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北大荒那些年( 一百零九)
作者:绿萝花开   咸鱼失忆小时空养老收割金手指最新章节     
    确实成了。
    在十一这个全国欢庆的日子,独立团宣布了两件好消息。
    第一件是大家都知道的,粮食大丰收。
    新培植的雁窝岛三号水稻,平均亩产突破一千五百斤。抗寒抗病抗倒的大豆品种——郑株二号,平均亩产突破400斤。
    粮食丰收意味着今年分到手的粮食也多。什么叫幸福?这年月,能吃饱肚子那就叫幸福,从上到下男女老少就没有不高兴的。
    第二件,岛上要建立一个机械厂,挂在军工厂470名下,属于分厂。
    这可是大事,在这个以工人为荣的时代,别说团里的人沸腾了,周围村镇的人也都开始各种找门路。
    厂子还没动工呢,王恺和县委的人急匆匆地来了独立团,开玩笑的说他们不地道,这样的好事只顾着吃独食。
    话是玩笑的语气,态度却有些暧昧,反正就一个意思,岛上建厂浪费耕地,机械厂就该建到更合适的地方去,什么是更合适的地方?他们再商量。
    就是这么无赖的态度,明显想摘桃子。
    宋今寒也不驳他们的面子,想要机械厂?没问题,把改.造.学院一并迁过去。
    不愿意?那就没办法了。
    人家军工厂为啥要挂个分厂?说是分厂,其实是发动机研发中心,看上的是那些人正在研发的新型发动机,但他们身份又太过敏感,知道他们的脑子是宝贝,又不好明着把人弄走。
    这才拐着弯建了分厂,顺便搞民生副业,缓解470的财政压力,自给自足嘛,不给国家添麻烦。
    县委的人不想担风险,怕被那些人牵连,又想要摘桃子,那不是异想天开嘛。
    等那些人走了,王恺又趁着夜色回来了,嗤笑那些人吃相难看,两人在书房嘀嘀咕咕很久,最后留下一串钥匙,“一个小院子,革.委会没收的房产,一家子都在运动中没了。”
    也就是说没有后患。
    俩孩子上高中了,得去县城上。
    开学时,兄妹俩还兴致高昂地非要住校,结果只住了三天,就都受不住了,十几人得大通铺,脚臭汗臭,再混合各种咸菜味,宿舍里又闷又热,那味道呀,真叫一个酸爽。
    陈丹丹和许红英都说,“家里有空房间,让孩子尽管来住。”
    上学是方便了,可吃的不顺口啊,才一个月,俩孩子都瘦了。
    别说云汀兰心疼,就是徐建民都说,给孩子租套房,让你姨去照顾他们。
    宋今寒就让王恺帮着找房子。
    房子有些破旧,说是破旧还不如被打砸的严重,门窗要重新安装,家具也得置办。
    院内的土有被翻过的痕迹,显然有人把这院子当菜园了。
    这小院是这条街最靠里的一户,云汀兰打量着院墙,是得加高,她又在厕所那里看到一个洞,人应该是从这里钻进来的,得给堵上。
    院子还有一棵石榴树,有些枝杈伸到院外,树上的石榴早就被摘光。
    云汀兰找人把小院收拾好,凌溪带着俩孩子住进去时,机修厂已经挂牌,宋今寒又多了一个厂长的职务。
    毕竟三方调度都是宋今寒做维系,撇开谁也撇不开他,改.造.学院的那些人也只信任宋今寒,换个人玩不转。再说了发动机最核心的资料在他手里攥着呢。
    框架搭起来,人员就不是事,直接从470抽调,若是去其他地方,大家可能还不乐意,可一听说分厂在隔壁县的独立团,没有不乐意的。
    说是隔壁县,坐船一个小时就能到,关键是那里不缺粮食,三年饥荒,几年前的洪灾,去年的干旱,处处缺粮,唯独人家独立团年年丰收。
    人家研究的高产水稻大豆,那是被人.民.日.报报道过,领.导.人还给了批语,大力表彰过他们。
    所以啊,大家都想去,离家又不远抬脚就能回来。到了分厂却能升一级,工资补助都跟着涨,郑厂长还承诺,会建职工楼,凡是跟着去的人都能分到房。
    宋今寒敢承诺自然是有底气的,470的旧设备一到,和饮料厂合作的事宜就提上了日程。
    三方合作的bgc雪糕出现了。
    bgc=兵.工.厂=冰棍厂
    缩写都一样,技术也一脉相承。
    熊厂长乐得拍手大笑,“这就是缘分嘛!”尝着成品,他满意的点头。
    作为国内首个军.工.级雪糕,别的冰棍厂分离奶油用打蛋器,他们直接上离心机。
    最高每分钟十几万的转速,打出的奶油口感绵密醇厚,效率高,产量大,价格实惠好吃还不贵。
    岛上生产,饮料厂铺货,几乎是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能看到bgc的身影,需要的包装纸,还带动了县里造纸厂的业绩。
    原本对此事有些排斥的470职工,看着工资和福利,什么心酸无奈,见鬼的去吧,过日子更重要。
    总厂的人心里也忍不住打起小九九,雪糕而已,他们也能制作,然后再由职工去售卖,只在自己县,雪糕名字也不一样,总不能霸道的不允许别人卖雪糕吧。
    宋今寒和熊厂长都不在意。
    市场那么大,卖呗,口味也不一样。
    熊厂长现在更关心汽水配方的事,雪糕销量再好,它受季节限制太大,汽水就不一样,全年都能售卖,但关键是,它得好喝。
    他诚意十足的请凌溪去饮料厂的研发部,只要出成果,凌溪每天去厂子点个卯都行。
    见实在请不动,硬是给凌溪挂上了顾问的头衔,看中的是什么?自然是凌溪手里的方子。
    提钱肯定不行,帮着安排团里的子弟还是可以的。熊厂长又私下里给了三斤糖票,八斤油票,十张五市尺的布票,还有一张收音机票。
    人家话说的很漂亮,“以后每月的福利待遇都给您折算成工资,您要是再研发出新口味,咱们还有奖金。”
    奕安原本心里还叹息挣钱的路子断了一条,看到崭新的收音机后乐疯了。
    雪糕的纯盈利财务部盘账后,熊厂长又来了一次,一脸的春风得意,苹果桃子梨拿来好几箱,别看卖相一般,这年头水果紧俏着呢,也就是饮料厂有自己的收购渠道,才能这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