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开封会晤
作者:大木公   梦回大宋最新章节     
    作为开封会议的第一项就是兵力、战力摸底,以及防务目标的明确。
    首先是宋齐鲁这边,一共有一万五千名兵士,陈兵在函谷关以东的洛阳、郑州一带。
    主要防务目标就是和开封成犄角之势,盯死自西京大同南下的金军,使其不得南下。
    其次是王彦的“八字军”,现今兵力已达十五万,除本部精锐7000人之外,另有四万可战之兵。
    主要防务就是负责在河北西路和东路包抄金军后路,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而以张所为代表的“五马山”集团军,现今拥有兵力达20万,紧急之时可调动的河北路义军更是可达百万之巨。
    其主要防务就是针对金人沿真定府南下的中路军。
    最大的“军阀”还是宗泽,人数最多,但也是战力最弱鸡的一支。
    虽然号称拥兵百万,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群的“农民工”部队。
    其实看着众人的防务计划,像是准备要把这次来犯的金军全部一网打尽的架势。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只不过是这么说好听罢了。
    以目前这帮子杂牌军的战力,还是以防守为主。
    目的就是为了拱卫东京,不让金兵渡过黄河。
    两河地区的义军虽然也有一些跟金人斗得不分上下的强悍部队,比如河东路的“红巾军”和王彦的“八字军”。
    但是相比较于动辄上百万的抗金义军基数,这一小撮,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
    普遍的义军基础,除了极少部分的宋朝溃军之外,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有受过多长时间正统军事训练的农民罢了。
    指望用这些刚放下锄头不久,只是一腔热血的农民,去跟目前亚洲第一战力的女真骑兵刚正面?
    只要主将没疯,想来应该没几个人敢玩这种自杀式袭击!
    因为有了前两次开封被围的教训。
    宋齐鲁提议将开封周边一些无地的农民,以及一些义军的家眷,全部转移到相对安全的汉中、关中乃至蜀中平原一带。
    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又能减少战时的粮食和物资压力。
    其实宋齐鲁这样提议还是有私心的,他知道按照原有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他的能力也无法确保开封不失。
    为了防止这些百姓遭受金人侵略,以及后期伪齐的剥削。
    宋齐鲁准备从现在开始,就打算有计划的将民众西迁。
    对于这项提议,像宗泽、张所、王彦等这些宋廷出身的人,都是持支持态度的。
    但是像王善、张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义军首领则是深有顾虑,就怕是宋齐鲁给他们玩的釜底抽薪之计。
    最终还是金字招牌的宗老爷子亲自出马作保,这才安抚下来众人。
    宋齐鲁也深知强扭的瓜不甜,逼迫太甚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他在提出,只有第一批西迁的民众将会有种子和耕牛的补助之后,便不再言语。
    这种事儿,就不能表现的太上赶他们喽。
    宗泽“兵力巅峰”时期,多次上书劝赵构回开封。
    曾言“丁进几十万人愿意为赵构守皇城……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渡过黄河,共同抗金……”
    此外再加上王善部的“拥兵七十万”,这样大致算下来,光史记上记载的大致就有一百八十万之巨!
    一个连续被金人掠夺了两遍的开封,破败不堪,一地鸡毛!
    宗老爷子自六月份走马上任,至今为止,满打满算不足五个月,安民、布防的同时,还能顺便招揽180万大军?
    吹牛呢吧?
    嗨!还真不是!
    因为宗泽在后面的奏章中,还跟赵构说过——“臣若有毫发误国之计,臣有一子五孙,甘受诛戮”!
    这么狠毒的话都说出来了,那么即使数量用了“春秋”笔法,那应该水分也不会太大!
    但是事实真的有如此多大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兵”不好说,但是“人”应该有这些数的。
    别说宗泽以一己之力养活这么多大军了。
    就是钦宗时期,放眼整个大宋,都不足百万军队!
    就算是“兵力巅峰”时期的神宗朝,满大宋上下都没能有这么多军队!
    就这样,还拖得整个国库疲乏呢。
    如果真有一百八十万义军军队,就是再来三五十个宋齐鲁毁家纾难,那也是不够看的啊!
    就以宋齐鲁目前所看到的真实情形来看,一百八十万数量没错!
    但不是一百八十万军人,应该是一百八十万“军?民”才对。
    甚至这个数字里面还包括这些盗匪以前占领的地盘上的百姓数量!
