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苏易坐在樊林大班桌前的班前椅上,跟樊林说了自己准备辞去建宇总经理的打算。
    樊林半天没回过神来,这才几天,怎么苏易就要辞职。
    “苏总,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老樊我做得不好?”樊林心想,钱也替你还了,车和助理也配了,就算前两天让你协调甲方签证,也是先把备用金给你。
    “樊总,实在有点抱歉。因为我自己在木江的那个项目现在有机会重组,的确没有时间和精力再顾及这边公司的事。这事也是临时说起,所以比较突然。昨天我不是跟你说接待一个朋友吗,其实就是准备并购木江项目的一个企业老总。”苏易昨天晚上,准确地说应该是今天凌晨已经想好了该怎么跟樊林说。
    “这个事,我再和李主任商量一下,你也知道,这是李主任牵的线,现在这样,也要给他扯个回销。”樊林说完,从苏易脸上移开目光,看着自己桌子上的茶杯。
    “那我今天先出去一下。等樊总你这边和李主任商量好了,我再回公司办理一些手续。”苏易说完起身。
    “也好。那先这样吧。”樊林又抬起头,脸上已经明显地有些不快。
    苏易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一下,准备出去。小陈过来见苏易在收拾,就问是不是要出去。
    苏易说:“我今天去办点其他事。我自己去就行。”
    小陈说:“那我把车钥匙给你?”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苏易说完跟小陈点点头,出了办公室。小陈看着出门的苏易,想了想,去了樊林的办公室。
    “樊总,这两天苏总出门都没叫我。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苏总对我不满意。”小陈说。
    “哦。这几天你不用跟着他了。”樊林说。
    “那,是苏总要换助理吗?”
    “不是你的事。”樊林有点不想说话。
    “那我……”小陈觉得有一种丢了工作的感觉。
    “你就在办公室先帮着做点其他事。这事,过两天再说。”
    “那好吧。那要是苏总又喊我一起出去呢?”小陈说。
    “那,你就说我给你安排其他事要出去。”樊林有点心烦。
    “好吧。”小陈出了樊林的办公室,心里一团迷雾,这苏总来得突然,这好像是要走,也走得这么突然。
    苏易回到屋顶,打开电脑上昨天做的大纲,又开始仔细地修改完善。他没有给马达打电话,因为他知道,马达应该会主动给自己打电话。他在樊林的公司辞去总经理的职务,并不是要到马达准备成立的合资公司,而是要用自己的木江项目作为平台和依托,和马达谈合作。
    苏易在公交车上回屋顶的时候,竟然想到了刘备。没有自己的基业,先投袁绍,后投吕布,再投曹操,最后还到依附于刘表,而这些都没能长久。而自己现在的境况,竟然和刘备有些相似。
    刘备缺乏的是兵力,而自己缺乏的是资金。刘备缺兵力采用的是借兵,而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借势呢?
