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曾入龙潭斩龙还
作者:离境无生灭   宗门风气不对劲?凭什么都怪我!最新章节     
    扑通——
    水面砸起一大一小两阵水花,泛起阵阵涟漪。乌云散去,阳光洒落,漾起刺目波光。
    “神霄……神霄!”
    蛟龙在心中尖叫着,那一剑的厉害已不用多说,但更恐怖的是,这一剑怎会有,怎能有,怎还有……天蓬、神霄的气息?!!
    睖睁了片刻,蛟龙心中的求生欲终究战胜了那一剑带来的恐慌,它下意识的转动身子,可身体并没有自觉。
    那一剑太过锋利,几乎没带来什么痛楚,蛟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此刻已是身首分离,还是余光瞥见了自己逐渐沉入水中的‘身子’,那种切身之疼才狠狠扎入了脑中。
    作为蛟龙异种,生命力自是不用多说,即便断首,也没脆弱到当场死去,但如果不衔接回躯体,也快了。
    臂如此刻,即使沐浴在阳光下,蛟龙也没有感到丝毫温暖,反倒只有更深的寒冷如附骨之蛆,侵蚀着仅剩的知觉。
    “饶…饶命!吾…我,我错了,我知错了!”
    蛟龙艰难的在水面上转动着残首,望向许平秋,竖瞳中只剩下一种惶恐,只是水面泛起的波光却晃的它有些看不清那道身影,只觉得神圣威严。
    心中惊颤了一二, 它骇的忍不住继续大叫道:
    “就算您是神霄府的行走,可我好歹也是受了敕封的地只水神,雷部虽有录善罚恶之职,但这样滥杀,也是僭越,理应按《女青天律》……”
    “不!”
    蛟龙声音忽然一止,因为它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女青天律上,好像也只有处斩灭形,将魂魄打至灰飞烟灭的下场,连忙改口:
    “是……是按《水司官律》,又或者《诸龙王条律》才是,况且我施云布雨不下数百年,庇佑一方,哪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神霄府?
    那是什么?
    是因为老登神藏法的缘故吗?
    还有什么……女青天律、水司官律、诸龙王条律,这又是什么玩意?
    许平秋剖析着蛟龙话中具有上古色彩的关键词汇,虽然听不懂,但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不过,也就听起来了,要真厉害,自己又怎会出现在此呢?
    想到这,许平秋冷笑道:
    “苦劳,你有什么苦劳?尔受香火,庇佑一方,本就是你该尽的义务!你若嫌苦,大可抛了这水神之职,入江逍遥去。既然不舍,何必叫苦,更不用拿这应尽的义务来粉饰恶行,那些香火难不成是喂狗了?”
    蛟龙虽然看不清许平秋的神色,但从这讽刺的语气上,也能揣测一二,但它心中却是没有半分悔改,反而只觉得‘冤’,不禁叫苦:“我左右不过才吃了几个孩儿,何罪于此?”
    “几个?几个便不是人命了吗?”许平秋怒极反笑,“还有,我这一剑难不成把你脑子打坏了?五年前的那场山洪不是你在走蛟?若不是走蛟,你身为地只水神,未能庇佑一方,便是渎职,更不用谈甚苦劳了!”
    “我……那,那又如何,山洪泛滥本就是天数,我只是顺天而为,再…再说了,那才死多少人?”
    蛟龙被问的有些语塞,知道这事根本绕不开,含糊了几句后,便岔开话题道:“此山往东走,不出百里,便有一山,藏有一彪,号称山君,每逢下山便要吞去百条性命。
    “往南走三百里,有一山魈,每日皆要摘得几副新鲜脏腑;往北有一狐妖,圈养数个城镇,以人做炉鼎,其下一窝狐子狐孙,每日媾合,凭空伤去凡人一半寿元,壮年白发者,数不数胜;往西又有一豕怪、贲羊、 大罴,占山称王,最喜活人刮肉下油锅,槐木挂肚风腊干……”
    诉说了好一阵,蛟龙才停歇,它的意思也很明显了,无非是彰他人之恶,以显自己之善罢了。
    这也是蛟龙觉得‘冤’的原因,凭什么自己才吃几个,便遇上了雷部神霄府的行走,那些妖怎么没遇上?
    更何况,不是说早在百年前,就已经绝地天通,仙神隐名了吗?只余下了它们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地只。
    眼前这人……到底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看我干嘛,继续交待啊,你不会以为这样比烂,就显得你很冰清玉洁,不该死吧?”
    许平秋对于蛟龙的诉诸无动于衷,只是感觉有超多阴德正捆绑成大礼包在向自己招手。
    “……”
    眼见最后的心思被戳穿,蛟龙心中只余下一种无力。
    它想过破口大骂,反正难逃一死,但又有一种直觉,自己好像骂不过眼前这人,况且仅剩一颗残首,就算再歇斯底里,又能如何呢?
