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宋河此人
作者:惊鹊儿   真千金被偷人生,重生后冠绝京城最新章节     
    明锦见顾明珩匆匆而来。
    她笑着从脚踏上走下,等着他过来。
    几乎才等她站稳,英哥也才松开手,明锦就被从马上匆匆跳下的顾明珩,伸手抱住了。
    顾明珩也是等把明锦抱入怀中之后,感受到她身上传递过来的温度,还有她身上熟悉的清香,才终于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
    “怎么突然过来了?也不知道跟我说一声。”顾明珩抱着明锦哑声说。
    说完之后,他又松开怀抱,握着明锦的手仔细查看了一番。
    确保她安然无恙,他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我不放心,就过来看看。”
    “嘉峪关那边,我已经托卓前和几位大人看着了,你别担心。”明锦说完,看着眼前明显见累、且沧桑了许多的脸,心疼不已。
    她的手放在顾明珩消瘦不少的脸颊上,眼中闪烁着心疼的光芒。
    “瘦了。”
    顾明珩伸手,按在明锦放在自己脸上的手背上。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看着她,然后悄然握紧。
    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顾明珩带着明锦进去。
    安公公得到消息也脚步匆匆赶出来了,瞧见夫妻二人一道携手进来,他自然高兴。
    但想到如今京中这个情况,又不免忧心。
    只是这些事,他也没法说什么,只能看着两人问:“王爷、王妃饿不饿,我让厨房去做点宵夜,送过来?”
    明锦其实不饿。
    她这一路乘坐马车而来,不想路上耽搁时间,也没怎么吃好睡好,这会其实吃不下什么。
    何况她如今这个身子,也没什么胃口……
    但看着身边男人如今的模样,明锦还是与安公公说道:“劳烦公公了,您喊人随便准备点容易消化的吧。”
    “诶,老奴这就喊人去吩咐。”安公公说完就走了。
    明锦则被顾明珩带着回屋。
    回到房间。
    夫妻二人先各自换了一身舒服便利的家常衣裳。
    茶水、糕点都已上齐。
    顾明珩先明锦一步换好,看明锦从内室掀帘出来,就在坐床上朝人伸出手。
    等明锦轻步出来,把手放到他的掌心之中。
    顾明珩轻轻一牵,就把明锦拢抱到了自己的怀里。
    可他也只是这样抱着。
    明明他才是伸手掌控的那个人,可抱住明锦的那一刻,他就像一头疲惫不已栖息于伴侣身侧的猛兽。
    他牢牢地圈抱着怀里的明锦。
    好似连日来强行撑着的那根弦,在看到明锦的这一刻,终于彻底松懈下来了。
    他什么话都没说。
    明锦也没说什么,她坐在顾明珩的腿上,伸手轻轻环抱着眼前这个高大疲惫的男人。
    在进城之后。
    她就派人先去打听了这阵子京中的情况。
    她知道顾长泽已经死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明锦有一刹那是恍惚的。
    事情好像又在沿着前世的踪迹走了,这令她有些害怕、也有些无措。
    但很快,她又把这份害怕渐渐消弭掉了。
    终归还是不一样的。
    就算顾长泽死了,也不代表事情会变得和前世一样。
    她的存在,她跟夷仙在一起,就证明有些事是可以改变的。
    对顾长泽的死,明锦自然不可能像夷仙这样悲伤,但她也做不到真的无动于衷,只能这样无声安慰着她的夫君。
    不知过去多久。
    明锦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安公公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王爷、王妃,宵夜准备好了。”
    明锦这才轻轻拍了拍顾明珩的后背,与他轻声说道:“先吃点东西。”
    顾明珩哑声说好。
    等明锦起来,朝他伸手,顾明珩顺势把明锦的手握于自己的掌心之中。
    “进来吧。”
    明锦喊人进来。
    安公公应声之后,立刻领着拿着食盒的下人走了进来。
    都是些易消化的东西,夜里就算吃了,也不至于感到积食难受,安公公替他们一一布置好,也就没打扰他们说话,出去候着了。
    明锦吃不下东西,但还是陪着顾明珩喝了碗粥。
    “明日是太子出殡的日子?”
