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盖次
作者:竹心空望   重生1982:香江财阀名扬世界最新章节     
    米国西雅图微软公司总部。
    一大早,比尔·盖次刚进入办公室。
    金发碧眼的女秘书就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你说!好金宝公司不投资了,消息确定吗?”
    “是的,盖次先生。”,女秘书回答道,
    “今天他们的谈判代表发来了传真,明确表示由于价格过高,决定取消投资请求。”
    “这……”,盖次的眉头顿时皱在了一起。
    思考了一会儿,好像明白了什么,开口道:
    “那你回复一下,希望下次能跟贵公司达成合作。”
    “好的!”,女秘书闻言点了点头,但心底却忍不住吐槽。
    现在公司本来资金就快捉襟见肘,你还喊这么高的价格。
    真当别人是大傻子不成,看现在的玩砸了吧!
    不一会儿,另一位创始人保罗·艾仑也得知了好金宝公司取消投资的消息。
    他火急火燎地赶到盖茨的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埋怨,开口道:
    “盖茨,好金宝公司给出的一亿估值。
    相比其他投资公司给我的估值翻了近三倍。
    这个价格已经差不多了。
    再拖下去等到excel项目的开发资金见底,那就麻烦了。”
    “艾仑,先别急,坐下慢慢说。”,盖次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他拉到沙发上坐下,
    随后自己坐到老板椅上,语气平静的解释道:
    “好金宝公司之所以放弃投资,很可能是一种谈判策略。
    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在估值上率先妥协。
    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忧,可以先等等看。
    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这家来自港岛的外资公司,非常的想要投资我们。
    现在比拼的就是耐心,到时候达成协议你也可以多几栋豪宅,不好吗?”
    这一次微软进行融资,股份的出让主要集中在保罗·艾仑身上。
    而比尔·盖次和另一位股东史蒂夫·鲍尔默则出让了少量的股份。
    “这方面你比我适合,不过你别搞砸了。”,艾仑最终被说服了。
    在商业谈判方面他还是非常信任盖次这位合作伙伴的。
    “我办事!你放心!”,盖次微微一笑,接着脸上严肃的开口道:
    “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我得到了可靠消息。
    我们的老对手莲花软件公司也在开发办公软件。
    所以你们要加快开发进度,尽快把excel给搞出来,扩大我们的领先优势。”
    “只要资金到位,我保存在明年三月份之前完成测试。”,艾仑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好!”,盖茨也坚定地表态道,“你也放心,我会确保融资在半个月内顺利完成。”
    两位创始人达成协议后,纷纷各司其职的开始了工作,微软也朝着星辰大海扬帆起航。
    ...........
    另一边,莫哲轩仔细审视了好金宝最近一段时间投资的各项业务,内心深感满意。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好金宝公司的资产实现了惊人的增长。
    从最初的两千多万米金跃升至接近两亿米金的规模,发展速度之快可以说令人瞩目。
    当然,好金宝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发展,高盛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
    这种合作关系无疑是互惠互利的,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随后莫哲轩和王志强就来到了米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小镇。
    准备亲自拜访一下莱昂纳德·波萨克和桑蒂·勒纳这对夫妇。
    为了抢占未来价值五千亿米金网络巨头的最大份额,跑一趟还是值得的。
    随着汽车缓缓驶入小斯坦福镇,司机满怀热情地向莫哲轩等人介绍起了斯坦福大学的历史:
    “铁路巨头亨利·斯坦福夫妇一生积累了巨额财富。
    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独生子小利兰·斯坦福因伤寒离世。
    悲痛之余,这对夫妇决定以他们儿子的名义。
    在故乡帕洛·阿尔托镇建立一所大学,作为永恒的纪念。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们慷慨地将私人农场中的九千英亩土地全部捐出。
    其中五千英亩用于建设校舍和校园设施,剩余的四千英亩则出租。
    出租所得的租金以及他们额外捐赠的两千万美元,共同构成了斯坦福大学发展的永久基金。
    这不仅是斯坦福夫妇对儿子的深切怀念。
    也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更是米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教育捐助。
    经过六年的精心建设。
    1891年10月1日。
    这座崭新的学府在圣克拉拉谷正式诞生,初名为小利兰·斯坦福大学。
    如今,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斯坦福大学,更是全球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莫哲轩前世在米国生活了这么多年,自然听说过这个故事。
    但没有打扰这个白人老头的兴致,反而说起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我也听别人说过一则斯坦福大学创办的故事,大家有没有兴趣听听?”
    “这位先生!我非常感兴趣,您说?”,白人司机老头笑着开口道。
    “传说有一对衣着简朴的老夫妇来到了哈佛大学,希望与校长会面。
    然而,校长的秘书以为他们只是普通的乡间夫妇,自然不同意双方的见面。
    老先生低声对秘书说:“我们希望能见一见校长。”
    秘书委婉的拒绝道:“校长今日事务繁忙,所以....”
    女士则温柔地回应:“没关系,我们可以等的。”
    就这样这对老夫妻等了几个小时,秘书最终于心不忍报告了校长。
    校长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接见了这对老夫妻。
    女士开始讲述:
    “我们的儿子曾在哈佛求学,他深爱这里。
    但不幸的是,去年他遭遇车祸离世。
    我和丈夫希望能在学校为他留下一些纪念。”
    按常理,人们或许会对这对夫妇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校长却并未被打动,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曾在哈佛就读而后去世的学生都建立纪念碑。”他解释道,
    “否则,哈佛就不再是大学,而是一座墓园了。”
    女士听后,轻轻摇头:“我们并非想建立纪念碑,而是打算为哈佛捐赠一栋大楼。”
    校长心中暗想,这对夫妇是来搞笑的吗?
    于是直言不讳:“你们可能不清楚,建一栋大楼需要七百万美元。”
    女士听后沉默片刻,随后转向丈夫轻声说:
    “既然七百万就可以,那我们何不建立一所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呢?”
    就这样,斯坦福大学应运而生,”
    莫哲轩说完这则故事后,车上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随着哈佛和斯坦福之间的竞争激烈,两所大学自然彼此看不顺眼,互黑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