    就这样,才能堪堪和那180余万对的上号!
    根据宋齐鲁推算,王善的70万大军压缩完水分,真正能算“兵力”的,至多也就五万来人。
    丁进也能有个六七万人顶天了。
    再加上其他像杨进也就小几万人马,七七八八的全部加一起,能有20万人就不错。
    这一点从宗泽亡故之后,杜充派遣岳飞仅用“数千人”就击退王善、张用的“数万兵马”就可以看出来了。
    毕竟起义军跟正规部队不一样。
    打一开始,大家就是因为活不下去、吃不饱饭,这才准备跟你一起造反的,那没道理不拖家带口的,一起混口饱饭吃。
    所以,这事儿让宗泽也很是头大。
    本来起义军军纪就涣散,再加上以打家劫舍为主业的起义军家眷。
    浩浩荡荡的小百十万人,聚集在开封府周围,这让他整日也是提心吊胆的,就怕一个不慎造成祸患啊。
    这回好不容易宋齐鲁这大财主说这话了,他自然是积极游说各方势力。
    为配合宗泽,宋齐鲁甚至答应会在三地大建工厂作坊,即使无地之人,也可以到工厂做工赚钱。
    至于宋齐鲁在民间的口碑还是很高的,再加上宗泽老神仙人品的背书。
    这样众人才不再那么抵触宋齐鲁的“移民计划”。
    但是最先表态拥护移民的,居然会是“五马山”代表团!
    因为他们起初“落草为寇”,除了家国大义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填饱肚子。
    主要是他们对于自家山寨,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知。
    除非南宋朝廷能够决心收复燕赵地区,否则凭借他们一个山寨,想要长久抵御对抗一个国家,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虽然他们对宋齐鲁在南方民间的所作所为知之甚少,但是搁不住有程氏兄弟,还有他手下那些有亲身经历的保安军士兵在寨子里啊!
    无论是应天府,还是扬州,甚至晋江的平安镇,都为大家所耳熟能详。
    面对这么一位“大善人”抛出的橄榄枝,不紧紧抓住那才是傻子了。
    有了“五马山”代表团的模范,很快王彦的“八字军”代表团也紧接着表态。
    王彦到底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让他带兵打仗他绝不含糊。
    但是真要让他“军政”一把抓,他就真的有点犯迷糊了。
    这个把月要不是宗泽和宋齐鲁的支应,他还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作为东道主的“开封”代表团一看,好家伙嘛,自己开始弃之如敝履的事儿。
    没成想居然还是如此的香饽饽?
    那哪能少了我们呢?
    于是,开封会议的第二项议题,也顺利通过!
    宋齐鲁当场派人告诉张半城,大肆采购生活必需品以及种子、耕牛等一应所需。
    并且派大船前来开封,至少目前从开封直到西安的水路还是通的。
    同时也“号令”中华联合商会,前往关中地区建厂,同时发展同西夏及西域诸国的榷场贸易。
    看宋齐鲁这一连串的动作,这是铁了心的,要将川陕地区经营成他自己安身立命的大后方和根据地了。
    比间事了,第三项议题则是“整军”!
    如果说前两项还算温和,那这一项算是“图穷匕见”。
    真正牵扯到各方大佬利益,所以全都迟迟不表达自己的意见。
    军纪涣散、山头林立、各自为政!
    这就是目前起义军的最大问题!
    虽然这其中不乏有战斗力超群的个体,但是就因为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和统一调度指挥,所以才无法完全发挥这些人的战力!
    历史上,直到宗泽去世,他也没能完成此事的改革。
    但是宋齐鲁确实知道的,不说其他,单单“开封系”而言,十个里面有五个是奔着宗泽来的,而不是冲着报效朝廷而来的。
    有的奔着家国大义,更多的则是为了混饱肚子而已。
    宗泽凭借他超强的个人人格魅力,只要他活着一天,就能让这帮“群匪”为他所用一天!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宗泽啊!
    就从后世宗泽亡故后,杜充一接班,这“百万大军”,立马“十去四、五”。
    不难看出,这些人对朝廷根本就没多少归属感!
    为防止历史上的悲剧继续重演,宋齐鲁早就跟宗泽通过气。
    为了以后国家和开封的长治久安,哪怕如今放一批、杀一批,也要把改军制这事儿彻底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