    竖瞳流露的种种情绪最终只化为了一种不甘,缓缓阖上,至于悔恨,那倒是没的,只是觉得‘冤’和倒霉。
    见它真的快死了,许平秋忽冷不丁的问了句:“看你也曾庇佑一方,我让你死个明白如何?”
    “什么意思?”
    蛟龙睁开了眼,眼中的光彩已经有些黯淡了。
    “我且问你,为何吃人。”
    许平秋问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这算是什么问题?吃便吃了,莫非……你是要我悔恨什么吗?”蛟龙竖瞳望着许平秋,心中不免也有些讥笑,自己都快死了,这人难不成还想教化?
    “往日送来的孩童,你是怎么吃的?”
    “一口吞食了便是,那龙轿拆起来还蛮费劲。”
    蛟龙很是不解,这都是些什么问题,但想着自己也快死了,问便问吧。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意识不到这其中有问题。”许平秋金眸中透着一种怜悯,直言道:“你是先天蛟龙之相,又身负地只水神之责,日夜修持,食得香火,日后得道并非虚妄,可为何贪这一口血食,坏了一身清气?
    “倘若一口能抵数载之功便算了,可皆是凡俗众人,没甚灵精,吃与不吃,有何差别?若你是为了口欲,如山君、山魈那般滥杀也说的过去,可你却是一年一个,且是一口吞食,意义何在?除了坏你道基外,有何功用?”
    “这……这?!”蛟龙目光逐渐凝重,竟想的有些痴了,仿若大梦初醒。
    “是啊,我为何……”
    蛟龙呢喃着反复质问自己,这般行事意义何在,可却诡异的寻不到一个答案。
    明明自己自幼修持,潜心静修,方才舍弃蛟蛇淫性,受而敕封,为一方水神,可为什么……为什么要干这般糊涂事呢?!
    许平秋顿了顿,又问:“你今日正午为何突发山洪呢?”
    “我……”
    蛟龙下意识的本想说,一时兴起,发了就发了,但前言再先,却不得不让它深思。
    这一想,蛟龙只觉得细思极恐,完全找不到一个缘由,就……就好像一个故事里需要一个为非作歹的蛟龙这时出场,自己就成了那条蛟龙。
    “再想想,你刚才的蜕变,它合情理吗?”许平秋目光落在了蛟龙生长出的龙角上。
    “……”
    蛟龙目光呆滞住了,它心中比任何时候都惶恐,但又怕就连此刻的惶恐,似乎都是冥冥中的‘天意。’
    “所以……”
    “是为什么?”
    “是因为你吗?你干了什么?!”
    蛟龙望着许平秋,声色急切,它可以死,但不能这样,死得不明不白。
    许平秋凝视着蛟龙,没有回答,他在想,如果自己将‘穿越’的事情说出来,会如何?
    毕竟蛟龙将死,理应不会坏了因果,但想了想,许平秋觉得后果太过于‘未知’,无法揣度,反倒令他不敢说出。
    转而,许平秋说出来原本暂留蛟龙一命,想通过它口验证的事情:“我于前日悟道,意图昨夜传道。”
    “悟道……道?传道……”
    两句简短的话听起来有些虎头蛇尾,可却令蛟龙想到了什么,喃喃低语:“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懂了,我懂了!”
    “你懂了什么?”许平秋不掩饰自己的无知,毕竟再嘴遁下去,蛟龙可能在说出真相的前一刻,就凑巧的噶了。
    “哈哈哈,原来你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蛟龙看着许平秋,忽然大笑了起来,只是命之将死,它笑声显得很怪异,像是嗬嗬的不断的在进气和漏气。
    许平秋认真道:“我为你解惑,你理应为我解惑。”
    “是这个道理,是这个道理!”蛟龙神色已经变得疯癫,它死死的看着许平秋,喊道:“是天地阻你成道,我应劫而化,所以走蛟之错非吾之罪,而是……”
    蛟龙不再看向许平秋,反而直直看天,不甘的怒吼:“是天之过矣!”
    轰隆!!!
    一语既出,平地骤然惊起一声响雷,蛟龙的声音也嘎然而止,竖瞳中的光芒凝滞为了一潭死水,渐渐暗淡下去。
    “原来如此嘛?”
