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天牢
作者:花生秧   穿越古代逃荒,王爷带我造反最新章节     
    天牢是关押犯错宫人的处所,因为其间时常动用刑罚,因此不设立在皇宫中,而是在皇宫外面的皇城一角。
    皇宫是皇帝居住、办公的场所,皇城则是以皇宫为中心,向外扩张的一个区域。
    普通老百姓禁止居住在皇城,因为皇城之中设置着宫廷的服务机构、仓库、官衙以及宗庙、园林等专门为皇宫提供各种服务的设施。
    达官显贵也不允许住在皇城,他们住在内城,内城则在皇城的外围,内城再往外是外城,那里才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场所。
    整个京都便以皇宫为中心,依次向外修建了皇城、内城和外城,居住在内的人的身份贵贱也依次递减,阶级十分明显。
    掌管天牢的,是一位姓孙的太监,人很消瘦。
    此时,他正跟前来押送洛小苒等人的长宁宫太监交接,听到林元芳死在了福康宫,孙公公的脑袋炸了一半。
    又听到这位站在最前面的貌美疑犯,便是宫中传了很久的未来燕王妃,孙公公另一半的脑袋也炸了。
    等太后派来的太监们都走后,孙公公望着正在打量天牢大门的洛小苒,心中叫苦连天。
    这位的身份如此特殊,他要如何对待啊?
    尤其是,押送太监们走了,霍青云派来的禁卫军还留在这,美其名曰帮着天牢看守犯人。
    这场景落在孙公公眼里,更让他心中仿若吞了一只苍蝇,不上不下的难受。
    搁以往,凡是送到他这的人,基本上就没有出去的,他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哪里需要如此小心翼翼地考虑。
    可这位是未来的燕王妃,同时又是杀害林指挥使的疑犯,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啊!
    他给笑脸,那是得罪林家。
    他给冷脸,那是得罪燕王。
    左右为难!
    心里盘算再多,终究还得面对,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孙公公打算……不卑不亢。
    “太皇太后发话了,要奴才配合禁卫军一同查办此案。
    奴才会尽快和霍统领派来的禁卫军梳理好案情,逐一审问,待真相大白之日,也好让洛姑娘早点出去。
    请吧!”
    孙公公放完话,他身后常年守卫天牢的太监们就一拥而上,一对一地站在洛小苒等人的身侧,陆续把他们带进天牢的大门。
    守卫天牢的太监们,都是有功夫在身的,当然,他们最厉害的功夫,是审问犯人的技术功夫。
    据说天牢有三十六道刑罚,自大梁建朝以来,就没人能完整地受过这三十六道刑罚,往往没被拷打多久,就会早早招供的。
    穿过狭窄曲幽的小道,腥味混着腐朽的味道扑面而来,把洛小苒熏的够呛!
    再往里面走,隐隐便可听见拷问犯人的声音,鞭子抽打在人身体上的声音,犯人痛苦哀嚎的声音……
    通往牢房的路上,要先经过刑房,随着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大,洛小苒等人离刑房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这时,孙公公叫来身边的小太监,吩咐道:
    “去!让刑房消停些,别吵到洛姑娘。”
    洛小苒似笑非笑,不想吵到自己,早让刑房停手了,用得着让她听了一路,这时才让人停手。
    自己初来乍到,孙公公作为东道主,想立威,洛小苒也理解。
    就是这个行为,让洛小苒感觉他这人……有点装。
    洛小苒的眼神太过直白,仿佛能穿破所有人的小心思,孙公公尴尬地笑了一声,接着带着众人往里走。
    终于来到了一个相对宽敞的空间,空气中的血腥味达到了顶峰,原来,刑房已到。
    刑房两边都是走道,他们刚刚走的是从天牢大门的来时路,对面的走道则是通往牢房的路。
    刑房的整个空间被分割成五处,中间放置着各种刑具和供天牢太监们休息的桌椅,东南西北四处,各自放了铁笼和两根立在地面上的木头。
    两根木头上面系着粗绳,能够把犯人的两手绑上,整个人吊在两根木头中间,方便施刑。
    铁笼则用来关押疑犯,让他们可以近距离地观摩施刑过程,达到恐吓效果,以便疑犯尽快招供。
    因为洛小苒等人的到来,刚刚正在遭受鞭刑的犯人,得到了稍许的喘息之机。
    他仍旧被吊在两根木头之间,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抽打成细条,血迹从破碎的布料渗透出来,染红了衣衫。
    福康宫一干人等也有近十人,加上太监、禁卫军,三十几人陆续来到刑房,那人却仍旧耷拉着脑袋,没有丝毫反应,显然已经失去了意识。
    见洛小苒多看了犯人几眼,孙公公开口向她介绍道:
    “这个奴才前几日冲撞了唐妃娘娘,犯了大不敬之罪,所以就被送到奴才这了。”
    “唐妃?”洛小苒来了兴致,“他是如何冲撞了唐妃的?”
