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错不了
作者:东方红不败   六绳护主最新章节     
    郭壮夫妻正满心欢喜地喝汤吃饼,听到这样的议论,口中美味便再也咽不下去。
    骆毅也有些啼笑皆非。
    骆毅十岁,穿着上看起来确实灰扑扑,好东西穿在里头谁也瞧不见,还特意化了化妆,眉毛画得直些,眼角压得低些,看着不那么漂亮了。
    郭壮夫妻又还不到三十岁,他们三个在一起确实像是一家三口。
    若是换做别人,指定会当即斥责那议论人的中年夫妇一番,比如背后说人是非什么的,但郭壮不善言辞,他媳妇也是老实本分的妇人,便就都有些手足无措。
    骆毅示意他们不必理会,自己扬了手,店家看到马上走来:“小公子吃好了?”
    还未等骆毅说话,那对多嘴的中年夫妻又议论上了:“还吃好了?这话问的,看不见那孩子只喝了水?现在人也不知怎么了,就能看得下去那孩子被虐待,唉,人心不古啊!”
    你说他们是议论吧,他们议论的声有些大了,让被议论的人听到了;你说他们是打抱不平吧?那他们声音可太小,就他们两桌人能听到。
    再说,若真打抱不平,你倒是直接站出来指责啊,背后议论算怎么回事呢?启发别人出头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做十个肉饼,我们要带走,一共多少钱,我先把钱付了。”骆毅对那店家说道。
    这个小食铺子不大,没有专门的后厨,只用一个柜台算是把铺面隔成前堂与后厨两部分。
    店家是个五十来岁的半大老头,负责在前头上菜,他儿子在后面揉面团、烙饼,儿媳妇在灶头忙活着同时煮好几锅汤,有羊杂汤、蔬菜汤、骨头汤什么的。
    客人吃完东西后一般会到柜台结账。
    但骆毅没去柜台,而是直接把店家叫过来结账,并多要十个肉饼打包,然后掏钱付账。
    这个举动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别看人小,但人家是付账的,那也是个小东家。
    郭壮夫妇这才继续吃饭,隔壁那对中年夫妻也闭了嘴。
    郭壮夫妻此时已没心情再细细品味羊杂汤的美味,三口两口吃完,郭壮就站起来请示:“小东家,咱们现在走吗?”
    郭壮故意说得大声,生怕别人听不到“小东家”三个字,骆毅忍住笑,让郭壮媳妇把十个肉饼装好,就带着他们出了店。
    骆毅以为这就是个小插曲,过了也就过了。
    但她上了马车,郭壮牵着马调头的时候,那店家突然过来说钱算错了。
    别人算错钱还有可能,毕竟古人会算账的少,但就这么仨瓜俩枣的钱,说骆毅算错了就不可能。
    但郭壮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不会与人争执,也不敢,他一个小地方来的乡下人,哪里敢与府城做买卖的人家呛声?
    郭壮媳妇比郭壮强点儿不多,最多就分辨一句:“不能吧?”还是个问句。
    于是骆毅只好挑开车帘回道:“没算错,店家你再去算算。”又吩咐郭壮继续调头,调完头等店家一会儿。
    挑车帘的功夫看到那对中年夫妻也出了小食铺子,看了骆毅这边一眼,然后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错啦错啦!”店家老头儿大声地说:“只算了肉饼和羊杂汤的钱,没算四个面饼钱!”眼睛却没看着骆毅,而是看着那对中年夫妻。
    骆毅顺着他的视线又瞧向中年夫妻,他们一直顺着街往南走,走的很快,已经走出十多米远了。
    “没错呀,四个面饼八文钱,羊杂汤……”骆毅给报账,刚报到一半,就被店家老头儿摇了摇手打断。
    店家老头儿压着嗓子嘘着声,说道:“不是不是,小少爷,老汉是想给你提个醒儿,听说上个月有家人孩子丢了,城里城外找了好几天也找不到,小少爷年岁小,出门可得小心些……”
    店家老头儿又往那对中年夫妻的方向努了努嘴:“听说,人贩子现在都是一伙儿一伙儿出来,分工都不同,有打前阵认脸的,认准了其他人就会制造些混乱好找机会下手。”
    店家老头儿瞄了眼郭壮,然后对骆毅说道:“小少爷办好事就赶紧回家,要想出来玩也得家里大人带着才好。”
    那意思就差直说骆毅带出的下人不中用了。
    郭壮原本还跟着一起听老头儿说话,听到这儿脸一下子红了,低着头走回马儿边上。
    郭壮媳妇就站在车厢边上,想等着老头儿说完话再上车,这下也有些手足无措,抱着包袱的手在包袱角上搓来搓去。
    老头儿说完,就又高声说道:“哎哟,是老汉我没算明白账,得罪、得罪了!您走好!”然后就回店里去了。
    骆毅探头看向那对中年夫妻离去的方向,已经看不到人了。
    “小东家,我觉得店老板说得对,要不,咱先回家吧?”郭壮媳妇问道。
    骆毅看看天色,还是灰蒙蒙的,这种天气实在不好辨认时间,但街上的人已经多了起来,一些店铺里已经有了顾客。
    “不回家,”骆毅说道:“今儿要买的东西多,我还怕买不完呢,咱先去买肉,趁着时辰早人少好讲价,咱都留神着些就是了。”
    再耽搁下去,等人多了,肉铺那里排大队咋办?骆毅家里工人多,要买的肉也多。
    大励朝的斤大两小,一斤大概得有现代的一斤二两。
    一斤面粉大概包七十个饺子,纯肉馅的就得四五斤馅儿,也就勉强够两三个人吃;二百人,怎么也得一百多斤面粉三头猪的肉。
    要是去肉铺晚了,怕是买不到那么多猪肉了。
    郭壮夫妻一听说要买很多肉,就知道是小东家要给他们过节包纯肉饺子用的,因为李蔚珏那个大嘴巴早早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了。
    心里高兴得很,郭壮连连点头:“好好,那咱们快些买,买完早点儿回家。
    这边骆毅他们谈论饺子正热闹,另一边,在这条街拐弯处,有两个人也正讨论得起劲儿——那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妻。
    只听女的问道:“那孩子能是你表妹说的那家人的?我看着不像啊,不是说他们家的男孩能有十三四岁吗?我瞧着这孩子也就九岁、十岁的样子。”
    男的说:“我瞧着差不多吧,咱村里十三四岁的男娃也有长得矮的,老杨头儿他家的孙子,不就一个比一个矮,跟地出溜儿似的么。”
    女的又问:“你表妹说那男娃长得好,白净面皮,这个我瞧着面皮倒还算干净,可不咋白,长得也不算好啊,咱不是看错人了吧?”
    男的说:“没错!咱不就是看着他们从鲍记出来的嘛,错不了!”
    女的还是不放心:“那就不能是他家伙计的孩子?还有啊,不是说鲍家还有个女娃吗?怎么没见着?十三四的大了,不好出手,要不咱打听打听他家女娃?”
    男的训道:“个死娘们儿就是蠢!没听那两个大人喊那孩子小东家了?女娃哪有能称东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