    明锦一边给顾明珩夹东西,一边问他。
    顾明珩嗯声。
    明锦点头,拿瓷勺舀了下粥:“那明日我随你一起。”
    顾明珩闻言抬头。
    他看着明锦,张口欲言,但最终还是说好。
    他是不想嬿嬿辛苦,但若是被旁人知晓,嬿嬿在,却不露面,难保不会被旁人议论。
    “正好你明日进宫陪陪皇嫂,她这阵子,也不好受。”
    明锦早有这个想法,自是说好。
    她过了一会,又问顾明珩:“太子的死,有眉目了吗?”
    顾明珩也没隐瞒,把承乾死前提到宋河一事与明锦说了。
    “宋河?”
    明锦吃惊。
    跟当时的顾明珩一样,明锦同样没想到这事居然会跟宋河有关。
    毕竟多活了一辈子。
    明锦倒是知道顾长泽对宦官一向是不看好的。
    但宋河光因为这个,下毒谋害,明锦觉得还是不可信。
    不由又想到前世顾长玄登基之后,宋河也依旧稳坐司礼监。
    难道这两人早有合作?
    这事明锦前世并未察觉,自然也不可能探查。
    但前世周却无故娶顾嘉柔一事,也的确让人有些感到奇怪。
    最令人奇怪的,还是顾嘉柔真的嫁给了周却。
    以顾嘉柔的公主之尊,嫁给周却,显然是低嫁了。
    难道是宋河授意的?
    他与顾长玄早有合作?
    毕竟只是猜测,明锦这时也只能蹙眉问道:“宋河跟顾长玄有联系吗?”
    她知道顾长玄这阵子也在京城。
    她始终觉得这件事,不可能跟顾长玄脱离关系。
    只是宋河这条线,是她之前没想过的。
    顾明珩并不意外嬿嬿会这样问,别说嬿嬿对长玄一向有芥蒂,就连他,当初也是这样想的。
    “我已经派人去查了,但暂时还没结果。”
    青信如今日日守在宫里,并未查到宋河有什么不对的,顾长玄那边也是……这两人就更别提私下见面联系了。
    不过也有可能他们猜到了,故意不在这个时候联系也说不准。
    他当然可以把宋河现在就关押起来,可这有什么用?
    既要查,就得查清楚。
    “我也派人去宋河老家查探了,看……”
    正说着,吴济就来了,他在外面回话:“王爷、王妃,派去青州的人已经回来了。”
    青州就是宋河的老家。
    顾明珩放下筷子,让人进来。
    明锦也放下了白瓷勺。
    吴济进来之后先与两人行了礼,然后把来人带来的消息与两人说了:“青州那边能查到宋河的情况,就跟从前册子上登记的一样,他的身世没什么特殊的,家里穷,一场灾荒死了爹娘,之后他就跟着流民流落到了京城,把自己卖进了皇宫。”
    顾明珩闻言,不语。
    虽然想过,这事不可能有差,就算现在宋河权势滔天,但当时进宫的时候,他才八岁。
    他的身份要是真有问题,绝对没办法进宫。
    但他还是觉得宋河此人没那么简单。
    没有缘由。
    这只是他的感觉。
    可他的感觉,很多时候都很准。
    顾明珩长指微曲,抵于桌上,抿唇垂眸,过了一会,他才开口跟吴济说道:“知道了,下去吧。”
    吴济正要应声退下。
    明锦这时却忽然拧着眉,开了口:“派人去登州的蓬莱看下。”
    这话一出,不仅吴济看了过来,顾明珩也惊讶地朝明锦看了过去。
    明锦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
    她也是突然想到的。
    前世周却经常去蓬莱,尤其是每年五月的时候。
    有次明锦闲来问起他,他只说是去替宋河办事。
    当时明锦并未多想。
    如今却忍不住多想。
    无缘无故,为何每年五月都要去蓬莱。
    蓬莱那边究竟有什么?需要周却每年都要跑一趟,还不止一次。
    可惜当初她没多问。
    周却如今又没有前世的记忆。
    不然就简单了。
    直接找到人问一声就行。
    “……这事,我回头再与你说。”明锦此时只能跟顾明珩这么说。
    她如今已经不介意,去跟他说前世的事了。
    但不该是在这样的时候。
    她的夫君已经够累了,她不想让他再难受了。
    至少等这事过去。
    顾明珩一直都知道,他的妻子有秘密。
    他从来没有追问过,从前是,如今也是。
    此刻他与明锦对视。
    见她眼中有犹豫、有担忧,他却什么都没问,只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然后在她的注视下,轻声说好。
    转头他便与吴济吩咐道:“你亲自跑一趟,查仔细些。”
    明锦又适时补充了一句。
