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扩军
作者:乌有大仙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最新章节     
    叛贼中招,始知昭永军有备。未及接战,便纷纷抱头鼠窜。
    夜袭来得快,走得也快。未几,暗哨处传来急促的战鼓声,意指叛贼已撤。
    鸣金开火,擂鼓追击。标营内,火枪兵、炮兵、弓兵听到鼓声,很快停止射击。
    骑兵队队长吴捷早已挑选了三十个重甲骑兵,每人引燃一支火把,开营门追击叛贼。骑兵队剩余人马保持警戒,其余人继续休息。
    天亮时,吴捷率队返回。他一脸兴奋,战马上挂着两个血淋淋的首级,可知是打了胜仗。入营之后,将士纷纷向他贺喜。
    “回大帅,骑兵队斩敌十四人,俘敌三人,缴获战马五匹。”吴捷来到中军账报捷,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嗯,不错,派人审讯俘虏。你坐吧,先喝口茶,我们商量下攻城事宜。”
    吴捷端起一杯茶水一饮而尽,说道:“叛贼逃向东门,我率军追击,本想趁他们入城时一涌而入。但守军并不开门,反而从城头胡乱开炮。叛贼转而绕向北门,被我军追上。”
    “夜间追击,可有什么问题?”
    “看不清路,骑马速度不快。敌人熟悉地形,着黑衣,不用火把,在暗。我军骑马,用火把,在明,只能逼近敌人,才能发现他们的踪迹。”
    “幸亏叛贼是群乌合之众,若是有备在先,提前派兵接应……”
    吴捷满不在乎,说道:“贼寇乌合之众,虑事不周,敢夜袭就不错了。就算他们派兵接应,我骑兵队也能冲垮他们。”
    丹初摇摇头,说道:“为将者不可轻敌,需要留足后手。吴捷,你知我为什么让你做骑兵队长?”
    吴捷是老三队的伍长,也是元从老人,大咧咧地说道:“骑兵队全为骑兵,常常冲锋陷阵。某骁勇敢战,故得任骑兵队长。”
    “这是一方面,为将者,要骁勇,更要韬略。若只有骁勇而无韬略,就只是匹夫之勇,难堪大任。骑兵队隶属于标营,你常呆在我旁边,我也可以随时指点你。”
    吴捷面露羞赧,联想到那些元从同袍,大多已干上营官,自己却还是队长,实因有勇无谋。
    丹初语重心长,对吴捷寄予厚望:“等攻下五屯所,我军必可收获不少银钱。再加上永安、昭平的夏税,足以再招募一两千兵马。到时候,你怎么说也要升任营长了,万不可再像这样轻敌寡谋。”
    是啊,魏国松是老一队队长,任步兵营长自不必说。匡时、曹煜是老三队的伍长,一个是步兵二营营长,一个是辎重营长。陈武原是焦琏的亲兵,现在是步兵三营营长。就连莫家小子莫尔祯,也已擢升为步兵四营营长。
    自己这个骑兵队长,虽然出风头的机会也不少,毕竟不如营长风光。
    “大帅,下一步是否把骑兵队扩编为骑兵营?职下仍想带骑兵。”
    骑兵可比步兵费钱多多了。
    广西缺少好马,十两出头就可买到南方常见的矮马。这种马可做挽马、驮马,用作运输辎重火炮,并不适合作战马。好点的滇马,在广西要十五两以上。大西马更贵,价格在二十两以上了。
    战马的饲养更是个无底洞。一匹战马,每月要吃0.9至1.2石的豆子,外加30束草。一束草是15斤,也就是说,战马每月吃草就得450斤。折合成白银,一匹战马平时需1.5两,战时增至2.1两。
    明末清初,骑兵仍是战斗力最强的兵种。以满洲八旗的生产力,原本无力维持一支五六万人的精锐骑兵。但后金征服蒙古,拓宽了战马的来源,征服朝鲜,获得了粮食供应。
    尽管如此,满洲人丁不旺,养活骑兵仍旧困难。掠夺汉人充作农奴,再有计划地屠杀农奴,用节省下来的粮食喂养军马,也就成为后金的生存之道。后金人口始终很少,掠夺了大量汉人,汉人人口却不断消减,原因无他,用人粮养军马耳。
    与残暴的八旗相比,明军、农民军都只能小巫见大巫。明军将领多贪污军饷,用少量军饷豢养家丁,实际上就是养骑兵。战时,真正能与八旗硬扛的,主要就是这些骑马披甲的家丁。
    丹初虽已据有永安、昭平两座州县,但仍然养不起太多的兵马,只得以战养战,靠战利品补充军需。
    “是得扩充一个骑兵营,但是小营,一伍八名骑兵,一队八十多个骑兵。”
    昭永军现有两个骑兵队,有一支新募不久,战马不齐,还在永安整训,连队旗都未授予。
    吴捷略感失望,这样算下来,新的骑兵营还不到三百骑兵,与五百人的步兵营相差甚远。
    按照丹初的设想,这次扩军还将增加两个步兵营。这样一来,全军共有六个步兵营,将分设两个步兵标,每标下辖三个步兵营。火枪队、炮队也将扩充,合为火器营。标营将扩充为亲兵标,下辖教导队、骑兵营、火器营。
    按照军-镇-协-标-营-队-哨-伍的编制,昭永军将初步建立标的建制,下辖一个亲兵标、两个步兵标、一个辎重营,再加上中军营务处、粮台,以及修理队、医护队等直属队,预计将达到六千多人马。
    以昭平、永安两州县的财力,要想养活这六千人马,压力极大,除了着佃纳粮,几无成功的可能。这次夏收,昭平县照旧输租纳粮。昭平军能否夺下五屯所,将对扩军产生直接的影响。
    “看情形,叛贼似有很多火器。”吴捷说道:“我带骑兵队靠近城下时,叛贼的火箭相当猛烈,还有火砖、喷筒等物,几乎无法靠近。”
    “嗯,已经摸清楚了。”丹初说道:“五屯所城内有个军器局,可以打造弓箭、燃烧弹,甚至鸟铳。”
    明朝军政分离,在地方上存在都司-卫-所、省-府-州县两套管理体系。卫所除了担负屯田、驻守、佥派兵丁等任务外,还广设军器局管理匠户,为军队制造武器军械。
    匠戾世代承袭,为军器局服务,但没有薪饷,逢年过节会有赏赐,全看长官心情。同在卫所内,匠户的地位不如军户,军户尚且大量逃亡,更遑论匠户了。
    五屯所军器局没落已久,已经不再生产弓箭、鸟铳,主要生产火箭。
    吴捷喜出望外,说道:“那就更得进攻五屯所了,正可取其工匠为我军所用。”
    丹初笑道:“叛贼夜间惊扰我军,我军亦以其道还治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