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先给答案
作者:宸庭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     
    面对董卓一句接一句的咆哮,李儒感觉自己的脑袋又有些透支得开始晕眩了。
    对于吕布的种种惹人怀疑的异常,即便是李儒都很难一条条地在董卓面前为吕布辩解清楚。
    不过李儒更能肯定的是这大概率是盟军的离间之计,通过算计了吕布的种种反应,从而制造出了这种吕布疑似有二心的巧合。
    眼下,李儒深知正值暴怒之中的董卓如何安抚劝说,恐怕都没有效果,只得以着纯粹的理性角度分析道。
    “相国,如今温侯手中尚有四万余并州狼骑,欲守住虎牢关,这四万余并州狼骑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遑论温侯是否存在贰心,眼下最重要的无疑是稳住温侯,且相国亦不能与温侯生出矛盾,否则只会将温侯推往盟军一侧。”
    “一旦逼反温侯,后果不堪设想!咳咳咳……”
    随着李儒有些急促地说完这一大段话,身体的虚弱,让李儒连连咳嗽出声。
    而这一番话,也是让原本处于暴怒之中的董卓迅速地冷静了下来,绿豆般的眼睛同时闪过着精明与忌惮之余。
    片刻后,董卓点了点头,沉声道。
    “文优所言极是,无论奉先是否已经存在二心,眼下都必须先稳住奉先,纵使要跟奉先好生计较,也必须先想办法将并州狼骑的兵权要拿回来再说。”
    李儒闻言,这才忍不住微微地舒了一口气。
    不管如何,眼下总算是稳住了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那么只要吕布没有二心,李儒有的是方法慢慢调和瓦解其中的误会。
    吕布那绝世无双的武勇,在李儒看来是董卓想要夺取天下必不可少的力量。
    尤其是见识到了关东盟军之中存在着赵云、关羽、张飞这等猛将后,李儒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旋即,在李儒的提议下,董卓派人给吕布送去了大量金银珠宝作为战功嘉赏,还不忘送去了数位医官与珍贵药材,让吕布好生养伤。
    ……
    而在虎牢关外的盟军营寨之中,同样也出现了大片质疑之声。
    对于赵云明显放走吕布的举动,在袁绍的默认下,以着袁术为首的一众诸侯便是开始发难,质疑赵云乃至于刘备疑似与董卓暗中勾结。
    只是,随着李基轻飘飘的一句话,愣是将所有质疑之声都给堵了回去。
    “子龙一时失误,不得不为保命而让开缺口,诸位又何必如此激动?若是诸位不信吕布有如此之勇,下次吕布前来搦战,那便由诸位亲自上场先行确认一遍,如何?”
    旋即,张飞便大着嗓门地咆哮了起来,道。“哼,子坤先生说得没错,尔等若有意见,下次俺不上了,让尔等先上。”
    霎时间,那些诸侯们一个个相互对视,愣是没有一个敢上前搭话。
    若是此前尚且还有人怀疑吕布之勇乃是虚名,那此刻这些诸侯哪里还不清楚吕布的可怕?
    而纵观整个盟军营寨,恐怕也只有刘备麾下有足够的猛将抵挡吕布了。
    其余诸侯胆敢挑战吕布,恐怕便是王匡第二的下场。
    而刘备看着气氛似乎僵持了下来,脸色温和地开口道。
    “诸位,备此生早已立誓与董贼不共戴天,又如何会与董贼勾结?此言却是万万说不得。且为抵挡吕布,麾下众将不惜舍生忘死相斗,若是与董贼勾结,又何须多此一举乎?还望诸位明鉴。”
    面对着刘备递过来的台阶,袁术纵使心中有些不甘让这贩履织席之辈占尽风头,也只能是无奈地顺着台阶走了下去。
    起码在有着吕布威胁在前,并非是刘备离不开盟军,恰恰是盟军如今离不开刘备。
    否则他日若是无人抵挡吕布,莫说是攻陷虎牢关,盟军便是正面被无人能挡的吕布率军杀散都不是不可能的。
    随后,有意转移话题的袁绍,重新将重点放到亡故的王匡之上。
    一时间,帐内可谓是哭声一片,悼念王匡之声不绝于耳,仿佛一个个诸侯都是王匡生前的生死之交似的。
    曹操更是含泪宣布将全力照顾王匡遗孀遗孤,不教为大汉牺牲的功臣流血又流泪。
    乍一看,相对比其余诸侯空口悼念王匡,曹操算是唯一一个做出了实际举动,愿意为王匡照顾遗孀遗孤的。
    只是,李基总觉得曹操或许别有用心,如此一来或许王匡不会流血又流泪,但是说不准王匡遗孀得要流血又流泪了。
    而诸侯们在走了一遍哀悼流程,且袁绍宣布择日将王匡下葬且全军系白布为王匡悼念后,届时再让休整完毕的盟军准备攻城之时。
    李基趁机进言道。“盟主,依基之见,期间董贼或会派人袭营,不得不防。”
    这无疑也是一种可能,且董卓军中多马,又有关隘依仗,有着大量主动出击袭营的优势。
    郭图见状,当即便是针锋相对地提出解决方法,道。“如此简单,只需多派斥候散于虎牢关周边,若是董贼派兵出关,定然瞒不过斥候。”
    对此,李基笑了笑,接着道。
    “此不失为一良策,但既知董贼将派人袭营,何不请君入瓮?”