    “到那边的时候再问下,每年五月那边有什么特殊的节日或者事情。”
    既然已经开了头,明锦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现在最忌讳的就是隐瞒。
    任何一点线索,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明锦自然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听王妃的。”
    顾明珩握着明锦的手,跟吴济说。
    吴济虽然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向来听吩咐行事,纵使困惑,也不会多问,当即便点头应是。
    也没耽搁。
    当夜,他就拿着令牌离开了京城,独自一人去往登州了。
    ……
    翌日。
    明锦与顾明珩一大早就起来,去往宫里了。
    在灵前上了香。
    之后顾明珩要带着人去往皇陵。
    明锦则与一些官眷留在宫里帮忙,她趁机准备去未央宫看看袁皇后。
    发生这么多事,皇后娘娘必然不好受。
    要走的时候。
    明锦过去与太子妃彤虞打了招呼。
    她与彤虞接触并不算多,彤虞虽是太子妃,性子却有些柔弱。
    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孙琦处处压一头。
    要不是孙家出事,只怕现在东宫当家做主的,还得是这位孙侧妃。
    就像如今,明明彤虞才是太子妃,可围在那些官宦夫人之间交流的却是孙琦。
    孙琦毕竟是皇长孙的生母。
    现在储君人选究竟会怎么定,究竟是给定王、静王还是五皇子,又或是给这位还年幼的皇长孙……朝里朝外,现在谁也不知道。
    若彤虞立得起来也就罢了。
    毕竟如果皇长孙在她那,偏偏她还是个软弱的性子。
    那些夫人自然也不会、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位皇长孙的生母。
    倘若陛下真的念及已故的太子,爱屋及乌,把皇位传给自己这位长孙,那这位孙侧妃自然也就跟着母凭子贵了。
    明锦心里倒是叹了一口气。
    但她也不好说什么,性子不是几日就能养成的,也不是别人说什么就能改变的。
    若不是经历千锤百炼,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太子妃。”
    明锦走过去喊人。
    彤虞看到她,忙起身与她行礼,小声喊道:“小、小婶婶。”
    她的性子的确是太柔弱了,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她战战兢兢。
    尤其是这阵子。
    她已经许久未曾歇息好了。
    太子谋反的事,她根本不知道。
    她与太子虽是夫妻,感情却不深厚。
    最初的时候,太子顾念情分和规矩,每月初一、十五都会去她那一趟,之后大概是觉得她无趣又爱哭,连初一、十五也不爱来了。
    偶尔来一趟,不是让她陪着去见父皇,就是去陪母后说话。
    他们虽然都在东宫,却几乎没怎么见过面。
    最初知晓他轻薄父皇的嫔妃,她就已经够震惊了,没想到他竟然还敢谋反……她近来日日胆战心惊、夜不能寐,却也早就做好他出事后,她跟着一道陪葬的准备了。
    没想到父皇没有惩治他,他却先被人害死了。
    最初知晓这个消息的时候,彤虞整个人都呆住了,却已经忘记自己那时究竟是个什么心情了。
    他跟她有夫妻名分,却无情意。
    他当初看中的也不是她,而是她的孪生姐姐,只可惜姐姐体弱多病,还未出阁就仙逝了。
    他便把她认成了姐姐。
    后来知道真相,他们俩已经谁都改变不了了。
    恨他吗?
    若是没有他的求娶,她本可以挑个中意她的夫婿,而不是日日待在他身边,胆战心惊。
    可好像也没那么恨。
    他是太子,是下一任天子,他的喜好和爱意,本就不会有多少。
    她在嫁给他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何况他虽然不爱她,但该有的脸面,还是给她的。
    爱他吗?
    或许最初的时候有过。
    但这份情意,终究抵不过那一日日的冷漠和无视。
    她也就是守着她的本分,过着她的日子,如今却不知这清闲日子,还能过多久?
