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作者:乌有大仙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最新章节     
    乱世风云诡谲,创业艰难。哪怕是很小的地盘,也来之不易。丹初亲历其事,始知夺城的艰难,决定长期经营五屯所。
    严炜被任命为五屯所守令,统摄五屯所军政大权。步兵一营留下一队人马,严炜又增募三百多人,凑成一营守兵,负责驻守五屯所。
    五屯所军器局照常生产军械,但改以生产硝石、火药为主。另有二十多户工匠携家带口,随丹初返回永安,预备加入匠营。
    九月二十日,丹初料理完五屯所事务,率军返回永安。途中,他带着标营绕道金秀,前往视察铁器局。
    年初,丹初率军打败金秀土司,在金秀设置矿监,成立铁器局,由意大里亚人毕方济主持其事,负责炒炼钢铁,制造枪炮。
    这天上午,标营离金秀铁矿尚有十几里的路程,土司田启、田源父子已经率部来迎。
    见到丹初后,田启下马就拜,说道:“听说大帅莅临金秀,某不胜欢喜,特来迎驾。”
    “请起请起,”丹初让亲兵扶起田启父子,说道:“我此番过来察看铁器局,就不去土司寨了。”
    田启略感失望,说道:“大帅难得来趟金秀,何不盘桓数日,某也稍尽地主之谊,以恕年前冒犯之罪。”
    短短半年功夫,岑丹初已如大鹏展翅,再次突飞猛进,拜征蛮将军,加都督佥事。不久前,他又平定阮富强之乱,夺取五屯所,东荣、平福土司前往进贡朝贺,着实令人敬畏。
    “老兄殷勤招待,我已经心领。不是我不想盘桓贵地,实因事务繁忙。至于年前冒犯之罪,更是无稽之谈。咱们不打不相识,老兄诚意归顺,我亦尊重田氏在金秀的世袭权利。彼此鱼水相欢,互不辜负便是。”
    丹初越是客气,田启越是不安。他今日有求于丹初,正愁不知如何开口。
    两人并辔而行,田启寻了个机会,说道:“大帅,听闻永安、昭平两地都已设立乡长,盗匪禁绝,百姓安乐。某亦想在金秀请设乡长,恳请大帅成全。”
    丹初明察秋毫,见田启眼神有些躲闪,便知他有求于己。这老小子,不知又在打什么主意。丹初假装不解,说道:“千户大人,当初我想在金秀设置巡检司,你还不很乐意,不惜带兵拒战呢!”
    唬得田启慌忙下马行礼,说道:“小人知罪,万请大帅原谅。”
    丹初笑笑,说道:“快起来吧。你有什么事,上马直说。”
    冯琳亦在一旁打趣道:“大帅心胸宽广,不计前嫌。你若有事相求,但说无妨。”
    田启只好上马,见丹初果真没有怪罪之意,才说道:“小人听说,永安莫家晚辈莫尔祯,如今已在昭永军中升任营长。小子田源,年方十九,少练武艺,自幼有报国之志,愿到大帅麾下投军,万望大帅收留。”
    原来是为这事。广西土司承袭数百年,乃至有上千年者,是一地的土皇帝,富贵已极。他们最渴求的,反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名声。
    官吏为官一方,需有政绩流传后世。土司所求的,正是一个可以流传后世的名声。像四川石柱宣慰使秦良玉那样,生前就立下无数战功,崇祯帝作诗四首称颂,正是所有土司的梦想。
    丹初心里高兴,嘴上却说道:“我有一事不解,老兄世守金秀,一向安于现状,怎么突然对时局起了兴趣?”
    田启不假思索,说道:“大帅,江西、广东相继反正,可见大明国运未衰,军民皆思恢复。金秀田氏世受国恩,自当尽忠王事。
    “况且,大帅已拜为征蛮将军,我等土司皆受节制。毕方济先生乃西土孔夫子,侍奉大帅虔诚,矿上的番人亦敬奉大帅为天主先知。吾等自当追随大帅,争取元从之功。”
    是呀,眼下形势一片大好,很多人盲目乐观,认为大明中兴在即。
    丹初大悦,欣然说道:“甚好,尔等心意,吾已尽知。莫尔祯带领一队家丁投军,授为步兵队长,后在前线屡立战功,已经积功至步兵营长。令郎愿意投军,这是好事,我很欢迎。不妨让他仿照莫尔祯之例,带一百多人投军,甲仗武器自备,授以队长之职。”
    田启大喜,招呼儿子田源过来,说道:“吾儿,大帅决定收留你,还不赶紧谢恩!”
    田源策马过来,下马趋拜,行以大礼,说道:“谢大帅赏拔之恩。”
    丹初见他骑术精湛,孔武有力,不由得心中欢喜,说道:“贤侄请起,吾今日又收取一员小将矣!尔回去好生召集勇士,准备甲仗鞍马,届时随我一道返回永安。”
    “诺。”田源回答有板有眼,俨然已是丹初的部下。
    “设置乡长之事,你是诚心的,还是随口说说?”丹初转而问向田启,补充道:“没关系,你如实回答。”
    田启骑虎难下,说道:“某自然是诚心的。”
    “设置乡长,确有好处。只是金秀地方太大,方圆两三百里,设置乡长稍显委屈。这样,设置金秀巡检司,隶属于永安州。
    “此巡检司非彼巡检司,与州衙、乡衙一样设置六房。你任巡检,永安州衙再选派一人担任副巡检,辅佐你处理各项事务,如何?”
    明朝的土司分为文官、武官两种,文官有土知州、土知府等。丹初此举,便有改武官为文官的意思,对土司来说,是一种擢升。
    田启很机灵,大胆问道:“大帅,某斗胆问一句,某这个巡检可是‘土巡检’,可能世袭?”
    金秀有铁矿,对丹初来说意义重大。欲保铁矿,就得羁縻田氏。他明白田启的意思,说道:“自然是土巡检,当然可以世袭。”
    田启大喜,说道:“大帅英明!”
    金秀田氏诚心归顺,丹初心中十分欢喜。平福、东荣两土司的归顺,显然是慑于丹初的武力,不得不进贡朝见。金秀土司的归顺,固然有投机的成分,但这种投机是主动的,并未受到胁迫。
    《六韬》曰:“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荀子》曰:“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以丹初当前的战功和声望,显然还达不到“天下归之”的地步。但金秀土司的归顺,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假以时日,集腋成裘,海纳百川,谁说不能天下归之呢?
    今后,还当坚持正义,不断积累名声,集合更多的仁人志士,统战更多的人才队伍,共同为抗清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