    看着犯人半死不活的样子,孙公公无奈地摇了摇头。
    奴才命贱,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送他来的太监只说,这个奴才把唐妃娘娘的宫装弄坏了。
    那原本是唐妃娘娘要在千秋节宫宴穿的,再做新的怕是来不及了,故而唐妃娘娘大发雷霆。”
    听到这的时候,洛小苒像是想起了什么,她猛地看向孙公公。
    “孙公公执掌天牢,想必对每个犯人的底细都了如指掌,这个犯人是否有亲人也在宫里当差啊?”
    孙公公细细回想了一下,便有些惊讶地看向洛小苒,如实回道:
    “还真叫洛姑娘说准了,这个犯人的弟弟也在宫里当差,前几日,他还送了厚衣服进来,怕哥哥在天牢冻着
    要奴才说,天牢是什么地方?
    进了这里的人,不死也得脱层皮,他弟弟费这个心干嘛?还不是做无用功……”
    说着说着,孙公公顿感有些不对劲,他这么说不就默认了洛小苒出不去吗?
    他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嘴,连忙解释道:
    “进了天牢的人,查实确有过错,那就得受罚。
    若查出是清白的,自然就能出去,奴才刚刚失言了。”
    孙公公话说完,洛小苒却没接茬。
    她移步走向那个血淋淋的犯人,伸手揪着他的头发,把他低垂的脑袋扬起正对自己,也终于看到了他的脸。
    别说,和小兴子倒是有几分相像。
    洛小苒转头看向霍水,“保护好他!”
    ……
    在洛小苒的强烈要求下,卫安和她关在了一个牢房之中,毕竟她的牢房算是所有牢房中最干爽的一间。
    卫安的那间牢房又潮又脏,混着尿骚味和饭菜的馊味,还有老鼠、臭虫在里面爬。
    虽然卫安不嫌弃,但洛小苒有些看不下去,所以试探性地问了一下孙公公,没想到孙公公立刻就同意了。
    能和洛小苒待在一起,卫安很开心,开心之后,回想起刑房那一遭,她已然明白了什么。
    “王妃,原来小兴子的那句话没有撒谎,他的哥哥真的被关押在天牢,就是刑房的那个犯人!
    属下之前还不明白,您对小兴子不薄,他为什么要忘恩负义污蔑您!
    现在看来,小兴子之所以豁出性命也要把您栽赃成杀害林元芳的凶手,恐怕就是因为有人拿他哥哥的性命威胁了他!”
    “还有吗?”洛小苒让卫安接着往下分析。
    “小兴子的哥哥是因为冲撞了唐妃才被发送到了天牢,难不成,唐妃就是那个幕后之人?
    在宫宴之上,她也是故意与王妃起冲突,最后被皇上禁足的。
    她与王妃结怨,有陷害王妃的动机。
    被禁足之后,所有人都会以为她在闭门思过,这件事便不会怀疑到她头上!”
    卫安的分析不无道理,但洛小苒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若是我去查这件案子,一定会去查小兴子的家人,看是否有人以家人作要挟,让小兴子来诬陷我,这样不就一下子查到唐妃了?”
    说到这,洛小苒停顿了一下,目光与卫安恰好对视上。
    “唐妃会这么蠢吗?”
    卫安嘴角一抽,关于唐妃,她着实有些一言难尽。
    “王妃,唐妃好像真的挺蠢的,不是装出来的那种蠢!”
    洛小苒:“……”这倒也是!
    “就算这个不是疑点,唐家和林家交好,唐妃为什么要杀林元芳?
    她想报复我,做什么不行,非得制造出这么一件轰动的大事来?
