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悲情的李显忠
作者:大木公   梦回大宋最新章节     
    整个卧室内自宋齐鲁进来之后,除了有宗颖作陪之外,其他人早就已经被清了出去。
    可见不止是宗泽,就是他儿子宗颖,都习惯了宋齐鲁这说话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了。
    在宗泽府上盘桓了三日之后,眼看着这老倌儿气色一天比一天好,宋齐鲁也算是放心下来了。
    又从自己的“百宝箱”里挑出几板西药给宗泽保命之后,宋齐鲁便带着从宗泽处打劫来五万大军,开始奔赴西北边关!
    没办法,就是个劳碌命啊!
    都说宋齐鲁是个杀星,揍得完颜宗翰都是满头包,你个西夏就老老实实待着呗!
    可是他偏不!
    仗着自己有几万“铁鹞子”。
    搁哪上蹿下跳的,老是以为有机可趁,不停的朝着陕西的北方边境抻爪子!
    宋齐鲁这趟就是为了去剁了他这只狗爪子的!
    他还就不信了,原来有辽国牵制,北宋一直没能拿下他西夏来。
    现在就连完颜宗翰都自顾不暇,西夏也没了仗势,没道理还让他继续在那蹦跶!
    反正按照宋齐鲁的认知,就是——凡“秋海棠叶”笼罩下的土地,那就都是名正言顺的属于中国的!
    腾出手来的宋齐鲁,就想想看看仅凭宁夏大部、甘肃西北、青海的东北部、陕西省的北部以及内蒙的西部这仅有二十余州府地界立国的西夏,到底有什么可豪横的!
    别的不说,宋齐鲁老早就眼馋西夏立国之本的河朔地区了。
    单说河西走廊就有“塞外江南”之称,不仅农业发达,更是天然的牧马地,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大宋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这句外交宣言说的最为解气!
    这也正应了宋齐鲁此时此刻的心境。
    西夏!
    这将是未来几年内,宋齐鲁的主要战略目标和假想敌!
    金国兵锋正盛,能揍得了完颜宗翰已是得天之侥幸!
    可是宋齐鲁还是比较清醒的,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可以仅凭一己之力,便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猥琐发育,先别浪!
    才是他当下最应该有的状态!
    面对还没有伤筋动骨的金国东路,还正在崛起的小猛人金兀术。
    在没有赵构朝廷这个偌大国家机器的支持下,宋齐鲁一个人刚正面,只会将自己拖死、拖垮!
    最终,经络至此的抗金大好形势,将会因失去举大旗之人,而毁于一旦。
    毕竟个人再勇武,也是不能跟整个国家机器相抗衡的!
    就是面对西夏,宋齐鲁也打算用怀柔政策。
    以经济和军事手段双管齐下,以水磨的功夫,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争取把它啃下来。
    中原和太行山上的大移民潮,已经接近尾声。
    因为赵构决定今年重开科举择仕,所以宋齐鲁直接把胡铨扔去参加科举了。
    没个正统的官方出身,老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瞎混也不是个事的,别因为他耽搁了这位大进士成为“南宋四大名臣”。
    反正该教的教了,该说的说了,该见识的也都见识了,剩下的路也得自己走了,总不能一直活在宋齐鲁的羽翼之下不是。
    而且无论宋齐鲁跟赵构闹得再如何僵,那也得有个在朝廷里充当润滑剂和通气的人啊!
    要不然宋齐鲁只会越来越远离建炎朝廷的权力中心,逐渐被边缘化。
    别看宋齐鲁现在搞的是风生水起,看似风光无限的。
    但背地里暗流涌动,不知道有多少人处心积虑的想把他搞下来取而代之呢。
    等到军事行动处于僵持阶段之后,宋齐鲁的“改革”大计,也得提上议事日程了。
    那时候更得有个人在中枢内呼应,充当“士人”的头羊!
    所以,未雨绸缪啊!
