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曹彰兵败而走,孙权高歌猛进
作者:关山路   贰臣最新章节     
    “什么!”曹彰第一时间收到了寿春发来的请求援助:“我寿春如何?”
    “司马师已调兵前往,若将军不援,我军危也。”
    曹彰先是一愣不理解:“我军危险啥?”再一想:“哎呀!寿春若是没了,前后包夹,我军必败。”
    曹彰手底下也没什么特别聪明的谋士,也就一个自己看不起的杨俊,毕竟这家伙宗家大族出身,口嗨很正常。
    “如何是好呢?”
    曹彰召集各个部将,欲求一应对之策。
    各有各的看法,但曹彰觉得无一例外全是垃圾。
    倒是有一人的想法不错,若是自己年轻个二十岁可能真可以按照他这个想法。
    便是公子哥杨俊言:“司马师如此用兵,将军可攻宋城,若宋城破,则我军可七路大军同时进兵,夺了司马师政权也不在话下。”
    年轻的武将充满着斗志,如今年老体衰:“这……若是寿春破,该如何?”曹彰问。
    “以寿春换兖州,本就是一笔合算的买卖,况有虎明、虎山两位将军,寿春是否破,还不得而知。”杨俊所言有理。
    可是这曹彰不敢轻易听从:“寿春乃我国之重地,城若破……不可不可!”曹彰的第一想法还是回援。
    “回援乃是下下策!将军。”杨俊劝说:“司马师如此用兵必是想欲我三军回援,将军!”
    曹彰一直摇头,终究,他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优柔寡断。
    “将军!”杨俊无奈:“若将军执意回援,则应将军亲自对峙,使六路兵马徐徐退去,司马师也不敢贸然进兵。”
    曹彰言:“既如此,不如七路大军齐退!也好有个照应。”
    “司马师前来,本欲剿灭我军,若如此退兵,敢问将军如何应对司马师两军夹击?”杨俊甚至有猜测:“若攻寿春城是假,夹击我军是真,该如何?”
    “此乃司马师计策也!”
    曹彰有些生气:“那你说,六路大军退兵,若是司马师只追那六路,如何是好?”
    “且不闻用兵神速?若我七路大军同时退兵,固守寿春,司马师必败无疑。”曹彰不再考虑:“传我令!退兵。”
    “什么?曹彰退兵了?”司马师心中窃喜:“不曾想,黄须儿如此用兵。”
    司马师立问宋城太守:“我宋城还有多少兵马?”
    “报大将军,宋城兵马在曹彰连日进攻下,损十之有三,今还能有五千精锐。”
    “点兵点将!追杀曹彰。”司马师下令:“令汝南兵马倾数出动,不可让曹彰逃回寿春!”
    司马师言:“曹彰七路大军分散极多,今如此退走乃是让我逐个击破之势。”
    “告三军!杀曹彰者!领将军位,世袭!”司马师亲自出马。
    曹彰这边还在缓缓退走。
    人言曹彰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今日看来,也不过是用兵莽撞,若非曹操国力雄厚,恐担当不起。
    两个时辰后,曹彰军近乎退走。
    杨俊谏言:“将军需一军断后,恐司马师奇袭。”
    曹彰那叫一个不信:“司马师?他多少兵马?我多少兵马?”
    “前方山路崎岖!将军……”
    曹彰挥挥手表示不屑:“司马师还能赶上我军布险不成?”
    此地切割曹彰军,分成数个部分,曹彰位于中军入了这峡口之处。
    杨俊深知此地乃布陷之要地:“将军还得多多小心。”
    曹彰瞥了一眼:“若司马师于此处布兵,你看我如何生擒此贼。”
    自信的言语尚未说完。
    只见山上人头攒动。
    杨俊连忙扑向曹彰:“将军小心!”一箭正中杨俊左臂,若是杨俊反应慢了一拍,曹彰必死。
    司马师见如此:“射杀反贼!”
    只见山上兵马无数,各个皆手持弩箭。
    曹彰军一时混乱不已,曹彰大喊:“速速擒杀!上山擒杀。”曹彰看了一眼杨俊表示感谢:“速速为杨公子疗伤。”
    “随我冲杀上去!”曹彰再上马。
    司马师早有防备:“火油!滚木。”
    曹彰军本就军心不齐,又被司马师伏兵一手,如断头苍蝇一般乱窜的曹彰兵马也抵抗不了司马师的伏兵了。
    曹彰身中数箭:“司马小儿!司马小儿!”一次次冲锋被击退,曹彰心中无底:“司马小儿!安敢与我一决高下?”
    你这纯纯匹夫之勇了。
    司马师不言不语:“继续放箭,一个不留。”
    “去看看曹彰军被其余伏兵之地。”原司马师以五千兵分之三路,分别伏击。
    用兵其险,便是如此。
    曹彰军尽数溃败,数万大军岌岌可危。
    司马师信心十足:“一举剿灭曹彰。”
    曹彰绝望:“悔不听汝言!”
    杨俊身也受了重伤,这公子哥没有一点投降的意思:“将军!不必担忧,今虽战死,也要全我等忠臣之名。”拔出剑来:“我虽年少,也愿与将军同战死。”
    曹彰点点头:“连累你了。”
    “为国而死,乃我之幸。”
    二人眼神交流,曹彰大喊:“兄弟们!随我冲杀!”
    只见山一侧,司马师军溃散。
    阵外杀入一人,细看来乃文鸳之弟:文虎。
    文虎高喊:“将军莫怕!奉兄长命,前来援助将军。”
    曹彰像是找到突破口:“向文虎将军处突围!”便如此,曹彰即使兵败也留了性命。
    孙权这边一路高歌猛进。
    依羊祜的要求:与吴交兵,不可损百姓之利。
    于是杜预即使节节败走也未曾抢夺百姓。
    杜预连营之势,即使是败走也损失较小。
    兵退本是兵者合理之事。
    可是孙权极端认为胜利的心态与诸葛恪心中大喜之势,本是你来我往,你进我退的僵持阶段。
    孙权愣是说:“今朕大败魏兵,令三军全军出击,克复中原,即在今朝尔。”
    于是乎,三路兵马莽着进攻,那硬是劝都劝不住,徐盛、凌统这般老将直接被调到中军去了。
    前面打仗的除了孙权小儿剩下的军事水平属于纸上谈兵赵括等级了。
    陆逊这边也是收到了孙权猛进要求他进兵和骆统的信。
    “这……”陆逊真的头疼:“发兵吧!”
    吴四路伐魏,羊祜镇守南部,不知是孙权胆气更高,还是羊祜节钺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