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出售
作者:一颗鱼蛋酱   绝处又逢春最新章节     
    “竟然真的是好吃的!”掌柜的很震惊,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吃过辣椒,方才宋大庄他们拿过来的时候,还以为他们在开玩笑呢,在宋大庄的再三保证辣椒无毒的情况下,掌柜的才想着要不试一下,大不了就是嘴巴肿一下罢了,没想到这油泼辣子竟然真的很好吃,香,辣,但这点辣度他表示可以忍受。
    吃完了沾着油泼辣子的馒头,掌柜的伸手摸向另外半边蒜蓉辣酱的,跟油泼辣子的香辣不同,经过发酵的辣酱风味更足一些,吃下去咸香过后就是一阵冲鼻的辛辣,是跟油泼辣子完全相反的辣味。
    掌柜的被辣得眼泪鼻涕一起流,但即使如此,还像是被下了蛊一样,将手里剩下的馒头给吃完了。
    宋大庄怕把人给辣坏了,赶紧从桌上拿过茶杯,把军用水壶里的牛奶倒了一杯出来。
    “来,掌柜的喝一口,喝了解辣。”
    掌柜的听到能解辣,想也不想就把牛奶给喝下去了,喝完了才意识到自己喝的好像是牛乳。
    “嘶~这是牛乳吗?嘶~”
    看着被辣得斯哈斯哈的掌柜,宋大庄憋住笑:“是的,就是牛乳,喝了这个可以解辣,比喝水快些。”
    掌柜的不禁肃然起敬,这得吃了多少辣椒才找到牛乳这种可以解辣的东西,话说这牛乳味道还挺好,也不知道对方从哪里寻来的。
    掌柜的连着喝了三杯牛乳,才感觉自己的嘴巴终于不再那么辣了,但是嘴巴还有些红肿。
    “不错,不错,你这两个辣椒确实好吃,尤其是油泼辣子,香辣的滋味很醇厚,回味无穷,但那个辣酱就真的太辣了,怕是没那么好卖哟。”
    这个问题宋春临也想过,古代人吃辣都是靠的生姜跟茱萸,辣椒最初传入国内的时候,也只是作为药材跟盆景,就跟现在的大景一样,是作为珍稀观赏植物,又因为其辛辣的特性,根本没有人会想去吃它,所以古人对辣椒的包容度并没有这么大。
    因此他把辣酱的定位是作为调料使用,沾馒头是最简单的吃饭,蒜蓉辣酱在现代厨房的使用率非常高,蒜蓉辣酱可以用来做蒸菜,蒸鱼头,蒸粉丝金针菇甚至是海鲜生蚝一类的,都是极其鲜美的。
    当然现在可找不到金针菇粉丝海鲜这些食材,但是最简单的鱼头却可以轻易获得。
    掌柜的按照宋大庄说的,让小二去档口买了一条胖头鱼回来,让家里的厨娘收拾干净了,鱼头破开两半摆放在最大的一个盘子里,宋大庄把蒜蓉辣酱均匀的平铺在鱼头上面,按照宋春临教的,水开上汽后才趁热把鱼头放进锅里蒸,大火蒸了大概半柱香的功夫,宋大庄掀开盖子,用筷子戳了戳鱼头,确认熟了才把鱼头端了出来。
    剁椒鱼头应该用剁椒酱来做,不过蒜蓉辣酱也很香,出锅时宋大庄还用一点热油往鱼头上这么一泼,香味彻底被激发出来,馋的周围的人直流口水。
    宋大庄也咽了咽口水,故作矜持的给展柜的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那掌柜的也不再客气,直接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脸肉,鱼脸肉是最嫩的,掌柜的一口鱼肉下了肚,滋味美得他直接眯起了眼睛。
    “真是妙哉,这蒜蓉辣酱经过这么一蒸,那辣味也柔和了许多,跟鱼肉一融合,真真是老朽吃过最好吃的鱼头了!”
