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淀粉
作者:一颗鱼蛋酱   绝处又逢春最新章节     
    今年的红薯土豆又是大丰收,除去上交朝廷的那些,剩下的也足够普通人家吃一年的了,是以今年种了土豆红薯的人家,走到哪笑到哪,平日里见着宋家人,更是亲热得像是见到了恩人。
    正好宋家的工坊要招工了,有人还以为是做之前的剁辣椒,因此也有些犹豫,在她们的心里,辣椒这玩意轻易碰不得,那汁水溅到了皮肤上,可是会肿上老半天的。
    但也有一些想赚点铜钱补贴家用的妇人,来宋家这边打探消息,只是宋家人口风紧,没让她们打听出什么,只知道有这么个工坊而已。
    王婶子跟刘婶子已经不剁辣椒了,宋春临种的那些辣椒早就收完了,现在只留了几串辣子挂着炒菜用,最近他给两人布置的工作就是给土豆切块,红薯蒸熟了切十字花刀晒开。
    宋春临拿出来的红薯糖分高,晒好的红薯干更甜,农村人为了保存往往会晒得特别干,吃起来很废牙,存储得当的话可以一直保存两三年不会坏,宋春临又不怕存储问题,当然是晒到六七成干就行,这个程度的红薯干摸起来还有点软,吃着也比较韧,但不算废牙。
    宋家人最近的零食都是这个红薯干,没事就揣一两根在兜里,嘴巴空了就嚼一嚼,别说,还怪好吃的咧。
    宋小九最近经常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分享这个美食,那些小伙伴们拿着红薯干回家,父母问起就说是宋家做的,红薯干这玩意制作方法不是很复杂,宋春临也不怕被人学了去,只要有人来问,他们都会很大方的教对方,于是没过多久,村子里有红薯的人家几乎都晒起了红薯干,那些孩子们也各自分享起自己家的红薯干。
    土豆交给王婶子两人切成了小块,宋大庄跟宋春生就用石磨加水给磨碎,然后用纱布过滤残渣跟杂质,放在大水缸里面沉淀,第二天倒掉上面的清水,然后清洗,加水,再次沉淀,直到底下的淀粉雪白,才挖出来晒干,这就是土豆淀粉了。
    王婶子两人都是一次见土豆淀粉的制作过程,对着最后雪白的成品啧啧称奇。
    “颜色真白,粉也很细,没想到那土豆竟然还能这么做。”
    “就是啊,还是年轻人的脑子活泛,这要让咱们这些老家伙来干,下辈子都想不到这么好的方法。”
    宋春临被夸奖得美滋滋的,他骄傲地指着地上的红薯说:“红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的就是红薯淀粉了。”
    刘婶子惊奇:“红薯也行啊?”
    宋春临:“是啊是啊,只要能被咱们当做主食填饱肚子的,基本都能。”宋春临也不知道怎么跟两人解释什么叫做淀粉,只能用最通俗的说法来告诉她们。
    这土豆淀粉也有了,宋春临看着数量差不多了,趁着土豆淀粉等着晒干的功夫,他又如法炮制了红薯淀粉。
    有了土豆的经验,红薯淀粉制作速度明显提升,短短七八天的功夫,宋春临就得到了土豆淀粉跟红薯淀粉各一百多斤,这数量着实有些少,但没办法,他们现在产量上不去,还要上交一部分给朝廷,明面上剩下来都就少了,宋春临还偷渡了几百斤空间里的存货,他仗着大家都是第一次做淀粉才敢这么做,以后弄出经验了,他可不敢再搞这种小动作了。
    有了土豆淀粉跟红薯淀粉,那土豆粉跟红薯粉还会远吗?
    为了宋春临的土豆粉跟红薯粉,宋爷爷还专门给他用葫芦做了几个模具,都是按照宋春临的要求开得孔,宋爷爷觉得那些孔太大了,宋春临却说正好。
    果然,当他们第一次制作红薯粉的时候,宋家人就知道为什么宋春临会说正好了。
    晶莹剔透的红薯粉一出锅,宋大庄率先捏了一根放进嘴巴里尝了起来。
    宋秦氏有些好奇的戳了戳丈夫:“当家的,这红薯粉是啥味道啊?”