    郭图反唇相讥道。
    “哼,子坤先生怕是纸上谈兵了吧?盟军营寨之大,各镇诸侯驻扎一角,合计有三十六……三十五镇之多,如何能知董贼袭击哪一镇?”
    李基自信一笑,道。“所袭方向必是曹孟德!故以只需在曹孟德的驻地之中设下埋伏,自有贼寇入瓮。”
    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侯均是一惊。
    尤其是原本坐在偏角落位置的曹操,更是下意识地朝自己指了指,道。“为何会是袭击操的驻地?”
    郭图皱着眉细细思索了许久,同样也是不理解为何董卓袭营就一定是袭击曹操,反问道。
    “没错,子坤先生莫不是空口无凭地随意胡诌?”
    “其中奥妙,一时倒是难以跟公则一一道明。”
    顿了顿,李基朝着曹操拱手道。
    “孟德若是相信吾,不若我们商议一下如何设伏之事,如何?只是届时盟军所派斥候若见虎牢关有敌军出关,还请勿要惊动敌军即可。”
    眼看着李基一副言辞凿凿的模样,再加上李基的“国士”之名在如今的大汉可谓是如日中天,也由不得曹操去怀疑。
    其余诸侯对此,亦可谓是半信半疑。
    唯有郭图,整张脸大有几分猪肝色的倾向。
    什么奥妙一时难以道明?
    ‘分明就是狗贼李基刻意辱我!’
    随着会议结束之后,心中越发恼怒的郭图,干脆偷偷派人在盟军内部放出了这个消息,声称盟军将会在曹操的驻地之中设伏。
    就如同盟军一方同样也暗自往司隶地区安插了不少探子,董卓必然也不可能不会连一个探子都不会安插到盟军之中。
    因此,郭图的目的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将消息传到董卓耳中,继而破坏李基的谋划,让李基在群雄面前狠狠地丢一次脸。
    然而,当盟军之中关于这个消息开始流传起来之时,刘备同样也有所察觉,且匆匆便将此事告知了李基。
    只是,与带着几分忧虑之色的刘备不同,李基听闻这个消息之时,脸上反而流露出了几分笑容,叹息了一声,道。
    “唉,郭公则啊,郭公则,汝之气量依然如此狭小,如何能成大事也?真是遗憾。”
    一旁的刘备听着,眉头忍不住跟着一皱,一拍桌案,怒声道。
    “郭图如此作为,实在可恨!备这便去寻袁本初,必须要让袁本初给我一个交代,安能让那郭图使用这般小人之谋坏了子坤的名声以及盟军的谋划?”
    眼看着刘备按着佩剑就准备起身,李基连忙拉住刘备,开口道。
    “主公误会矣!此乃是基故意所为?”
    “嗯?”刘备不解地看向李基。
    李基不急不缓地解释道。
    “吾料定郭公则气量狭小,故以言语相激之,便是有意引导郭公则暗中在盟军中放出消息,继而传递到董贼手中。”
    刘备思索了一阵,还是不解其意地问道。
    “子坤这是何意?董贼若知我军在孟德驻地设下埋伏,断然不会再来,即便是派军偷袭,也会选择其余方向。”
    “这正是此中之妙也,主公为旁观者尚且难以看透,那董贼更是会中计无疑!”
    李基打开折扇,给自己扇了扇风,然后继续道。“吾之用意,并非是袭营与否的一胜一败,而是欲以此计离间董贼与吕布也。”
    顿时,刘备就联想到了此前李基暗中命令赵云放走吕布。
    只是由于返回营寨之后,忙于处理各种大小事务,刘备一时还来不及细细询问其中用意。
    眼下见李基再次提及,刘备连忙追问道。
    “愿闻其详。”
    李基从容自信地开口道。
    “董贼与吕布之间的信任本就不稳,全凭利益维系。”
    “此前子龙出战后的作为,或会在董贼与吕布之间埋下怀疑,但双方利益一致,且还有智者李儒在一侧维系调和的情况下,断然还不至于反目。”
    “而如何进一步离间董贼与吕布?吾给董贼准备了一个答案,只要答案先行一致,那么得出答案的过程,董贼……或会自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