足食,吃饱穿暖了。
    能有个两三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不至于大减,人们都得去河边杀猪祭祀,拜拜龙王,以示感谢。
    毕竟每年的收成一大半儿都要被官府征收,若是减产,剩下的粮食根本就留不下多少。
    要是在碰上几个只顾贪图享乐的昏君,税赋一加重,没有余粮都算是幸运的,就怕到时候还得欠上几斗,最终落得个发配边疆的结局。
    因此古代卖儿卖女,换取粮食的事情屡见不鲜。
    朱元璋对此很是感同身受。
    如果当初他能够吃饱穿暖,谁又会闲的没事儿去造反呢?
    后来他当了皇帝,深知农民不易,不但减轻了赋税,还大力发展农业。
    但受制于当时的农业技术,粮食产量还是不够。
    所以,很多皇帝都无法想象,这十四亿人究竟是该怎么养活。
    难道后世的华夏大地全都种上了粮食?
    那也不对啊!
    十四亿人!
    又住在哪儿呢?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农作物之一,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可你知不知道它的具体产量有多少?】
    “李斯。”
    嬴政忙问道:“我大秦的水稻是多少。”
    李斯想了想说道:“我大秦水稻每亩的产量大约是100左右。”
    “100斤.........”
    嬴政摸着胡子寻思道。
    “后世的产量肯定比我大秦要多,朕大胆猜测一下,后世水稻亩产.........”
    “800斤!”
    (古代每朝的石数不一,为了方便就直接说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