    宋大庄吃完摇摇头:“没有味道啊,不过这红薯粉还挺顺滑,呲溜一下就进去了。”
    众人被他的形容给笑到,然后纷纷上手捏了一根红薯粉送进嘴里,果然跟宋大庄形容的那样,呲溜一下的就进肚子里,异常的丝滑。
    新鲜出锅的红薯粉不做一锅酸辣粉那真的说不过去了,于是当众人围着灶台,开始呲溜呲溜的嗦着酸辣粉。
    酸辣开胃的汤料,配着爽滑的粉丝,根本停不下来。
    周宁是第一次吃到这么重口味的食物,一大碗都下了肚,竟还有些意犹未尽。
    宋春生这个大胃王更是直接吃光了两大碗,放下碗后舒服的打了个饱嗝。
    酸辣粉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吃饱饭后,便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争取把那些红薯淀粉全都做成粉丝。
    不过一百多斤的红薯淀粉也做不了多少红薯粉,做完的红薯粉被挂在竹竿上晾晒,现在日头大,一天的功夫就干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土豆粉也是如法炮制,只是土豆粉宋春临更喜欢吃新鲜的,因此只晒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放在空间里面,随吃随拿。
    忙过了这一段后,王婶子跟刘婶子两人都收到了两大把自己做的粉丝,红薯土豆的都有,高兴得她们回去后立刻做了一顿给家里人吃,王家这边倒是其乐融融,刘家就有些不太美妙了。
    之前刘花儿因为在宋春生成婚的时候偷跑,刘老太怕夜长梦多,连夜求人给刘花儿找了个隔壁县的婚事,据说男方是个鳏夫,前几年干旱的时候媳妇病死了,这次娶刘花儿是做继室的。
    刘花儿一听是续弦,顿时不乐意了,哭着闹着不愿嫁,奈何刘老头收了人家十八两银子的聘礼,这刘花儿再不情愿,他也必须让她嫁过去。
    眼见木已成舟,刘花儿整日在家里以泪洗面,刘老太就劝她,那男人虽然是鳏夫,但年纪也不算太大,膝下一个儿子一个哥儿,两个孩子年纪尚小也好拿捏,对方家境殷实,田地是他们家的两倍有余,男人说过了,刘花儿嫁过去不需要下地,只要在家里伺候好他一家老小就行。
    这对庄户人家来说,条件已经非常好了,刘老太没说的是,刘花儿如今的名声,能攀上这门亲事,也是她撞大运了,要不然真以她的条件,压根找不到几个好的。
    即使刘老太掰碎了给女儿讲,可恋爱脑上头的刘花儿压根听不进去。
    她一门心思的想着宋春生,每次听到别人说宋春生有多么多么疼媳妇,她就气得发狂,原本该享受这一切的人应该是她的,却被周宁那个扫把星给抢走了,这叫她怎么能不气?
    要不是周宁,她早就得偿所愿嫁给宋春生了,享受宋家的一切资源,她可听那些小姐们说了的,那周宁一个孤儿,克父又克母的,嫁进了宋家以后整个人就开始穿金戴银了,过得好不滋润。
    要不是有宋家,他又哪里有那个命穿金戴银的到处炫耀?
    刘花儿每每听到小姐妹们说周宁过得有多么多么好,她的心就疼得恨不得上去撕碎了周宁脸上虚伪的面具。
    都怪那个周宁,要是没有周宁就好了,那么宋春生就会娶自己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家里人逼着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那人还是个鳏夫。
    她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到底哪里比不上周宁那个小贱人了?