    听到掌柜的如此夸赞,宋大庄也深感与有荣焉。
    “呵呵,怎么样,掌柜的,在下说的没有错吧,这辣酱做出来的菜肴,可还合你的心意。”
    掌柜的哈哈哈大笑:“甚合,甚合。”
    其他人也纷纷举筷吃鱼,大景人吃鱼一般以香煎居多,如宋大庄一般清蒸的则根本没有,大家一开始都是抱着难吃也要咽下去的心态的,结果还没出锅呢这鱼就香味扑鼻,此时再一品尝,鱼肉嫩滑,蒜香中带着辛辣,把鱼头的腥味给祛除得七七八八,只留下鲜美,即使不能吃辣的人也被这美味引诱得不断下筷子。
    掌柜的还想再吃一口,却发现碟子里只剩下鱼骨头了,气得他吹胡子瞪眼的,不过转念一想,他就抓住了宋大庄的手,将他带来的蒜蓉辣酱跟油泼辣子都给包圆了,价格随宋大庄开。
    宋大庄给了一坛子辣酱五百文的定价,一坛子辣酱大约六两左右,这个价格属实是虚高了些,但物以稀为贵,现在只有宋家有这种辣酱,定价贵些也合理,宋大庄是寄卖,掌柜的抽三成,按月结账。
    掌柜的自己一样买了十坛子,打算留着慢慢吃,宋大庄两种辣酱一样只带了二十五坛,一共五十坛,掌柜自己买走了二十坛,还有三十坛,全部摆在了柜台最显眼的地方。
    宋大庄把东西卸下来以后,马车留在了这边,自己背着北背篓,揣着钱去了集市,最近家里的针线啥的都少了,他顺便买些带回去。
    先是去了常去的布庄,选了几块粗麻,又拿了一些针头线脑的,结了账后正要往外走,突然听到布庄里的客人,在聊着什么京城,什么侯府的。
    宋大庄下意识的凑了个耳朵过去听,然而这一听可不得了,那两人说的竟然是勇毅侯府!
    勇毅侯府不就是顾逢月家吗?宋大庄这下彻底挪不动步子了,他就直接杵在那两人身边,竖起耳朵仔细的听他们在说什么。
    “那勇毅侯不是先帝亲封的吗?陛下还真敢褫夺他们家的封号啊?”
    那人有些不屑:“先帝亲封又如何,还不是临阵脱逃了,当年呼图城可是被屠城了啊,要是老侯爷没有跑,而是留守在城里,按照他的能力,怎么可能被屠城,哼,我看就该把他们全家都抓了下大狱,前段日子还有脸风风光光的抬回来,啧啧,他们也不怕被戳脊梁骨。”
    另外的人有些不敢相信:“不能吧,老侯爷那是征战沙场多少年的常胜将军了,他怎么可能临阵脱逃呢?”
    “他没临阵脱逃,那他为何是死在了呼图城外,而不是跟他的夫人一起在城里被烧得尸骨无存?哼,我看这顾家算是彻底完了。”
    “这顾家在京城都多少年了,没那么容易完吧,那些大户人家不是都树大根深的吗,哪有这么容易被人端了的?”
    “嘿,这再大的家世又如何,那还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办了吗?我就说这做人不能太得意,这不,报应来了吗?”
    两人说完就拿着选好的东西去结账了,只留下宋大庄一人,站在原地,整个人僵硬得如同被冰封了一样。
    店小二看着他一个人像被点穴了一样,忍不住上前喊了他好几声,宋大庄这才如梦初醒一般,拿着买好的东西急匆匆的往回赶。
    一路狂奔回家,宋大庄立刻把正在跟弟弟妹妹们玩的宋春临给揪了起来,宋春临一脸懵逼的被自个老爹拎到了书房,宋大庄急得连身上的背篓都没有放下来,就急切的让宋春临用空间探查一下 。
    宋春临听完宋大庄说的话,也是正色了起来,他放出精神力,如今他的精神力已经强悍到能轻松笼罩住整个京城上空。
    侯府大门紧闭,侯府里面也是静悄悄的,宋春临发现侯府的下人都少了许多,顾逢云也难得的在家里悠闲喝茶,顾逢月也没有去军中任职,而是闲着在家里发霉。
    宋春临又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了他们两人这是被皇帝罚了禁闭了,看来这次的问题确实很严重。
    宋春临看着着急的宋大庄,先安抚安抚老爹吧。
    “爹,现在顾家兄弟暂时没啥大问题,都在家里好好呆着呢,你先别急,皇帝不是最信任重用顾侯爷的吗?我看他们兄弟俩都挺好的,能吃能睡,估摸着他们已经想好对策了,我们跟顾家走得近,这次没有收到半点消息,也许这也是他们保护我们家的一种办法呢?”