    许平秋闻言,脸上并没有浮现出什么意外的神色,但四周的景象却因蛟龙一言凝滞,像是被点破了什么,引起诸般变故。
    一种排斥,正放逐着许平秋。
    ‘时间’已不容许他再有什么行动,但可惜,在还未点破的一开始,‘道’便已经注定了。
    …
    …
    阳光洒落,村落静谧。
    人影密集的涌在龙祠,没有言语,一个个的皆是站立不动,闭着双目,早就陷入了梦境之中。
    在一开始,许平秋便想过人心难控,所以干脆来了一场大梦,到时不管里头闹着多凶,外头也无碍。
    只不过因人太多,意识逸散,外在的景象不可避免的映照在了其中,如妖风晦雨,一剑开阳等……
    同理,也正是因为梦境,一切的变故也与自身意志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年轻力壮,却在风中狼狈不堪,老者年老,却能迎风不倒的缘故。
    甚至就连最后,那龙首逐流而下,也是老者的臆想改变了梦境,否则山势高远,龙首哪儿会有这么快顺流而下。
    许平秋于梦中凝聚身形,望了老者一眼后,来到了石头身旁,此时梦境在许平秋的控制下,同样陷入了静止。
    唯二能动的,便是石头。
    感受着身边嘈杂再度消散,石头下意识扭头,才注意到身旁又多了道身影,只是眼前水雾朦胧的,有些看不真切。
    但他还是认出了‘许平秋。’
    虽然昨夜梦中是个白猿,但此刻,是‘白猿’还是‘许平秋’都无所谓了,石头心底只想着一件事:它、他、祂,也许能救小娥!
    “我时间不多,我也知晓你想说什么,龙轿里并没有人,其次这是个梦。”
    许平秋开门见山,诉说的同时,龙轿自水中倒返,看着齐道先瞪大了眼眸,随后龙轿拆解成了一片片木料,露出了空空如也的内部。
    “你所念之人并不在其中,但你现在的痛苦不是虚假,尽管这是个梦,可它某种程度上,便是事实。在‘这里’,小娥死了,他们杀的。”
    许平秋伸手,指向了一个个或惊愕、或惶恐、或呆滞,怎么看都不像是凶手的村民,继续道:
    “你可以恨他们,也该恨他们,即使有太多不应该,他们也是凶手,双手皆沾了血,纵然让他们偿命也是天经地义。”
    “可…可是……”
    石头下意识出声,他无法反驳这些话,就是下意识觉得……好像罪不至此,可他又想到,这种认知又取决于小娥并没有在龙轿中,如果在的话……
    “他们固然可恨,但除了恨以外,你更要可怜他们,若有选择,没有人会愿意这样做。”
    话落,四周的梦境发生变化,倒映出了一幅幅画面,是龙祠内抽签时的麻木,是老者诉说时的痛苦,是蛟龙扬言吃了便吃了的讥笑。
    “今日,授你道法。”
    “愿你能让他人少生此恨,少生此恶。”
    “若能修出个名堂,那就去管管吧。往东走,不出百里,便有一山,藏有一彪……往南走三百里……往北……往西……,再远,就看你的本事了。”
    “若修不出什么名堂,就练练祈雨之术,天天浇水,也好。”
    许平秋将手轻抚在了石头……又或者说齐道先的头上,神藏悉数传之。
    随后,他的身影逐渐变得虚幻了起来,就连声音也是如此,变得虚无缥缈。
    这令石头感到一种不妙,但他不敢去打断许平秋的话,生怕这一打断,便连交待也交待不完了,只顾着抬手,拭去眼中的泪花,想要看清许平秋的样貌。
    “看不清才好,此经……”许平秋想起了当初取的那长的要命的名字,哑然一笑,难以说出口,便简化了。
    “此经名曰……太初开天经。”
    …
    …
    “那我还能见……”
    石头还想说什么,脱口而出,却发现自己早已不在河边,注视着血河流淌。
    大梦初醒,此刻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是自家屋顶。
    石头张着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了,茫然了片刻,他才猛地起身,出门四下张望着,可却并没有寻到什么身影,只看见了说好偷偷溜过来找自己的小娥正趴在门槛上熟睡。
    艰难的将小娥弄到屋里,石头缓过神来,心中还是有阵说不出道不明的迷惘失落。
    直到,他的余光忽然瞥见了床头上,不知何时被放了一个小巧精致的袋子,自己一开始竟没有察觉!
    久久无言后,石头只是朝着储物袋,默默行了一个三跪九叩……
    …
    …
    收回注视。
    许平秋眼中世界正逐渐放缓,失去色彩,由远至近,陷入了一片黑白暗淡中。
    崩碎的千秋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原,迸发出熠熠光辉,像是互斥,又像是暗流涌现,终将许平秋吞没。
    在失去感知的前一刹那,许平秋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异样’,这一瞬,无限的短,也无法被察觉,可同样的,这一刻亦又无限的缓慢,使得这短的不能再短的一瞬间,松弛到近乎永恒。
    如此矛盾中,万物万物交织,因果缠绕,以一种不可知、不可见、不可觉的方式展现而出,如一张张册页,崩塌、压缩、仿若一本随意翻看的书籍,甚至……可以涂改?!
