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不能只着眼于当下
作者:夜雨揽轻风   四合院:大国工匠最新章节     
    第453章不能只着眼于当下
    周新建一直都知道实验室在研发精密机床,并且牵头的人,是洛雪。
    他的期望是,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机床,能够达到世界二流水准。
    因为高精度机床的研发,哪有那么容易。
    它涉及到工业体系的方方面面。
    现在种花家工业基础薄弱,能够达到世界二流水准,他已经很满意了。
    甚至,可以算是惊喜了。
    毕竟,就连姜辰都没有想到洛雪真的能够制造出IT5级别的精密机床。
    再有一点,不得不说梁越立大功。
    如果不是他带回了高速钢的配方,那我们暂时是无法生产高速钢的。
    没有高速钢刀具,洛雪也不能研制出这高精机床。
    天道酬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周新建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是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高精机床,具有较高的加工、检测和测量精度。
    它经常被当作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它的价值,不仅仅是能推动成业升级,更能帮助很多陷入瓶颈的行业,实现突破。
    比如,我们的军事制造领域。
    这也是为什么黄老那么激动的原因。
    姜辰道:“不是达到,是超越。”
    “在机床精度这一块,我们已经领先世界了。当然,仅仅是精度,我们整体的基础,还是很薄弱的。”
    我可以这么说,现在所需要的一切精密零件,我们这台机床都能生产。“
    当然,生产是能生产。
    但首先,你得有技术和图纸。
    这两玩意,可和机床精度无关。
    由于这已经是世界上精密度最高的机床了,原则上不会出现精密度要求超过这台机床的零件。
    所以姜辰这话,倒也说得没有毛病。
    周新建道:“这是小雪研发出来的?”
    姜辰点点头:“是的,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采用爬楼梯的方式,以三钢机床为基础,一步一步的提升机床精度。”
    “我知道她肯定能够有所成就,但做出精度这么高的机床来,也确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只能说,小雪真的太强了。”
    “不过到这一步,基本已经达到极限了。想要再往上面提升,就得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了,短时间之内我们可能无法做到。”
    “我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暂时无法再提升精度了。”
    周新建道:“能达到IT5这个级别,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他出来得正是时候,我们正准备在大后方大量建厂,扩大机床生产规模。”
    “有了更高精度的机床,我们就可以有更多选择。”
    实际上,寻常的生产,普通机床,顶多到三钢机床那个程度,已经基本够用。
    这么高精度的机床,只有一些特定的行业和生产加工中才会用到。
    所以,它的产量不会太大。
    但它产生的价值,却远不是产量所能衡量的。
    黄老道:“老周,这高精机床已经算是战略资源了,它的布局,你得慎重啊。”
    “这种技术,还有这么高精度的机床,千万不能流到国外。我可不想,有一天落到我们头上的炸弹,是用我们自己的技术和机床生产的。”
    周新建点点头。
    他也知道其中关键。
    这种东西,你说技术有多高吧,那也说不上。
    但你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
    我们如果不是有洛雪这么一个天赋惊才绝艳的人,加上正好被姜辰发掘,也造不出来。
    但一旦别人手里有了一台,就可以用这一台为基础,开始生产和复制。
    从0到1最难,从1到N就简单多了。
    周新建道:“现在种工院,可不归我工业部管。”
    “至于这机床怎么安排和布置,我听上面的安排。”
    周新建也知道,一旦涉及到战略,就不是他能够做主的。
    或许这种机床出售,能够换来巨大的外汇储备,但它一旦流失出去,也可能会产生威胁。
    其中利弊怎么权衡,这得看上面的决定了。
    黄老又问道:“你们生产出来的机床,在哪里呢?”
    姜辰道:“在种工院呢。”
    黄老道:“我记得那里,也是不对在守卫吧?”
    姜辰点点头:“嗯,是的!我们从在三钢集团的实验室,再到种工院,都是他们在负责安保工作。”
    黄老道:“嗯,我回去之后,会让他们加强守备力量的。”
    “对了,这台机床,能不能先给我们?我们有一個项目,有些零件,对精度的要求很高。”
    姜辰摇摇头:“暂时还不行。”
    黄老眉头一皱,眼里有些不悦。
    姜辰道:“不是我们不支持,而是我们需要以这台机床为基础,来生产更多高精度的机床,以及相关配套设备。”
    “如果给了你们,等于我们又要重新研究。”
    黄老脸色稍微缓和:“好,不过这个机床真正投产后的第一批机床,我们要了。”
    “我都还没有开口,今天来这里的其中一个目的,居然已经达到了。不得不说,小姜同志真的是一员福将。”
    这话里的语气,毋庸置疑。
    显然,他能肯定,这种机床一旦生产出来,肯定会优先提供给军工行业。
    尤其是现在他们非常迫切的需要这种机床。
    他今天来工业部,就是来提要求的。
    精度更高的机床,是其中之一。
    姜辰道、:“其实我觉得吧,既然现在在做工业布局,那我们的机床厂的生产一定要注意,不能盲目的追求规模。”
    “我们的眼光,不能之着眼于当下,更不能只着眼于国内。而要放长远一些,要从全世界的思维来布局。”
    “之前我就说过,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对机床行业,同样实用。”
    “机床生产的重点,不是量有多大,而是我们的产品,得有核心竞争力,而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是科技含量。”
    “在我看来,十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床厂,不如一个能够潜心研究,让自己产品始终与时俱进的尖端机床厂。”
    “只有不断的研究,进步,才能在持续提升我们生产力的同时,和世界接轨。”
    “不然,盲目的追求规模,在我看来和闭门造车,闭关锁国没有区别,最终只会让我们和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