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早餐摊
作者:家有五猫   江湖小酒馆快穿最新章节     
    众人看这舞剧看得目眩神迷。
    大陆的娱乐并不发达,谁也没看过这样的舞剧,剧情,舞蹈,音乐,服装,道具合而为一,好像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大家看到了一对小夫妻从青梅竹马长大,成婚,生女,分离,灾难,挣扎,重逢,团圆的一生。中间还搀着民族大义,搀着奋发自强,自尊自爱。
    看完后,一个个都边鼓掌边笑,脸颊两边还挂着泪。感觉心里像大夏天洗了个冷水澡一样痛快,精神也得到了放松,看什么都觉得透亮。那些将士们,也一个个又想起了家人。
    这舞剧当然是貂蝉的揽月阁的首秀。
    她其实是不满意的,很不满意。
    剧情有很多没表现出来,舞蹈也太简单,灯光只能说是凑合,服装还行,道具几乎等于没有,就有几块幕布,最关键的是,演员的感情没有融入到里面。不说跟现代的话剧歌剧歌舞剧比吧,就连解放前的京剧越剧,都比这强得多。
    她也想过自己上台,可是这又不是独舞,别人太拉胯,她要是跳得太好,又成了独角戏了。舞剧的舞当然重要,可要是观众的眼睛都只放在舞上面,也没什么意思。
    可她没想到,即使她各种不满意,揽月阁还是一炮而红。
    那些参加了宫宴的大臣们回家都对这舞剧赞不绝口,惹得家里的主君和孩子们都好奇得不得了。第二天天没亮,就有不少小娘子带着人去敲揽月阁的门,非要也看这舞剧。
    本来昨晚大家都挺累的,进宫献艺嘛,那是一点差错也不能出,貂蝉说要给大家放三天假的。可大家一见观众的热情,就都跟貂蝉请命,说今天就开始演,他们可以不休息。
    其实要不是大家累了,趁热打铁是最好的。貂蝉见大家都兴致勃勃,也答应了下来。
    舞蹈是没有国界的,揽月阁开始演出后,天天都爆满,不仅有凤人喜欢看,连伏龙国和白虎国在有凤国的人也都来买票,每天跳一场根本就不够看的,只好下午又加了一场。
    而这时,君瑛已经离开了有凤城,返回了燃城。
    这天晚上,君瑛特别的热情,李玉瑾觉得,自己简直要飞上天空。
    天快亮了,李玉瑾折腾累了,沉沉睡去。没过一会儿,君瑛就悄悄地从床上起身,捡起地上的衣物,穿戴整齐,正要走出殿去,在门边又停住了,走回床边,轻轻地亲了一下李玉瑾的额头,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走后,李玉瑾的眼角流下了两滴眼泪。却没有睁眼,只是把身上的毯子拉上来,盖住了自己的头。
    他出殿后轻身一跃,就上了房顶,顺着大大小小的宫殿屋脊往宫外跃去。
    君家七老驾着两辆马车在宫外等了他一夜,看他出来,就让他进了车厢,拉着他走了。
    君家七老知道这个决定虽然是君瑛下的,但作这个决定有多难,现在君瑛的心有多肝肠寸断,她们心里也有数。
    君一坐在君瑛的对面,看着他一直垂泪,有心想劝,又不知从何劝想。只好伸出好的那只胳膊,跟小时候一样,轻轻地抚摸着君瑛的头顶。
    君琪知道姑姑们担心自己,硬挤出来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我没事姑姑。这是最好的结局。我还没那么蠢,把君家和熙儿的未来都托付在君王的宠爱上。做一个未来随便能被人取代的君上,还是有过不堪回首往事的,远比不上掌握着军马的大将军。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我可不能再回那王宫里,整天看那四方形的天空。”
    君一和另外两老同时深深地点了点头。君一想逗他开心,还笑着说回去的路上就不用这么急了。让君二带着大军先走,自己带着君瑛好好转转这大好河山,吃吃喝喝玩玩的。自从君瑛进了宫,还没再跟他出去玩过呢。这回可过足了瘾。
    君二可不愿意了,凭什么是老大带着瑛瑛出去,就不能是自己带么。两老跟个小孩儿一样,在车里就吵了起来,吵得兴起,还都捋起袖子想打架,被君瑛哭笑不得的拉住了。劝了半天,两老才悻悻地分别坐在了君瑛两边。
    没过一会儿,马车就到了城门边。
    这时天已微微亮,城门也打开了。
    城门口熙熙攘攘的都是人。
    有带着新摘下来的蔬菜水果进城送菜的,有往城里送鱼送肉的。也有要远行的商队早早出发的。
