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宋夏“和谈”
作者:大木公   梦回大宋最新章节     
    王庶肯定不敢得罪此时正炙手可热的宋齐鲁。
    尤其是在宋齐鲁砸过来巨额的钱粮、军械、物资,还有各家都特别眼热的火炮之后。
    这事儿,就更是没法拒绝了。
    此时的“西北六军”,虽然早已不复当年“元丰西征”时的高光时刻。
    而且经过两次开封勤王,很多种子兵将损伤殆尽,但是此次六军联动,气势和效果上还是惊人的。
    在介绍西北六军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西夏如今实际控制的国土区域。
    首先是陕西的西北部的“延安-榆林-神木”一线以西的区域。
    加上如今的宁夏自治区全境、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以西、青海省的东北部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而西北六军以及辖区分别是:
    鄜延军(延安至府谷一线,也就是李永奇父子所在区域)。
    永兴军(西安京兆府一带)。
    环庆军(甘肃东南部的环县-庆阳一带)。
    秦凤军(甘肃天水-陕西宝鸡附近一带)。
    泾源军(宁夏南部的泾源县-甘肃平凉一带)。
    熙河军(甘肃临夏-定西一带)。
    西北六军总体上从西到东,再到北成半包围状围绕西夏。
    他们此次的任务,主要为牵制和威慑西夏。
    当然如果有机会开疆拓土的话,六军统领谁也不会放过如此难得的升官发财机会。
    但是总体来说,主战场还在宋齐鲁的鄜延军这边。
    毕竟人家宋老板给每个军,都发了近半年的军饷呢嘛。
    全力配合一下,再顺道为自己打点秋风,也是应有之意。
    北宋多年来,尤其是自神宗之后,在西夏边境多以建城和营寨的方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但是如今宋金形势对比,早已非同往日。
    最大的变化就是,自小梁太后在平夏城被章楶彻底打懵,而又葬送30万西夏大军后,西夏的国力、军力开始大幅度下降。
    这也就导致在以后的岁月里,宋军彻底不怕西夏了!
    而且西军动不动就拿着西夏换战功!
    简直就是拿着人家西夏,当做个人升官发财的垫脚石嘛!
    之前的“元丰西征”打的那么辛苦,就是因为大家都处于冷兵器时代。
    攻城的唯一手段就是一座座的拿人命填,一点一点的啃!
    但是,宋齐鲁不一样啊!
    他有火炮这种作弊器存在啊!
    火炮的出现,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
    尤其是在攻城战上!
    理论上来讲,在火炮面前根本就不存在攻不破的坚城!
    如果有,那就是火炮的数量还不够多!
    而我们的宋老板,最不缺的就是钱,还有火炮!
    什么云梯啦,冲车啦之类的,根本不存在!
    就是火炮横推!
    谁跟你玩攻城战?
    开玩笑!
    先轰塌了城门再说!
    太原城都能拿下,你们这几座小小的军寨,还能比太原城头铁?
    破坏,永远比建设要容易的多。
    眼看着宋齐鲁这边每天固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的一路横推,李乾顺心里那个急啊!
    可是也只能干着急,国内的叛乱余孽还没有彻底清剿完毕,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而且最近吐蕃部也不怎么安分,这让他坐镇银川,不敢轻动。
    其次,两次跟宋齐鲁的大军团对战,加之这一次国内的叛乱。
    让他自亲政以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些许家底,基本上又都被掏空了……
    国库里的余粮,根本不足以支撑他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征战。
    除非他铁了心的让这个国家更快的分崩离析。
    所以对于宋齐鲁的咄咄逼人,李乾顺只能一边实行添油战术,不停的朝前线增兵。
    一边派出议和使者,不停的给自己的谈判加码。
    最终,宋齐鲁的“以战促和”战略得以完美实,他停战了!
    宋夏北部边境终于被他推到了,自“白于山——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河曲”一线的长城为界。
    直接与山西北部的偏关,以及朔州南部神池一线的古长城连接起来。
    经汾河,直至太行山区的五台山一线,连成一片。
    这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宋齐鲁据长城以守的战略目标。
    西南部也经子午岭和吴起县,与环庆军、泾源军、秦凤军、熙河军连成一线,构成对西夏的包围圈和进攻桥头堡。
    对于西夏来讲,他们虽然被赶出长城一线,但是成功保住了自家的横山一带、宥州及银、夏两州的陕西西北地区,还有他们的钱袋子盐州(宁夏盐池县)。
    结果对于双方来讲,勉强算作“皆大欢喜”。
    至少宋齐鲁是这么认为的!