    “我要去见皇后娘娘,你要与我一起吗?”
    后面这句,是明锦临时起意,她能看出她状态不好。
    彤虞听到这个,果然心下一动。
    在这个皇宫,若说有谁对她真心实意,便是母后了。
    但她看着明锦,眼睛却又看到了前面那乌泱泱的一群人,她眼中才升起的光亮又黯淡下去,她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我还得在这待着,小婶婶去陪母后吧。”
    明锦听她这样说,便也不好再坚持什么了。
    她点了点头,要走的时候,又对着彤虞多说了一句:“有什么,就同皇后娘娘和我说,不要怕麻烦我们,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番话。
    彤虞先时没反应过来,渐渐地,却忍不住红了眼眶。
    “谢谢小婶婶。”
    她已经很久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善意了,即便强忍着,也只是忍下了眼泪,掩不住哽咽。
    明锦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没再多说,只让彤虞的贴身婢女照顾好她,便转身走了。
    没走几步。
    她听到一声:“王妃娘娘。”
    明锦循声看去,见是一位穿着素服的生脸女子。
    低着头。
    明锦看不太清她的脸。
    但看她这个年纪和装扮,明锦猜测应是东宫的人。
    又见她小腹微隆。
    明锦不由又多看了一眼,倒是不知道东宫竟然又多了一位有孕的女子。
    她没多加理会,只说了句“不必多礼”,就直接越过她走了,走远了,她才问身边的宫女。
    “那位是?”
    宫女答道:“是林良娣,今春采选进的东宫,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
    采选……
    那就是之前她跟夷仙在洛阳地界看到的那批人了?
    她也没多想。
    点了点头,便没再说什么。
    而留在原地的林清妙,虽然已经起来了,却没离开。
    反而看着明锦离开的身影。
    直到身后彤虞传来声音,喊她“清妙”,她才回神敛眸,笑着转身朝彤虞走去。
    她笑盈盈跟彤虞应道:“妾身在。”
    ……
    这日之后。
    朝臣便没少上奏,要贞光帝定下储君人选。
    为着这个,贞光帝这阵子没少生气,却依旧不肯轻易把储君人选定下来。
    朝野之中,甚至就连城中百姓,为着谁会成为储君,都在议论纷纷。
    说的最多的,自然还是贞光帝的那几个儿子。
    明锦这阵子有空就进宫陪袁皇后说话。
    期间还回了一趟家。
    见了明容和明笙,还有她们的孩子。
    怀有身孕的春雨也来王府拜见了她。
    除此之外,明锦还去了一趟大牢,见了袁家人。
    虽然袁混谋反入狱,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但毕竟袁皇后和五皇子都还在,所以就算最开始,明锦和顾明珩还没回来的时候,袁家一行人也没被苛待过。
    等顾明珩交待过之后,更是连吃喝住行都成了上乘。
    明锦这次过去,还特地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换洗的衣裳,还有小孩的零嘴口食,和拨浪鼓这些哄小孩的东西,还给许昭君带了几本书。
    大牢里面,除了袁混以外的袁家人都待在一处。
    袁辞和袁老太爷一起。
    袁夫人则跟自己的孙女在一处。
    袁誉和许昭君,还有他们才出生的儿子待在一处。
    每间牢房虽然不似顾长泽在诏狱的那般繁华,但该有的也都有,他们没想到明锦会来。
    在狱中待着,连时日都不知道过去多久。
    也只能靠跟那些狱卒打听,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
    他们没想到明锦会来。
    尤其是袁夫人,看到明锦出现的那一刻,更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自古以来,都是落井下石多,雪中送炭少。
    自她夫君犯下那样的错事,就连她娘家人都没来过,就更加不用说以前与他们家交好的那些人家了。
    没想到这位长安王妃竟然会纡尊过来,还带来了不少东西。
    袁夫人如何能忍得住眼泪?
    她自幼养尊处优,家里好、嫁得夫君也好,几乎可以说是一辈子都没受过苦,没想到临了一大把年纪,却碰上这样的事。
    她那一头从前茂密黑亮的头发,如今都见白了不少。
    嘴里一直道着感激明锦的话。
    明锦自然说没事。
    她把东西让人分了,那些零嘴是给袁辞的女儿,袁欢欢的。
    也给袁夫人带了换洗的衣裳。
    安慰了袁夫人几句,又摸了摸袁欢欢的头,与她说了几句话,明锦就往隔壁那间去了。
    许昭君见她过来,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你来做什么?”
