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当地官匪相勾结的传说
作者:菌麟   咦,你也重生啦?最新章节     
    这个山头离大渊皇城较远,都说天高皇帝远,皇帝老儿就算再有神通,也很难真正管到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
    再说了,如今皇帝根本不把心思放这上面。
    别说管他们这些匪盗了,甚至那些派来这里治理的官员,都是缺这样,少那样,月俸少得可怜。
    连朝廷派来治理地方的父母官都缺钱,可想而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得有多苦。
    这里地处偏北,又多山,平坦土地少,又因土地较为瘠薄,不适宜种植粮食。
    也正是因为这里多山,故而来往交通不便,与其他地方交流沟通少。
    交流沟通少的好处,是这里的不少风景,树木都得以较好地保存。
    但不好的一点,就是贸易较为不发达,粮食价格被抬得奇高。
    在这片土地生活的老百姓,普遍处于一种揭开锅没有米,只有山上挖的野菜的状态。
    可是山上的野菜是有限度的。
    当这片土地人人都跑去挖野菜而不买粮食之时,山上的野菜即使较多,也能自行恢复,却终有被采尽之日。
    更何况当地因卖粮而致富的商贾,哪能放过这些商机?
    说是暗中,其实明摆着让自己手下的人去把山上围了,不让老百姓去采野菜。
    要是人人都吃野菜,谁来吃他们这些囤积的粮食呢?
    当地百姓手无寸铁,哪能拼得过那些身强体壮,又有武器的护卫。
    即使再恨,再无奈,也只能选择了剩下的两条路。
    一条是放弃挖野菜的打算,认真攒钱去买那价格离谱的粮食。
    另一条,则是剑走偏锋。
    去偏僻险要,没有护卫把守之地,一面防范猛兽,一面靠着双腿在密林中穿行。
    就为了那一点子野菜。
    能让全家人活命的野菜。
    显然两条路都并非良方,攒钱买米,不少人饿成了皮包骨。
    去险峻之地采野菜,也有不少人葬身山崖。
    在这种诡异的压迫之下,不少人干脆选择上山头,当了劫匪。
    本地人没有什么好劫,大家倒完袖口,搜完全身,也只能排出那几文钱。
    但外地来的贵客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是有钱,甚至是有富得流油。
    这座山头位置也巧,几乎是从大渊往北离的必经之地。
    同时,也是从大渊中部,前往北部的必经之地。
    如今北离和大渊虽然关系还是有点紧张,但仍有不少商人,他们嗅着商机,前往两国边境交易。
    美其名曰,互通有无。
    事实上,不过是你情我愿,利用在对方那里稀缺的物品赚差价罢了。
    而那些商人要从繁华的大渊南部前往北部,与北离交易,就必须经过这个山头。
    那些商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美滋滋从南部拉了一车车各式各样的货物,在经过这个易守难攻的山口时,至少得被扒下两三层皮。
    甚至连身上的油,都要被刮上好几回。
    直到血肉被吃进几乎只剩骨髓之时,才会被当地这些匪盗放走。
    大部分商人见货物虽然十不存一,但起码还有那个一。
    有那一点货物,他们去到边境,照样能赚一笔。于是乎忍气吞声,没有选择去官府报案。
    只是学会了在回程路上提前拿点银子货物招待当地势力,好让自己过路时能够顺利些。
    而这些商人中,自然也有脾气暴烈,气性较大的。
    他们一通过这个山口,进到城池之中,便立即选择了去官府报案。
    官府态度倒是积极,也配合着他们写报案文书。
    不过,官府倒是建议他们可以先走,案子的事不急,慢慢说。
    毕竟货物的时效重要,他们官府查案怎么着也得耽误个十天半个月,人等得起,货可等不起。
    并且他们话里话外,还会透出查案很麻烦,极有可能得不到结果,反而会把更重要的东西搭进去。
    听了这话,大部分商人就已经懂得是怎么回事儿了。
    官府压根儿没有查案的意思,不过是装模作样写个文书,敷衍一下他们罢了。
    那些懂了的人,便也不在这里耗时间,愤愤然走掉了。
    当然,也还有一些实在执迷不悟的。
    他们甚至不考虑自己的货物,只天天来官府,想要一个说法。
    而很神奇的就是,这些人一般出现不到半个月,便会莫名其妙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此一来二去,商人之间有的关系网,便把这件事儿传开了。
    作为商人,逐利是本能。
    在听到这件事之后,大家都打算的是,给当地官府和势力孝敬些什么,好能顺利过关。
    而那些有些气性的商人的失踪,就慢慢淹没在时间洪流之中。
    随着这里往来的商队越来越多,那个关于“孝敬便能平安过关”的传言,流传范围越来越广。
    商人们都已经很上道,在进山之前,便会把孝敬之物留在外头。
    他们甚至对当地官府还是感激的。
    因为听说,孝敬的比例原本是七三分,当地势力七,他们三。
    而当地官府介入之后,便变成了五五分,过了此地,他们还能留下一半的货物。
    商人们在感恩戴德当地官府的同时,完全忽略了当地官匪相勾结这一件大事儿。
    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官匪明着勾结的局面。
    而对于这种局面,当地的百姓并不抗拒。
    毕竟被抢的不是他们当地人,他们当地人也没什么好抢。
    而当地百姓揭不开锅,让男子前去那些寨子里做匪盗,还给家里运送些粮物。
    久而久之,这里便出现了一种奇景。
    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几乎都知道这里有专抢外地人的匪盗,但没人去揭发,也没人去举报。
    当地官员明明也知道有类似事物,却压根不去管。
    他们睁着一只眼,另一只眼睛却是完全闭上了。
    毕竟他们自己,都已是自顾不暇。
    当地几乎没有税收,但是上级部门又急吼吼要交税。
    无论当地官员如何说,上级官员也不肯宽限缴税期限,当地官员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与匪盗相勾结,抢劫外地人的财物,然后和匪盗分赃。
    还真别说,自从有了回到了抢劫外地人这个收入之后,当地官员的荷包鼓起来了,交上了当地的税,在上级下来视察时,连腰杆子都能挺起来了。
    谢咏薇想起当地的这个传说,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