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喝汤
作者:一颗鱼蛋酱   绝处又逢春最新章节     
    “好香啊,二公子他们吃的什么东西,这么香,要命了,比俺娘炖的肘子都香啊。”
    “这味道真是越闻越饿呀。”
    “那玩意是面吗?我家里头煮的面咋没那小娃娃煮的香呢?”
    当然也有关注点清奇的。
    “怎么他的包里面啥都有,那生鸡蛋是能揣在包里到处走的?还有青菜,那菜叶子都滴着水呢,他包咋一点也没湿?”
    宋春临微微侧过身,悄咪咪拿出一根剥好皮的火腿肠来,顾逢月第一次见火腿肠,有些好奇。
    宋春临嘿嘿一笑:“王中王火腿肠,可香了。”说完他把最后一截火腿肠直接塞进了顾逢月的嘴里,顾逢月习惯性的咀嚼吃了下去。
    他们的这一动作看在那群大老爷们的眼里,就是赤裸裸的调情啊。
    一个魁梧黝黑的大胡子愤愤不平道:“这当官的就是好啊,不但吃的比咱好,还有小情儿亲自动手喂,哪像咱们这苦哈哈的,只能啃干饼子。”
    他说话的声音不算小,只要有心就能听到,顾逢月也听见了,他微微皱起眉,朝发出声音的方向看过去,那大胡子也不怵,反而瞪大了他的牛眼,无所畏惧的朝两人扬了扬下巴,这姿态便是赤裸裸的挑衅。
    宋春临自然也是听见了的,不过他没怎么在意,红烧牛肉面的威力,只要坐过绿皮火车的人都懂,哪怕你不饿,闻着那味道都觉得肚子咕噜噜地叫,更何况从未吃过方便面的古人。
    三个面饼煮出来其实不多,但架不住宋春临舍得往里面加‘配料’,除了蔬菜鸡蛋火腿肠,他还掏出一个油纸包来,里面是提前分装好的卤牛肉,红烧牛肉面,怎么能没有牛肉呢?
    方便面很快就煮熟了,宋春临先盛出来一大碗堆满了各种‘配料’的面,锅里剩下的就归顾逢月了。
    看着锅里满满全是‘配料’,面都看不见影子了,顾逢月心情复杂地吃了起来。
    陶锅给了顾逢月,宋春临又从马车里掏出一口更大的锅,顾逢月看着他拿出来的锅,眼睛一下就瞪大了一圈。
    而一路护送着宋春临的那几个士兵,也是一脸费解的看着宋春临手里的锅,心里纷纷在思考,这孩子上车的时候拿了姓李了?还是这锅本来就是马车里面放着的?
    他们驻扎的地方离河边很近,宋春临让一个士兵去打两桶水过来,倒入锅里,满满一大锅水,众人也猜不到他想干嘛,只有顾逢月了然于心的笑了。
    只见宋春临又从马车里拖出一个竹筐来,里面放着鸡蛋紫菜以及脱水蔬菜,于是顾逢月立刻明白宋春临这是打算给大家煮一锅汤了。
    等待水烧开的时间,宋春临快速地吃完自己那碗面,然后把碗筷洗干净,连续打了十几个鸡蛋进碗里打散,水微微冒泡的时候,宋春临就把那些脱水蔬菜倒进去,再把紫菜撕碎了撒进汤锅,用勺子搅拌一下,瞧着差不多了就倒入鸡蛋,最后再调一下味道,这锅紫菜蛋花汤就完成了。
    看着这一大锅汤,旁边的士兵们都傻眼了,不是,这娃娃放了啥玩意来着,这就熬好一锅汤了?瞅这样子,别不是刷锅水吧?
    宋春临用勺子敲着锅边,大声吆喝着:“各位将士,天气寒凉,都来喝碗热汤暖暖身子吧。”
    所有人都有些迟疑的看着那一锅汤,摸不准这孩子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还是顾逢月走到了宋春临旁边,对着还在犹豫的士兵们下命令。
    “拿起你们的碗,都过来排队喝汤,先到先得,晚了你们就自己啃饼子吧。”
    主帅都这么说了,一些本就被方便面勾得心痒痒的吃货立刻抱着自己的碗跑去排队了,而之前那个大胡子则是眼神晦暗地看着帮忙分汤的二人,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身边的人都拿起了碗,准备去打一碗来喝喝看,见大胡子没有动静,又联想到他方才说的那些话,脸色也不善起来,对着大胡子哼了一声。
    “果然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说话前也不知道过一遍脑子,要是那小娃娃没有什么真本事的话,谁敢带着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去边关,真以为边关是个什么好地方,人人都抢破头要去吗?”
