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谁冒头谁死
作者:南岳大都督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最新章节     
    大仆正府邸会客厅,坐得满满当当,还得加凳子。
    “大过年的,诸位不远千里登门,冯某真是三生有幸、蓬荜生辉呐!”
    冯德光一进来,就一丝不苟地作揖行礼。
    搞得众人面面相觑,却不得不赶紧还礼。
    “德光兄声名,我等在远地都如雷贯耳,今日方缘悭一面,真是三生有幸。”
    “德光老兄这般,真是折煞我等,羞愧难当,羞愧难当呀!”
    这就跟敬酒似得,低着低着,就低到地板上去了。
    所以,正常人一般都以桌子为限,低过桌子就是没底线。
    各怀鬼胎的寒暄持续了整整一刻钟,身为主人的冯德光,竟然逐一与到访宾客互通姓名、寒暄,一丝不苟,一个不落。
    但客人们却毫无宾至如归的赶脚,这分明就是在故意磨大家的性子。
    “不知冯家主对当今朝局有何高见?”
    客人单刀直入,问他作为关中大族冯氏家主,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朝廷割地方的肉而无动于衷?
    冯德光老神在在地道:“前周之时,我关中本就是中枢之地。世祖复周定都洛阳后,关中上下始终追附中枢骥尾,从无非分之念。”
    客人们被噎了一下,跟我们你还玩什么政治表态,恶不恶心?
    反应快的已经明白其真实意思,不甘心地问道:
    “敢问冯家主,关中上下,难道就决定逆来顺受了?”
    面对如此直白的质问,冯德光诧异地反问道:“何来逆?”
    听他揣着明白装糊涂,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这家伙怕是要和那严东吴一样没担当吧?
    “自太祖立国以来,就从不曾如现在这般。迫使地方出钱办水师、修运河,支持朝廷施政。
    这也就算了,最过分的是,竟然无缘无故,一张嘴就要豫章两千万亩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要不是倒行逆施,什么是倒行逆施?”
    “我等忍无可忍!”
    豫章之人立刻大声附和,一副群情激愤的样子。
    冯德光端起汝窑青瓷抿了一口,蹙眉不解地道:
    “海总和运河的事已是朝廷既定政策,可怎会无缘无故要豫章两千万亩地呢?
    海总和运河总归是天下公利,朝廷代为操持乃是本分。
    可要豫章地的事,毫无道理啊?究竟是哪个说的?”
    众人登时语塞。
    会稽贺如松欲言又止了一下,还是没把严东吴供出来。
    冯德光道:“如此大事,至少也要内阁公开行文才能作数。诸位还是应去内阁问个清楚明白再做打算,切莫听风就是雨。”
    “此事洛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又岂会空穴来风?”
    “对,朝廷的蛮横做派已经暴露无疑,此事怕是确有其事,只是不肯实锤罢了!”
    冯德光端着茶碗,吹个不停,不肯再接茬。
    “德光兄真的就不闻不问么?”
    “是啊,真的就打算逆来顺受么?”
    面对质问,冯德光道:“冯某来洛都时间不长,但只感受到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气象,不曾感受到倒行逆施呐?”
    听他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众人登时气结。
    “朝廷不是强圈了关中六十万亩地做军屯么?”
    “对呀,听说还要派五万大军去祸祸关中,难道关中大族都是泥捏的不成?”
    冯德光仍旧不咸不淡地道:“那六十万亩本就是抄没的秦国公谋逆案的公田,先前不过是朝廷无暇顾及,关中忠君爱国子民主动帮朝廷种着,抛荒可就太浪费了。
    至于五万大军,可不是去祸祸关中的。而是去开西域的,要重启丝绸之路,果真打得通,我关中也能多一条源头活水,好处远远大于些许搅扰。”
    “姓冯的,那小子到底许了你什么好处?你竟如此鬼迷心窍?”
    冯德光如此识大体、明大义,会稽宁泽远终于忍不住直接撕破脸大声质问,气氛登时凝固。
    便是许多旁处的客人都觉得姓宁的说话没有分寸。
    冯德光终于放下汝窑青瓷,正色道:“不然呢?诸位想做什么,只管去便是?冯某便是缩头乌龟,又与诸位何干?
    诸位以为只诸位被拿捏了么?这一年诸位便是不在洛都,但当是有所耳闻的。
    洛都的公侯们被割了一刀又一刀,连命根子议政殿都塌了,可又能如何呢?
    诸位心中不满,但诸位当知如今的内阁贯彻的是谁的意志,便是倒行逆施,又能如何呢?
    诸位上洛不久,但应是有子侄在洛都盘桓的,不妨去打听打听,朝廷在洛都如今威望如何?
    如今的局势已经如此明朗,谁冒头谁死,诸位来撺掇冯某,究竟是何居心?
    于我冯氏而言,还有比身死族灭更大的损失么?”
    听到冯德光犀利的反击,众人尽皆愕然,继而默然。
    “德光兄息怒,我等实在是走投无路,绝非胁迫德光兄带头犯上。
    只是陛下登基三十一年,二十九年都不曾这般,怎地如今便要这样了呢?”
    “是啊,这分明就是那小子自作主张或者蒙蔽圣听!”
    这些人还是不死心,冯德光淡然道:“那诸位去求见陛下,问个清楚明白便是。”
    众人再次被噎住了。
    脑子被驴踢了才跑去问皇帝,皇帝背书之后,他们若是还敢不从,岂不就是公然违抗皇命?连扯皮空间都没有了。
    “德光兄有所不知,我等上洛时便上书求见陛下,可陛下一概不见我等,我等也是无能为力呀?”
    这当然只是托辞,若是这些地方豪族纠结起来,去朱雀门求见,皇帝怎可能不见?
    冯德光沉吟了一下,道:“先前葫芦口大捷之后,许多士子想要联名上书劝谏陛下凯旋,可又群龙无首,最终耍了一手不约而同各自上书。”
    众人愕然了一下,旋即觉得这法子倒是巧妙得紧。
    我等不是联名逼宫,只是恰巧同时上书罢了。
    “诸位,我冯氏虽无太大声名,但好歹也传承了六百载,就做对了两件事:
    其一,及时认清形势,顺势而为;
    其二,切莫把事做绝。
    好了,诸位且去忙吧,冯某还要去给上官拜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