    刘花儿越想心里越发的不平衡,今天正好刘婶子从宋家拿来了红薯粉,照着宋春临说的方子,炖了满满一大锅白菜猪肉炖粉条子,如今他们已经是分家的状态,所以当她端着一大海碗的白菜猪肉炖粉条来上房的时候,刘老太顺嘴问了一句是哪儿来的。
    刘婶子很自然的说是宋家拿来的,自己在宋家做工家里人也是知道的,对此他们也不反对,反正能挣钱就行,倒是刘花儿整日来她这里旁敲侧击宋家的事情,平常刘婶子都是直接四两拨千斤的转移话题。
    今天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吃红薯粉,所以问的话就多了一些,刘婶子可以无视刘花儿,但对着长辈却不好敷衍,只挑着能说的都说了。
    刘老头听完点点头:“这宋家的小哥儿也是个有头脑的,这么快就想出红薯的其他吃法了,这要放我们家里,估摸着都是只能拿来煮着吃,哪里还会想着把红薯土豆做成粉来吃啊。”
    刘老太也跟着夸了一句:“那小哥儿模样也长得好,要不是咱家没有合适的儿子了,我倒是蛮想让他做儿媳妇的,聪明又漂亮,谁不喜欢呀。”
    听着父母都在夸宋春临,刘花儿心里酸得冒泡了,嘴里的粉丝也变了味道,她冷哼一声,‘啪’一下用力把筷子拍在了饭桌上,见一家人都朝她看过来,她才冷冷道:“不就是会些旁门左道吗,一点子吃食就能把你们收买了,可真是好糊弄啊。”
    这话说得重了,几乎是把饭桌上的所有人都给骂了,刘老头第一个板起脸,他指着女儿怒喝道:“混账玩意,你听听自己说的什么话?”说完他转头又骂起了刘老太。
    “瞧瞧你生的这个好女儿,哼,慈母多败儿,我看你最近也别出门了,好好待在家里教教她规矩吧,免得嫁到了吴家,还要被退回来。”
    刘花儿一直是被两个老人当成心尖宠一样养着的,这是刘老头第一次对她说这么狠的话,一时间委屈涌上心头,越想越觉得不公平,最后竟是捂着脸跑了出去。
    刘老太还想去追,被刘老头喝止道:“都不许追,让她跑,反正丢人现眼的是她,我看她将来还有什么脸面继续留在村里。”
    一家之主都这么说了,刘老太即使再心急,也只能坐在原地不动,只用哀求的眼神看向其他几个儿子,几个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放下了筷子,纷纷说自己吃饱了,然后认命的下了桌,出门找妹妹去了。
    刘花儿其实没跑远,她这个胆子也跑不远,现在正是吃饱午饭休息的时候,村子里没几个人,她漫无目的的走在村子里,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宋家大门口,她呆呆看着宋家崭新的大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正好此时门开了,周宁抱着一个篮子走出来,跟站在门口不远处的刘花儿对上了眼,他没见过刘花儿,但因为同在一个村子,因此也礼貌的对着她笑了一下。
    今日周宁身上穿着一件浅青色的细麻衣服,头上长发挽起,簪着订婚时宋春生给他的竹叶簪子,刘花儿看着他头上闪着银光的簪子,顶上那一点绿色正好被午后的阳光照了一下,有些刺眼。
    就是这个人,若不是因为这个人,她就是宋春生的妻子了!
    是不是只要解决了这个哥儿,宋春生就会娶自己了?
    刘花儿似乎是着了魔一样,用一种让人背脊发凉的眼色一直盯着周宁,周宁本能觉得有些不对,青天白日的,竟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周宁心有些慌乱,也不等对方回应了,他步履匆匆的离开,准备去地里找宋春生。
    这一路他几乎是用跑的,直到远远看见了宋春生的背影,他才安心了不少,几步奔跑到宋春生旁边。
    宋春生看着气喘吁吁的夫郎,以为是他拿着的东西太沉了,接过篮子一看,里面只有几个包子跟一壶水,还有几个洗干净的桃子。
    宋春生忍不住问他:“怎么回事,你跑的这么快?”
    周宁摸了摸胸口,只觉得心口怦砰跳得很快,方才他一路狂奔,竟然忘了看那女娘是不是跟在背后,现在他再回头看,哪里还能看见什么女娘呢?
    周宁当然不会以为是自己大惊小怪,他把方才的事情跟宋春生说了,宋春生听完后便皱起了眉头。
    “你遇到的那个,估摸是刘家的刘花儿,那女娘是个脑子不正常的,具体的事情我回去跟你说,下次你若是再遇到她,远远躲开便是,别跟她起冲突,直接来找我,或者春临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