    许若灵把早餐教给了有凤百姓后,今年过年后,小酒馆也不再卖早餐。不过城门口两边,到处都是卖早餐的小商贩。吃的人也很多,每个小摊前都围满了人。
    君瑛其实早就饿了,昨天晚上他就没怎么吃东西,心思全在告别上面,又折腾了一夜,见状,跟君一说了一声,他们一行十余人就下了车,一起去吃早餐。
    君瑛挑了人最多的一个摊子要了一碗胡辣汤,一个肉盒子,一个茶叶蛋,找了位子坐了下来。七老要的也各不相同,但是都香气扑鼻,大家坐在相邻的两张桌子上开始吃。
    君一一边吃,一边笑着跟卖胡辣汤的老板聊天。君瑛含笑在一边听着。
    那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强壮妇人,一条腿应该是受过伤,走起路来有些一瘸一拐的。她的郎君看着还不到三十岁,头上包了一块鲜艳的布巾,衣着也很是鲜艳,穿着一身红衣,腰里系着个黑布围裙在小摊上帮忙炸油条,动不动就对着那老板露出一个甜笑。
    君一聊了几句,发现老板居然也是当过兵的,只不过不在君家军里。腿上的伤,也是早年在战场上受的。
    原来是位老兵。君瑛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起来。
    老板很是健谈,忙完了手头的一波,就拉了个凳子坐在君一的身边跟她聊起天来,老姐姐长老姐姐短地说个没完没了。
    君一问她生意怎么样。这手艺哪里学来的,家里生活还过得吧,老板一听就来劲,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唉呀老姐姐,以前不行,我刚从战场上下来那两年真不行。回来用抚恤金买了五亩地,倒也够吃喝。可是就是一年到头手里没个活钱,郎君也娶不起,一直打着光棍。”
    “我看老姐姐也是个当过兵的,是吧?我就说是,当过兵的身上都有味儿,杀过人的味,我一闻都能闻得出来。您也知道,咱们军里头的伙食以前都多难吃,连个面粉都炒得半生不熟的。我回来后,粮食是种了不少,不过咱也不会做呀。最关键的是,咱被窝里总是空落落的,特别是冬天,就想有个郎君暖暖被窝。”
    “去年夏天,我听我们村里说那边那个小酒馆的老板人还怪好的咧,管教做菜做饭做饼的,还免费,我就从村里出来了。想着哪怕改善改善伙食也行啊。结果一来,啧啧啧,\"
    她用双手使劲张得大大的,划了一个大大的圆,说道:
    “你不知道老姐姐,人家那场面,那排场,做饭的人那个多,饭菜那个香,吃饭的人莫不是整个有凤城的人都出来了。”
    “我记得很清楚,我第一顿吃的,是那种发面的葱油饼,喝的小米粥,还领了一个鸡蛋。我一听,就觉得以前吃的都是狗食。不对,是狗都不吃的东西。”
    听到这里,桌子边的人都赞同地点点头。以前的饭菜确实不好吃。特别是部队里的。
    老板说的口干舌燥,让郎君给自己端过来一碗豆浆,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接着说道:
    “我就起了心思了,想跟人家学一手,起码能改善改善伙食,吃完饭,我就跟着里面的人找活干。倒泔水搬菜择菜洗菜搬面啥的,我都干,我还不要钱。人家也知道我是想干嘛的,跟我一样的人也不少。大概过了七八天吧,大师傅,就那个神厨,就把我们这一批人都叫了过去,让我们换衣服,当杂役。她还说,能学到多少,就全靠我们的造化了。不过总比苦哈哈当苦力的好。”
    ”我在里面干了四个多月,也算是学了点手艺,反正早餐这些我是都会点了,发的工钱也都攒了下来。等今年年初小酒馆一不做早餐,我就跟管事的辞了行,来这里摆了个早餐摊。还行,反正生意不错,干了三个月,存了十五两银子,就娶我家小郎君,下一步再挣些钱,就想着在城外买上三间房的地,盖个房子,也算是有家有室的人了。回头再生个孩子,也就没啥求的了。”
    她笑着一仰脖子把碗里的豆浆喝干净,接着说道:“老姐姐,我可想好了。等我孩子长大了,不管男女,我都让孩子去当兵。就跟君家那位君上一样,虽然被该死的玄武人给害了,不过人可是好人,也是有本事的,能练出武功来,得受多少的罪啊,还带着人把玄武国打得快灭国了。真他娘的痛快。我是看明白了,不管男女,只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都没差的。能保家卫国的,那就都是英雄。”
    她这一番话说完,君瑛站了起来,对着她深深地揖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