    儿子被袁誉抱着,许昭君握着明锦的手,边哭边说。
    明锦笑着安慰她:“我可不是来看你的,我是来看我干儿子的。”说着,她就朝袁誉怀中的小孩看去。
    才几个月大。
    没享受过什么好日子,就入了狱。
    好在他福大命大,即便处于这样的环境,也没出什么事。
    也乖巧。
    除了头一日,初来乍到不适应,哭了几声,之后就一直乖乖巧巧的,没给他爹娘再添辛苦。
    袁誉也变得沉默、成熟了许多,不似从前那般爱看玩笑了。
    他跟明锦打了招呼。
    就把儿子交给妻子,任由明锦小心抱着。
    进入刑部之后,一切首饰都得上交。
    如今他们所有人身上,也就只有小孩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串长命锁。
    这是明锦知晓许昭君生了儿子之后,特地遣人送过去的。
    后面刻着长命百岁。
    明锦知道他小名叫元元,从许昭君手里接过之后,就喊着他的小名,逗着他。
    小孩的确很乖。
    即便在明锦这个陌生人的怀里,也不曾哭闹,依旧睁着一双犹如黑葡萄一般的眼睛,笑吟吟看着明锦。
    “好乖。”
    明锦忍不住感叹道。
    许昭君看到自己的儿子,脸上的表情也随之柔和了许多。
    她在旁边拿着拨浪鼓逗着他,嘴里接着明锦的话说道:“是乖,在这里,也没吵闹过我们。”
    “要不然,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肩膀被袁誉揽住,夫妻二人对视。
    看着袁誉眼中的抱歉,许昭君轻轻握住他的手。
    袁家出事那日,袁誉突然给了她一份和离书,让她立刻带着孩子回娘家。
    她知道他的意思和打算,打了他一巴掌。
    现在巴掌印早已瞧不见了。
    她却每日都会心疼地,轻抚他的脸。
    在最初知道自己要嫁给他的时候,她从未想过,有一日,她竟然会这样爱他。
    收回视线。
    许昭君跟明锦说:“他重得很,别累着你。”
    许昭君说着从她手里接过,让袁誉先抱到一边,之后她握着明锦的手,跟她说:“这里不宜久待,你快些回去,之后……也别再来了。”
    她不知道袁家的结局会如何,但他们都已经做好最差的准备。
    她不想影响到嬿嬿。
    “我娘身体不好,你若有空,替我去看看,告诉她,我没事,让她安心。”
    明锦点头。
    她反握住许昭君的手:“我会去看的,你别担心。”
    之后她又压着声音说了一句:“你们也别太担心,王爷已经在想办法了,陛下近日的态度也有所松动,情况并非到最恶劣的时候,你们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她今日特地进来一趟,除了来看看他们,也是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别太灰心。
    太子的死改变了许多事。
    贞光帝毕竟最爱这个儿子,如今碰到与他有关的事,实在很难不心软。
    夷仙这阵子也在为袁家活动。
    “我等着你们出来,我们再一起吃饭喝茶。”
    许昭君的眼睛又忍不住红了,过了许久,她才哑声应好。
    明锦这才与他们告辞离开。
    走到最外面那间牢房的时候,袁辞喊住她。
    “王妃。”
    明锦停步,循声看去,与袁辞微微颔首:“大公子。”
    袁辞在牢中,透过牢房看明锦。
    但也只是一眼,他便敛眸与人说道:“……多谢你。”
    明锦笑笑:“无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她说完便与袁辞微微颔首,离开了这边,这回无人喊她,袁辞在她离开之后,听到脚步声越走越远,才重新抬起头。
    又过了几日。
    还未等袁家有什么结果,刑部却突然传来一道死讯。
    袁混自尽而亡,死前,写下一封罪己书,信中所言,是他一人筹谋谋反,与袁家其余人无关,也与太子无关。
    同一日。
    吴济终于从蓬莱回来,带回了蓬莱那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