    心中有了主意,苏易开始把心思放在合作模式上。如果和马达合作,而不是被马达兼并,自己应该怎么做?马达提出的方案,看起来是合作,其实却是把自己木江的项目兼并了,虽然马达提出由自己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名分而已,真正决策权和话语权并不在自己手里。
    政府合作的基本条件是央企或者大型国企,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个央企或者大型国企借壳,然后和政府方面进行谈判。
    挂靠是现成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在建筑行业被广泛采用。那些用央企或者大型国企中标的项目,实际上有不少是民企挂靠在操作,但这种试点项目,是否能采用这种模式,苏易心里并没有数。而马达的企业同样是民企,即使马达要参与这个项目,同样需要挂靠一家央企或者大型国企,而这点上,和苏易并么有什么不同。在那个时候,要找一家央企或者大型国企挂靠并不是太难的事。
    苏易专心打磨着自己的珍珠,至于别人喜欢的盒子,苏易想还是留下包装自己的珍珠。
    整整一天,苏易查阅了大量的关于ppp模式的资料和相关案例,中午自己在屋里煮了一碗面条,就着昨天晚上的剩菜喝了一杯泡酒。心里有了主意,虽然没有了樊林公司的支撑,苏易却觉得更踏实了一些。
    大约晚上七点过,赵局打进苏易的电话:“苏哥,你们送来的签证资料我让人看了,有几处还需要现场人员签字核实一下。可能会有些审减,具体的你让人和平台公司的对接一下。”赵局在电话里把签证情况大致说了一下,苏易听出了赵局的意思,让经办人之间去协商。
    苏易想了想,给樊林打了个电话:“樊总,刚才赵局来电话,签证的事请你安排个人跟平台公司对接一下。可能会有些审减,具体情况,等双方对接后我们在沟通协商。”
    “苏总,我跟李主任正好在一起,要不你也过来坐坐?”樊林没有说签证的事,听口气不冷不热。
    “那我过来一趟。你发给地址给我。”苏易想这事的确也应该给李诚一个交代。
    樊林把地址发过来,苏易在地图上看了看乘车线路。关了电脑出门。
    在院子里的时候,见老杨和孙赫正在说着什么,见苏易下来,两人的眼神有点异样。苏易点了点头出了院门。老杨却还伸着脑袋向外面看了看,然后对着孙赫摇了摇头。孙赫也伸了脖子往外看了看。
    苏易在公交车站静静地等车,心里却在想着怎么跟李诚说这件事。
    到了地方,李诚和樊林还有一个人正吃着在茶楼点的饭菜,见苏易过来,都没起身。
    “苏哥吃了没?”李诚问。
    “吃过了。你们先吃。”苏易其实还没吃晚饭。
    “那苏哥先坐一会。”李诚说。
    苏易在隔桌的茶桌旁坐下,服务员过来问喝什么茶。
    “素毛峰。”苏易说。
    “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没有素毛峰。绿茶有碧螺春,龙井,君山银针。”服务员说。
    “要就碧螺春。”苏易没等服务员介绍完。
    “好的,请稍等。”服务员离开时的神情不再毕恭毕敬。
    等了十多分钟,李诚先放下碗筷端着自己的茶到了苏易这边。
    “苏哥,这事我比较为难。”李诚坐下后,给苏易递了一支烟。
    “当时,樊总借二十万,是因为苏哥你要到他的公司,不管怎么说,这钱有出处。刚才樊总跟我说,你这才几天就不干了,他在公司也有点难堪。而这二十万,苏哥你看……”李诚的意思很清楚,如果苏易不在樊林的公司,那这二十万就得还给樊林。
    “李主任,这二十万还了林总,现在也拿不回来。今天我过来,也是想跟李主任和樊总商量,这钱,还请给我一点时间,我凑够了再还给樊总。”苏易不是没想到过这二十万的事,但既然自己拿定了主意,他就不想因为这二十万再改变。
    “苏哥,你替我想想,当时我本来说这二十万以预支分红的方式提出来,但你坚持要用借款。而借款,至少就要协商一个还款时间。”李诚看着苏易。
    “能给樊总协商一下吗?”苏易说。
    “协商肯定要协商。但具体时间还是要樊总来定。毕竟,这是借款,不是预支分红。何况,苏哥你现在也不愿意在樊总的公司干。”李诚向后靠了靠,把背贴在椅子的靠背上。
    苏易没有说话,这的确需要樊林过来才能协商。
    又过了大约十分钟,樊林端着自己的茶也坐了过来。