    诸如此类的话语不断传入大胡子的耳朵了,偏他是个倔脾气,只当这些人好收买,他就不信了,一碗刷锅水,还真能让这些人对那小娃娃刮目相看。
    然而事实是,这还真不是一碗简单的刷锅水,古代交通不便,身处内陆的百姓基本不吃甚至没吃过海货,紫菜这种东西他们也都是第一次见,更别提宋春临还往里放了味精提鲜,香油增香,这一锅在广东确实是刷锅水,但在其他地方,也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快手汤,味道其实挺好喝的。
    特别是这些手里分发的炊饼,这些都是昨日出发前,伙头兵们连夜赶制出来的,放凉后味道自然不如刚出锅的香脆可口,甚至还有些硬,大冬天的啃干硬的饼子,那味道能好才怪了,所以这些士兵其实也烧了水,就着热水吃饼子,会好一些。
    只是热水又哪里比得过宋春临这一锅香喷喷的紫菜蛋花汤呢?
    那些排队的士兵也都精着呢,他们可是瞧见了,宋春临打了不少鸡蛋下锅,自己领上一碗,哪怕只是一些蛋花,也好过喝白水不是吗?
    宋春临给他们的还不只是蛋花,还有里面脆生生的蔬菜,吃到蔬菜的士兵们纷纷好奇,方才并未看见那小孩往里放菜蔬啊,为何这汤里却又有这么多的蔬菜,颜色艳丽,味道也鲜甜。
    许是看宋春临年纪小,脸上也一直带笑意,而且他还愿意亲自下厨给这些士兵们炖汤,这让他在这些士兵的心里印象好了不少,于是便有几个年轻一些的士兵捧着碗过来,有些忐忑的询问了锅里蔬菜的来历。
    领头的那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说起话来也是一股文绉绉的味道:“不瞒小公子,我们几个是伙头兵,专门负责大家的伙食的,此番前来,只是因为我等从未见过这种颜色鲜艳的蔬菜,一时有些好奇罢了,若是小公子不愿意说,便只当我们没有问过就是了。”
    宋春临见他们只是为了那脱水蔬菜而来,也没有藏私,而是又屁颠颠爬上马车,拿出一个巨大的布袋子来,打开袋子,抓了一把脱水蔬菜放到那几人的手里告诉他们。
    “喏,这就是脱水蔬菜。”
    那几人不太理解:“小公子,何为脱水蔬菜?菜没有了水分,岂不就是变成了菜干了,可是我们见过菜干啊,颜色并没有您手中的这一些这么艳丽。”
    宋春临解释道:“这些是先煮熟,然后再烘干的,烘干你们懂吗?就是放进一个烤炉里面,用低温把里面的水分烘干了,所以才叫做脱水蔬菜,这种蔬菜重量更轻方便运输,没有水分就不怕坏掉,易于保存,你们方才食用的紫菜汤里的紫菜也是经过烘干得来的,烘干的紫菜就会变得很轻,只要保存得当,能吃很久呢。”
    余下没有说的是,紫菜的营养价值很丰富,它的碘含量很高,内陆人很少会吃到海产品,古人日常食用的盐里也只是普通的食盐,而非后世的加碘盐,所以古人的甲状腺肿大也算是一种常见病,并且因为医疗知识的缺乏,那些病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病,愚昧一些的村落,甚至会将这种病当做是上天的惩罚,把生病的人赶出村子。
    宋春临方才随意扫了一眼,就发现有几个士兵的脖颈比周围的人要粗一些,他虽然不是医生,但缺碘就会大脖子这个常识他还是知道的,一个群体里,假如有好几个症状明显的病人的话,说明这个群体可能还有更多潜在的病例,这也是宋春临为什么要给他们吃紫菜的原因。
    然而仅仅是紫菜还是不太够的,宋春临想了想,看着眼前的几个伙头兵,突然有了主意。
    他让几个人等一等,他转身跑去车上,周围的人全都在思考,那辆马车那么能装的吗?