    “这倒是合理,前面是逆转岁月,眼下则是操纵过往大势,改写历史……”
    许平秋似有明悟,但他能影响的不多。
    如果说‘时间’是一幅无休止,无尽头的无限画卷,许平秋只能在自己刚刚经历过的,那微不可查的一部分上进行涂改,并且落笔……需付代价!
    只不过许平秋还是落笔了,因为在这段岁月中,还有一道从未来硬生生连过来的线,并且若是‘现在’不阻止,未来这条线还会不断蔓延向‘过去。’
    于是一剑,从现在,横贯岁月,斩向了未来。
    还有一剑,落在了现在许平秋身上,成了代价,强行弥全了这一剑之‘因。’
    只是同样的一剑,落在楚天昭身上,那是灵海皆废,但落在许平秋身上,却是只刺破了衣袍。
    许平秋低眸看了看衣裳,脸上不由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再抬眸,目光像是窥见了未来一线。
    此乃……倒果为因!
    …
    …
    七日后,村落家家缟素。
    村长张景良走了。
    正如古话说的,人活一口气,蛟龙死了,老者一直以来的执念已尽,那口心气便也散了。
    龙祠内,龙王的神像早已被人推翻。
    可望着空空如也的供台,人们又觉得空,空便是不安。
    无奈下,张元昌只好将自己从老者那知道的只言片语说了出来,很快,一尊神像便被立了起来。
    按照人心臆想,能够擒拿蛟龙,自然孔武有力, 应该是三头六臂,又或者四头八臂,反正就不能是一头二臂!
    其次面孔定然是怒目狰狞,是大忿怒像,既能恐吓妖魔,也能喝退百鬼!
    同时,那一声剑鸣,历历在耳,所以这神肯定是持剑,但一把怎么够?定要有八九件法宝才是,不然那么多手空着多不好啊!
    再加以仙衣、玄冠、金甲……
    反正到最后,村民很满意,石头曾数次提过建议,但都被否决了,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就是这样才对!
    神像既立,自然要有石碑歌功颂德,一篇真君斩龙的故事便刻在了上面,只是到后面,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这真君没有个名讳!
    经过一番探讨,人们认定天象中自有深意,一剑开阳,正午斩龙,那便是个午字,言以载道,这一合计,那不就是个许字嘛!
    …
    …
    星移斗换,七月流火。
    没了蛟龙,村民心中的刺总算拔了,那场梦中的景象,也变得含糊不清,一时间村里倒是比以往更和睦了。
    石头也总算将储物袋中的玩意学透,其中多是许平秋留下的道术、与一些感悟。
    虽然道术都源于天墟,但许平秋以‘道君亲传’的身份收徒,也没坏了规矩。
    尤其是在某种意义上讲,天墟底蕴一下从横竖不过七百年变成了上古有之,霄汉道君知道了,说不准还得当面感谢下许平秋嘞。
    除了这些,便是杂七杂八的丹药和弹药,时间匆忙,许平秋只来得及放了十几卷‘此面向敌’的阔剑卷轴、十七枚慈悲往生杵·钻地炸弹、三十多枚慈悲往生杵、五枚大日往生杵……
    还有,一柄金纹长剑。
    这也是豁弃三尺水后,许平秋无剑可用的原因,只是他或许也没想到,日后,少年道人便是仗着此剑去擒虎、、杀魈、扒狐、灭豕怪、贲羊、大罴,乃至……斩龙!
    直至剑出群山,齐道先才发现世无正神,妖魔遍地,天下已乱……
    “吾为道先,当平世间苦!”
    梦中教诲,齐道先不敢忘记,直到一日,踏海斩龙,再回首,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发生,世人为期立像,建碑,尊称他为——踏海斩龙真君!
    直至后来,妖魔敛去,海晏河清。
    世间少了一分苦难,安定太久后,后世人渐渐觉得,龙又没干过什么,就凭白斩龙未免也太过了,遂将斩龙变为了御龙。
    再后来,一切便都沉入了岁月中……
    唯有一个习俗流传了下来,那便是桥下悬着的斩龙剑,凡是架在江河水流上的桥梁,桥下八成都挂着一把长剑,说来也巧,不论是多大的暴雨,那水位始终不见漫过长剑的剑尖。
    若要细究,只有当地的老人会神神秘秘的说:“那剑非是凡剑,而是真君的斩龙剑,别说是暴雨了,就是真的蛟龙也不敢在这剑面前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