    “啊,不告诉我们,是为了保护我们?”
    宋春临点点头:“是的,老侯爷铁骨铮铮,肯定不会做出那种阵前脱逃的事情的,这一点想必您比我更清楚,而且老侯爷他分明是受了重伤才会被紧急送出的呼图城,我想他们只要抓住这一点,就能够替老侯爷洗刷冤屈,官场上的事情他们兄弟两人比我们都熟悉,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过好我们的日子,争取不给他们添麻烦。”
    宋大庄想到这里心也安定了一些:“确实,咱们就是普通的庄户人家,不出头就是最好的,只是你二叔跟卢大叔跟傅大叔三人还在我们家,万一他们来抓人咋办,春临你能想办法先把人藏起来吗?”
    宋春临一想也是,卢明跟傅年甚至宋大禾都是当年参与护送老侯爷的护卫之一,如果朝廷真的来提人的话,他们肯定是不能拒绝的。
    “二叔的脑袋已经好得差不得了,傅大叔跟卢大叔的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们的脑子也不笨,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而且咱们问心无愧,躲起来,估计还会惹人猜忌,不如大大方方的,这事情别人一查也就都清楚了,咱跟二叔他们通个气就行。”
    宋大庄此时已经找到了主心骨,于是他放下了背篓,又去把宋大禾跟傅年卢明他们说明了一下情况。
    三人听完前因后果,都恨得咬起了牙根。
    “这些人简直忘恩负义!他们是不是忘了这些年的安逸日子是怎么来的了?大司马一生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即使身负重伤也不肯立刻战场,要不是夫人把他打晕了,他是绝对不肯跟我们走的。”
    “是啊,为了平定边疆,大司马身上大伤小伤无数,只是因为重伤退下了战场,就要被这群小人这般造谣,他们空口白牙的,什么都不知道就跟着那些人一起附和,连死人都不放过,那狗皇帝还有脸囚禁侯爷,我呸,他算什么东西,我们跟着大司马战场厮杀的时候,他还是个奶娃娃呢!”
    听到卢明怒骂皇帝,傅年脸色惨白的呵斥:“住口,卢大哥,小心隔墙有耳。”
    卢明还有些不服气,三个人里,他跟着大司马的时间最长,因此感情也是最深的,大司马在他心里那是英雄一般的人物,怎么能容忍他人这样侮辱!
    傅年看着一脸凶狠要去跟人干仗的卢明,有些无奈的握住他的手,给他顺毛。
    “卢大哥,公道自在人心,大司马当初的事情一查便能知晓前因后果,那些人诬陷大司马,目的不过是为了对付勇毅侯府罢了,只要侯爷稳住,那侯府就不会有事。”
    宋春临也赶紧插了一句:“是啊是啊,侯爷可稳了,他虽然身体不太好,但脑子好使,而且之前也一直受陛下的重用,您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皇帝也不过是罚他们在家里关禁闭,这已经是个很好的结果了,相信侯爷肯定有自己的打算,咱们要做的,就是安分守己,不给他们添乱。”
    众人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宋大禾的眼神一直落在宋春临身上,宋春临又不是傻子,他当然察觉到了,但既然宋大禾没有开口,那他也不会过多解释。
    傅年缓缓道:“当初侯爷说要给我们三人请赏我就知道这事情不容易,但没想到那些人居然会为此诬陷大司马,罢了,眼下地里的庄稼就快到收成的时候了,先把这件事情忙过了再说。”
    “宋大哥,如果我跟卢大哥的存在会给你们家带来困扰的话,您也可以把我们交出去,我跟卢大哥都不会怨你的。”
    宋大庄脸黑了:“说什么怨不怨的,我宋大庄是那样的人吗?再说了,我亲弟弟还跟你们一起护送的老侯爷呢,真要交,我第一个把他交出去就是了。”
    无辜躺枪的宋大禾:“???”
    不过宋大禾也没反驳,因为他们三人都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反正到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也肯定跑不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呆着,先把地里的庄稼收上来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