    况且,如果她蠢到连小兴子的哥哥都能暴露,她会那么细心,周详地制作血衣和炮制我宫装上的迷药残留吗?
    还有,我们刚进天牢就遇上小兴子的哥哥小高子,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
    我更倾向于唐妃只是幕后之人放出来的烟雾弹,或者必要之时的替罪羊,而策划了这件事的……另有其人!”
    卫安觉得洛小苒的分析十分有道理,唐妃确实太浮于表面了,真就是被推在前面的一个靶子。
    如果真是唐妃杀了林元芳,还把自己暴露的这么彻底,卫安觉得唐妃都算不得蠢,简直是有病,有大病!
    卫安还在琢磨这件事情,她聪慧的王妃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布置了。
    洛小苒叫来了霍水,让她帮自己给霍青云带一句话。
    ……
    “小兴子以奴告主,实在胆大妄为,臣不得不怀疑他是受到了威胁利诱。
    巧的是,他的哥哥小高子在御衣司当差。
    三日前,小高子被派去给唐妃娘娘送千秋节宫宴穿的宫装。
    后来,唐妃娘娘发现宫装有损坏,一气之下就把小高子发送到了天牢。
    更巧的是,给唐妃娘娘和洛姑娘裁剪宫装的,是同一位御衣司的宫女。
    而这名宫女,在千秋节当晚,离奇暴毙。”
    御书房内,霍青云将这两日查到的消息,如实禀告给了天启帝。
    嗯,有选择地禀告。
    还有一些并非是他瞒着天启帝,而是很难去查问。
    比如,凶器。
    当日他一眼便看出凶器是一把匕首,可在偌大的皇宫,想找一把匕首,难于登天。
    再比如,御衣司的所有宫女都有可能接触到洛小苒的宫装,全抓起来审,甚至用刑,根本行不通。
    因为,御衣司一直在为太皇太后制作绣有佛经的金丝锦被,据说是要在太皇太后崩逝后,盖在她的尸身上面的。
    大肆审问御衣司的人,就是无形减慢了金丝锦被的缝制速度,就是对太皇太后不敬。
    “你的意思是,唐妃是指使小兴子谋害林元芳,并栽赃嫁祸给洛小苒的人?”天启帝冷冷地问霍青云。
    “与小兴子口中的洛姑娘谋害林指挥使一样,并无实证。”
    霍青云回道,语气和刚刚一样,仿若没有察觉到天启帝的不悦。
    “下去吧!”
    霍青云离开后,天启帝的眼神不由自主地盯着他的背影,眼中多了几分思考。
    少时在尚书房读书的时候,霍青云表现的很普通,与不受宠的自己一样。
    但霍青云是先太子的表弟,先太子对他极为照顾,这就让自己这个当时不受宠的皇子心中,有些羡慕。
    明明自己才是先太子的亲弟弟,可先太子却更亲近霍青云这个表弟。
    后来,先太子意外薨逝,霍青云放弃科举入仕,进入殿前司当差。
    而自己彼时已经是惠宗名义上的嫡子,与霍青云在身份上,有着云泥之别。
    按道理,少时对霍青云的那一点点艳羡,应该荡然无存了。
    但不知为何,每次见到霍青云,自己心中总有些许芥蒂。
    登基之后,碍于心中的芥蒂,更碍于林霍两家的关系,自己始终冷着霍青云,这个皇上应该器重的禁卫军统领。
    让他去灾民群里去找白贵妃的弟妹,林元芳去不了的中秋祈福才轮得到他去……
    自己从霍青云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受到折辱的反应,他总是表情淡淡的,两相对比之下,自己的小心思就显的无比的幼稚。
    可自己也就只能幼稚地发发小脾气,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很好掌控。
    因为自己是林家扶持上来的傀儡,在林家人面前不配有一国之君的威严!
    但是,福康宫外霍青云拒绝太皇太后口谕的行为,维护了自己这个一国之君的威严。
    若是换作旁人,怕是得洛小苒押到天牢后,自己才能知晓这件事。
    毕竟,在这偌大的皇宫,老太婆积年的威压,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承受的。
    但霍青云还是那样做了!
    或许……自己应该收起心中的恣肆,重新审视霍青云。
    毕竟,京都局势的风云变幻,霍青云也是深陷其中的一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