    此时已进入十月中旬,宋齐鲁最怕的事儿,还是发生了!
    消息传来,杜充那王八蛋,果真还是在河南滑县掘开了黄河,用来阻挡金兵的进攻。
    开封是保住了,因为黄河泛滥改道,滑县通往开封的区域,全部变成了一片泥泞沼国!
    金军不得不避开开封,仅以少部骑兵开始极速南下,前去扬州堵赵构去了!
    黄河泛滥的后果就是,使得下游大片土地和民居被淹没,最终导致黄河改道,自泗水入淮河,奔腾直入东海。
    宿州至开封段的运河则是堵的堵,断流的断流!
    虽然宋齐鲁自宗泽在的时候,就一直操持着将民众往关中、汉中和蜀中三地移民。
    此时的受灾人数,已远比历史上要少一些,但是直接受灾人数还有近20余万人!
    间接受灾人数近百万!
    “杜充!我日你八辈祖宗!你个王八蛋啊!徽、钦二宗面临亡国之难,都没敢干的事儿!你怎么就敢啊!”
    “你个畜生!你不是爹生娘养的吗?视人命如草芥!该死!你该死啊!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泄愤啊!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正在跟宋齐鲁汇报谈判细节的萧让,被吓了一大跳。
    他不知道为什么刚刚还好好的宋齐鲁,在听闻一人的耳语之后,怎么就突然就暴躁如雷了?
    也不知道被骂的那个叫杜充的怎么得罪他了?
    估计这人又要倒血霉了!
    眼看着宋齐鲁气的直在原地转圈,萧让一看也不知道这谈判,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于是轻声问道。
    “王爷,不知这议和条款您看如何?”
    “别跟我废话,要诚心想谈和,就按照我的方案明天带着国书来。否则,明天我们接着开打!”
    “抓紧滚!”
    宋齐鲁怒目圆睁,好像要择人而噬。
    吓得萧让一个趔趄,立马收拾东西转身跑了。
    宝宝心里苦啊!
    为什么每次受伤的都是我啊!
    我这招谁惹谁了啊?
    还有没有天理和公道可言了?
    自不去管委屈的萧让,宋齐鲁又砸摔了一阵,这才平静下来。
    “传我口信,令平安医药局,立马组织精干医疗组进驻灾区救治灾民。”
    “令我宋氏商队,立马调集医疗救援物资,一定要防止疫情爆发。”
    “另外命令虞允文和张宪部,立即抽调人手赶赴灾区救援。”
    “同时给商盟的人捎个口信,请他们务必调动最大力量协助救灾,就当我宋齐鲁欠他们的一个人情,至于钱,回头我会想办法凑齐还他们的……”
    安排完能想到的所有事宜之后,宋齐鲁又给赵构写了一封信。
    一是汇报了自己这边的战况和谈判进程。二是点名要弄死杜充!
    随后又给《中华商报》的大主编陈东写了一封信,呼吁全国各地人民积极响应救灾事宜。
    第二天,萧让果然又来了。
    这回他也没敢再整什么幺蛾子,估计李乾顺被来回折腾的也心烦了。
    条款大致是根据宋齐鲁的来的,只不过个别明目改了一下名称。
    具体条款为:
    取消宋朝每年对西夏的岁币;
    宋夏榷场的税收由宋朝先收取三年,之后转为西夏收取三年,双方轮流坐庄;
    承认宋夏双方边境线,以古长城为界;
    同意用两万西夏人的家属,换取其中六万余人的俘虏作为交换;
    宋夏另外增开两处榷场。
    至于其他的一些细枝末节,宋齐鲁也没去在乎。
    反正双方都心知肚明,等到彼此积蓄完力量之后,无论是谁,肯定都会第一时间撕毁这张合约的。
    于是双方签订后,宋齐鲁开始命人将交换的国书快马送到扬州,让赵构用印。
    为了提高建炎朝廷的办事效率,宋齐鲁又把这一重大胜利,刊登在了《中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