    无论是从哪方面考虑,这胡铨都得放出去了。
    虞允文身上贴的宋齐鲁的标签太过抢眼,加之他还欠着孟津城几座京观呢,所以暂时还不能放出去。
    宋齐鲁甩下大军,带领一众护卫,直接先行回到孟津和自己的家人小聚了一场。
    因为此次北上,还不知道要多久呢,所以他便格外珍惜和家人一起的时光。
    在孟津停留五天之后,宋齐鲁便继续跟随大军朝陕西进发。
    因为手头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了,所以只得把张宗本给调了过来。
    之前最早跟随宋齐鲁的那批将领,冲锋陷阵没有问题,但是独当一面还都欠一些火候。
    反正太原那边有岳飞、张所、种冽和程氏三兄弟等人坐镇。
    所以,这次宋齐鲁把军中“小诸侯”涂明、殷传宗、宴学道、王传彪等那几个“扬州系”的将领,全都调了过来跟张宗本搭班子。
    至于唐鹏、张其忠、李随兴、薛春江、董宝训等人则是从应天到孟津,再到北伐太原这一系列战役中,要么以身殉国,要么因伤退役了。
    虽然这一路以来,宋齐鲁成功敲掉了完颜宗翰近九万人的老底子。
    但是他自己之前的保安军班底,也被磨去了三分之二还多,双方战斗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宋齐鲁率领大军一路出了函谷关,过大荔,沿洛河朔河北上,直驱延安府。
    现如今抵御西夏的主力干将,便是刘錡!
    他因对西夏屡立战功,由任陇右都护、知甘肃岷县,升任渭州(甘肃平凉)知州及陕西泾源路经略使!
    不过论名头,刘錡的所有官身加一起,也不如宋齐鲁的晋陕经略制置使大!
    所以,这名义上还得受宋齐鲁节制。
    不说其他,单就抗金攻夏这两件事上,刘錡还是能和宋齐鲁达成一致共识的。
    两个人一个泾源路,一个凤翔路,在做“邻居”的时候,就交情莫逆。
    这会儿的抗金名将曲端,也在刘錡手底下任经略司的一名统制官。
    而吴玠、吴璘哥俩儿,则还是曲端手底下的两个大头兵。
    虽然有张宗本在自己大营,但是这小屁孩毕竟还年轻,还没有后世跟着岳飞混的时候那么牛叉。
    而最关键的是,宋齐鲁从宗泽那里拐来的这五万大军,大多都是一群只参加过一次孟津之战的新兵蛋子。
    装备训练什么的与他自己的“私军”保安军相比,那就是后娘养的孩子。
    保安军大部都在太原盯着完颜宗翰,也不能轻易调动。
    那么凭着这些人,他还真不敢吹牛能把人家西夏的铁鹞子,打的落花流水什么的。
    宋齐鲁知道二吴兄弟,尤其是老大吴玠,那是能让金兀术在他手底下连续吃瘪的主儿,本事可是杠杠滴!
    只不过现在刚初出茅庐,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还没有被重视。
    为了让他兄弟二人不在曲端手底下吃挂落,救他兄弟二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宋齐鲁一封书信,直接从刘錡那里把他哥俩给讨要了过来。
    刘錡也痛快,虽然不知道宋齐鲁为什么对自己手底下这俩大头兵这么门清儿,但是也配合的把他们的组织关系划到宋齐鲁这边来了。
    有了二吴兄弟的加盟,宋齐鲁这心里才算是多少托底了一些。
    当然,此时的延安府还有个狠人,被宋齐鲁一直记挂着。
    那就是自北宋靖康元年,就随他父亲李永奇一起率军守卫延安,征战西夏,后于延安被金兵所俘,却一心归宋的悲情小哥——李显忠!
    这哥们,有多倒霉催的呢?
    看看他的人生履历就知道了。
    1126年被金兵侵宋之时,年仅十七岁的李显忠就随父亲一起出入战阵,一直活跃在抵御西夏和抗金的前沿。
    1130年秋,延安陷落,金人为实现“以汉治汉”和收买占领区的民心,则是继续任其用父子二人。
    1131年正月,金太宗将完颜宗辅调回了燕京,直接任命金兀术为陕西的金军统帅。而李显忠也开始进入金兀术的视线。
    直至1137年前后,伪齐刘豫想要征调中原士兵大举攻宋,命李显忠率延安军马赴东京开封,并被授予南路钤辖。
    但是李显忠始终谨记父亲的嘱托,让他有生之年一定要逃回大宋为国效忠。
    而这也成了他一生的执念所在。
    所以他在东京之时,又密派心腹雷灿赴临安,告知赵构其南归之心。
    但阴差阳错之下,因时机不允,一直未能成行。
    1137年底,伪齐被废之后,金兀术知道李显忠不凡,则是直接任命他为承宣使,治管同州(陕西大荔)。
    赴同州之时,李显忠又派心腹黄士成经四川辗转至临安,上报自己志在南归之事。
    后来在1140年正月,更是直接抓了来同州视察的金将撒离喝为人质,打算逃回南宋。
    但是被金人追上,其父亲及李家200余口人,全部为金军所杀。
    无奈之下,李显忠只得带领手下仅有的26人奔赴西夏。
    就这样还顺道抓了西夏的心腹大患——金将青面夜叉,当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