    这一次宋春临拿出来的东西比较克制,只是一个坛子,坛子约莫是十斤重,他把坛子放在几个伙头兵面前,然后打开盖子,只见里面雪白雪白的,全都是盐。
    “这些,都是盐,从今天起,你们就用这坛子里的盐做菜。”
    几个伙头兵集体瞳孔地震。
    “这些全是盐?”
    “对。”
    “这么细的盐?”
    “是的。”
    “全都给我们做饭?小公子难道不留着自己吃?”
    “嗯,怎么了,太少了吗?”
    听到他说少,几人连忙摆手,说这也不少了,十斤的坛子都被装满了,这么多盐也够他们用半个月的了,更何况他们自己也带了不少的盐来。
    宋春临觉得不够,上万人吃饭,这么点盐也用不了多久的,于是他让顾逢月一起,两人连着搬了两次,整整五十斤加碘精制盐,看着这么多雪白细腻的盐,伙头兵们人都麻了。
    小祖宗唉,你那马车真的能放下这么多东西吗?
    最后除了这五十斤细盐,宋春临还把一袋子紫菜跟脱水蔬菜都给了几个伙头兵,几人不过是打算过去问个问题的,谁知道收获满满,每个人都扛了不少东西回来。
    老伙头兵看着他们带回来的东西,眼珠子都要粘上去了,反复确认这些真是给他们的吗。
    几个年轻人你看我,我看你,异口同声道:
    “是,就是给我们的。”
    “小公子说让咱们每隔三四天就做一次那个紫菜蛋花汤,这些紫菜跟脱水蔬菜的量估计能够做七八次的,要是吃完了就告诉他,他再想办法。”
    老伙头兵一脸迷茫:“啥,他还能想办法?想啥办法,难道等咱们走到半路了,再变出一堆来吗?”
    众人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老伙头兵见问不出啥了,注意力又回到了那些盐上面,他掀开一个盖子,看着那白花花的细盐,忍不住手指捻了一小撮盐,放进嘴里尝尝味道,这一尝可不得了,现代的精制盐比古代的细盐还要咸,老伙头兵只是尝了这么一点,就差点把他给咸吐了,他呸呸了好几声,灌了一大碗水,才把舌尖那咸味给冲淡了一些。
    但是他脸上不但没有被咸到的郁闷,反而一脸的喜色。
    “这盐好啊,这盐够咸,可比咱们的细盐要咸多了,而且还没有粗盐的那种苦涩的味道,是好盐啊,好盐!”
    年轻人们听到自己的师傅如此夸奖这些盐,也忍不住一个个用手指头去尝试,他们没有老伙头兵大胆,只沾了指尖一丁点的盐巴,放进嘴里,果然是好盐,够咸也不苦涩,众人尝完纷纷眼睛一亮。
    “真的唉,咱们平时用的粗盐都是最便宜的,放多了还会有淡淡的苦味,这个不一样,一点也不苦。”
    众人纷纷对细盐赞不绝口,老伙头兵更是如获至宝一般,把那几坛子盐都划入了他的势力范围。
    说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准动。
    几个年轻人不乐意了,最初跟宋春临说话的那个不赞同地开口:“师傅,这些盐都是那小公子给的,二公子也在边上看着呢,若是你把东西据为己有,不拿出来给大家做菜的话,怕是会惹得二公子不痛快,他虽然年轻,但还是我们这一次的主帅,惹恼了主帅,当心他派你去最线。”
    听着小徒弟都这么说了,老伙头兵的理智总算是回笼,看着那么多细盐,一想到这些盐并不能属于自己,老头只能讪讪收回了手。
    “那就,依那位小公子的意思吧,今天晚上,咱们也用这细盐,给大家伙炒菜吃。”
    于是当天晚上,众人吃的虽然还是平日常吃的大锅菜,然而味觉比较灵敏的人很快就尝出这菜与平日里吃的味道不太一样,可是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他们又答不上来,旁人还笑话他们一出了京城,连味觉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