    “樊总,刚才我把你的意思跟苏哥说了。苏哥的意思是,协商一下还款的时间。”李诚说。
    “那苏总的意思什么时候能还?”樊林点上一支烟看着苏易。
    “能给半年的时间吗?”苏易问。
    “苏总,你也知道,现在大家都缺现金,公司的情况,你这几天也有些了解。那么多项目,哪天不用钱?半年时间,太长了。”樊林说。
    “那樊总能给多少时间?”苏易看着樊林。
    “一个月时间我还可以支撑一下,如果超过一个月,我这边也支撑不了。”樊林把头低下看着自己手里的烟说。
    “樊总,一个月时间,我的确凑不够这二十万。”苏易觉得自己的脖子上又套上了一根绞索。
    “苏总,你也是做企业的,这二十万是在我们合作的前提下,我的一点诚意。你还没到公司,我就给你安排车,安排助理,今天小陈还在问我,他的工作怎么安排?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小陈说。还有项目上的负责人,我才跟大家交代了,以后有事先找你苏总汇报,这还没过几天,我又要跟他们说,苏总不在公司了!苏总既然嫌我的庙小,我也不能勉强苏总。但你不该先把这二十万拿去还了借款,然后就跟我说不合作了,这二十万也没办法还。说真的,苏总这不但没有诚意,说是骗这二十万还借款也不过分。”樊林的话开始难听起来。
    “老樊,你也不要这么说。大家生意不成仁义在。”李诚插话说道,心里却觉得樊林这么说一点毛病没有。这苏易既然不给面子,又何必照顾他的面子。
    “李哥,你说我该怎么说?”樊林看着李诚。
    “苏哥,这事还有商量吗?还有,我想知道苏哥突然说辞职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听老樊说,你在崃山的关系很不一般,这其实就是苏哥你的资源。说真的,苏哥你在崃山的关系,完全可以横着走。和老樊合作,正好是优势互补。”李诚拿出烟,抽出一支递给苏易。
    苏易把烟点燃,吸了一口轻轻说:“李主任,樊总,我说辞去总经理的职务,并没有说和樊总终止合作,只是想换一种合作模式。”
    “换一种合作模式?”李诚和樊林几乎同时说。
    “是的。如果我说完,你们二位觉得这种模式可行,我们再商量具体细节。”苏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等着李诚和樊林的反应。
    “那苏哥你先说。”李诚说。
    “崃山有一个棚改项目,可能会作为ppp模式的试点项目。昨天我跟樊总说一个朋友来找我,说的就是这个事。”
    “ppp模式我知道,很多企业都想用这种模式和政府合作。崃山棚改项目作为ppp模式的试点项目,这个你苏哥说了,那肯定没错。但这和苏哥你在老樊公司应该不冲突啊。”李诚虽然听到苏易说和一个朋友谈棚改项目的事,心想,大不了就是另外的公司也想通过苏易打通崃山的关系。
    “说不冲突也不冲突,说冲突也冲突。因为ppp模式有一个门槛,政府必须与央企或者大型国企合作,民企几乎没有机会。”苏易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然后呢?”樊林问。
    “要争取这个机会,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找央企或者大型国企借壳,作为和政府合作的平台。第二、找一个专业的策划团队,现在就开始做方案。第三、组建一个比较专业的团队,负责和政府相关部门谈判。而这三点,需要人员、前期费用还有相对稳定的办公地点。”
    “苏哥,你接着说。”李诚对苏易的提议已经很感兴趣。ppp模式他虽然听说了,但没真正认真了解过。
    “昨天来找我的是马达马总。”苏易说。
    “啊?马总?做工业地产的马达马总?”樊林有些吃惊,昨天苏易说要接待一个朋友,居然是在榕市排得上号的富豪马达。
    “是的。马总提出并购我在木江的项目,然后组建一个项目公司,专门做ppp项目,而第一个目标项目就是崃山的棚改项目。”苏易说。
    “哦,和马总比,我的庙是小了。”樊林有声地嘀咕了一声。
    “樊总,你误会了。我昨天就跟马总提出来,希望能邀请你也参与这个项目。”苏易说。
    “你说我们建宇的总经理,这不是一样的吗?”樊林没想通,这和苏易辞职有什么关系。如果苏易以建宇总经理的身份谈这事,不是正好吗?
    “樊总,不完全一样。”苏易轻轻叹了口气。
    “苏哥的意思是,要独立出来,然后在邀请樊总的建宇,和马总的公司,形成三方合作的模式。如果以建宇总经理的身份,马总会认为苏哥是代表建宇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合作方?”李诚大约明白了一点。
    “有这方面的原因。还有一点我自己的考虑。木江的厂房项目毕竟是我自己的项目,如果有机会,我的确希望能重启这个项目。不然,摆烂在那里,始终不是个事。”苏易算是把自己的意思表达请出去了。于是停下来,等着樊林和李诚表态。
    “我去上个卫生间。”苏易觉得应该给李诚和樊林留出商量的空间。
    “好的。”李诚感觉出来苏易是有意回避,和苏易点了点头。
    “老樊,你咋看?”苏易离开后,李诚问樊林。
    “我有点弄不明白,这转弯抹角的,到底要咋整?”樊林听了个大概,但总的感觉,这好像不是件坏事。反正,最后都是拿棚改项目。
    “老苏比你我想的深。如果他只是你建宇的总经理,很可能马总不会合作,因为马总又不缺钱,缺的只是关系。但老苏把建宇参与合作作为条件和马总谈,马总恐怕就不好回避。但这有必须是三方合作,而不能是建宇和马总的合作,因为,三方合作,老苏是英业的法人,代表一个企业,老樊你代表建宇,也代表一个企业。这么说吧,如果老苏只是给你打工,那马总完全可以给出更高的条件把他挖过去而不带上你。当然,老苏也说明白了,借这个机会,他要盘活自己的英业。”李诚已经把整个事情想明白了。
    “那我们咋整?”樊林有点急了。刚才跟苏易说二十万借款的时候,的确有点没留余地。如果苏易和马总合作,别说二十万,就是二百万也不是问题。
    “老苏刚才说去上厕所,其实就是回避,给我们商量的时间。”李诚嘴上这么说,心里觉得苏易城府够深,这么来一出,等于给樊林出了一道题,是在试樊林的人心。可惜,樊林的答卷不及格。
    “你看这么做行不行。你给公司的其他人说,苏总现在负责另一个独立项目,小陈依然给他当助理,但不用在公司坐班。估计老苏这接下来跑木江的时候比较多,就让小陈带车继续跟着老苏。如果老苏跟马总谈好了,那三方合作就基本成了。而且,如果这个棚改项目能用ppp模式拿下来,以后,你就是半个业主,也就是政府的代言人。不再是单纯的作工程的乙方。而且,有马总合作,也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不得不说,李诚的反应的确够快。
    “那,一会,老苏回来,还是你跟他说。我担心我说不圆范。”
    “嗯。以后你也不要那么冲动。今天老苏给我们算是摆了一道,他不直接说改一下合作模式,而只说辞职,就是想看看我们到底会怎么办。如果不提那二十万,也许老苏会把我们当真正的朋友,而现在,算了。既然是他主动提出来换这种合作模式,就说明他还是想合作。”李诚有点后悔,刚才跟苏易说那二十万的时候,樊林那咄咄逼人的语气。如果苏易在合作中随便摆一道,估计两百万的代价都不是不可能。
    大约二十分钟后,苏易回到茶座。其实大家心里都拿定了主意,很快就达成了新的协议。
    “苏总,刚才的事,你不要介意。我就是觉得你说辞职,是看不起我老樊,心里的确不舒服。现在话说透了,是我老樊小心眼了。今天,我请大家喝酒唱歌,算是谢罪!哪个都不准走。”樊林说着拿起手机,又在六人组里发消息:“六人组紧急集合。”
    苏易看着手机上樊林发的消息,心里冷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对了,苏总,你给小陈打电话,让他过来负责你的安全,你今天敞开喝。”樊林说。
    “不用让小陈过来。今天我得请假,因为有领导让我晚上等他电话。”苏易说。
    “哦,那咋整喃?”樊林看了看苏易,又看了看李诚。
    “你们尽兴。我就先走了。”苏易说完站起来。
    “那我让小何送你。”樊林跟着站起来说。
    “不用的。很方便。”苏易挥挥手。
    “那苏哥慢走。”李诚也跟着站起来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