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家乡的八都大曲啊
作者:龙都老乡亲   年代:随身农场被曝光了最新章节     
    不得不说,有了李黎的加入,这个小团伙,气氛很快就又活跃起来了。
    老胡师傅的家,居然就在京大的附近,别说开车了,步行的话,大约也就一二十分钟的样子。
    临快到的时候,易南平让闫立峰找了个商店,靠边停车。
    他自己急匆匆地下去,到商店里买了些礼品。
    虽然不是啥贵重的东西,可第一次上门,总不能空着手去啊!
    他想着买一些中原地区的特产啥的,可商店里根本没有。
    没办法,易南平现在的随身农场里,除了动物就是玉米小麦之类的,能算得上家乡特产的倒也不多。
    他凑机会在里面翻检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找到啥好东西,最后总算是寻摸到了几瓶八都大曲,是开阳县酿酒厂出产的精品纯粮酒,想了想,也就提出来了。
    家乡的酒,也勉强能凑个数吧!
    说实话,易南平的情商,其实是很低的!
    其他的无所谓,可这样上门带礼品的事儿,他还能想的到。
    毕竟,在老家的时间长,跟老爹老娘和奶奶她们一起生活,耳濡目染的,也就明白了。
    这种极其显然的道理,王琼主任一看,就惊讶了。
    她不仅看起来觉得新鲜,居然还说了出来。
    “呀,易南平同学,你真厉害,去人家家里做客,还能想到准备一份礼品,你真是太棒了!”
    尼玛,我的小嫂子啊,易南平都觉得有些无语了!这是咱们华国人,做人的基本常识好不好?
    啥时候,咱们国人的高级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做人做得都如此的封闭了?
    就连正常的礼节性交往,都需要夸上一夸?
    不过,易南平想一想,王琼嫂子办的那些事儿,他心里又觉得,这样的夸奖,从她的口中出来,太正常了!
    嘿嘿!
    就这样,四个人,一台车,总算是赶在中午十二点以前,来到了老刘师傅家的胡同口。
    胡同比较窄,进不去这辆军车。
    闫立峰停好车,一眼就望见,在胡同的最里面,老胡同志,已经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
    正在边等边跺脚。
    易南平心里一阵不好意思,他拎着东西,紧走几步,先跑到了老胡师傅的家门口。
    真诚地道了个歉。
    老胡师傅,也就是胡庆云大叔,一点怪罪的意思都没有,憨厚地拉着易南平的手,连声说,“看看你这孩子,来就来吧,还拿啥东西啊,我一个孤老头子,又是一帮子干炊事班的,啥都不缺,给我提过来就浪费了,回头你们再拎回去啊.......”
    这话,易南平在老家串亲戚的时候,可经常听。
    几乎每次都是上门,主人都是这样的说辞。
    由此可见,即便人行千里,别说乡音不改了,就连俗套和俗礼,都不容易改变!
    这样的情形,这样的话语,在首都,让易南平听得一阵亲切。
    这就是老乡的情结啊!
    他这家伙,虽然有一些上辈子的记忆,可现在年龄毕竟还小,等以后慢慢长大了,理解想必会更深刻的。
    易南平还在这里跟胡庆云寒暄着,后面的三个人,也一下子跟上来了。
    胡庆云笑着跟闫立峰打了个招呼,又对着两个小丫头,和蔼地笑了笑。
    他正要再客气几句,没想到,眼神扫到了闫立峰手中拎着的几瓶酒。
    不用仔细看,他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产自开阳的老牌子,八都大曲。
    八都大曲啊!
    还是那个包装,还是那个模样!
    多少年了,一直没有变过!
    看着这几瓶酒,胡庆云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他到嘴边的客气话,都说不出来了,双手直接哆哆嗦嗦地接过来一瓶酒,自己慢慢地摸索着那个特殊的八棱瓶的褶皱,满是回忆。
    易南平一看,啥都明白了。
    可架不住现场的还有王琼这个“白骨精”啊?
    她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太懂,更不理解这种乡情和乡愁了。
    于是,我们招生办的王大主任,就这么华丽丽的问了出来:“这位大叔,我看您看着这瓶酒,一直情绪不太高,是为什么呀?难道是觉得,它不是国酒或老窖,你以为不上档次?要不然我们,我们再去商店换几瓶……”
    “不不不,这位小姑娘,不是这样的!”老胡师傅面对这么二的问题,心里一万匹草泥马飞过,可他现在还暂时不知道王琼的身份,也不好当面开怼,只能解释道。
    “恰恰相反,在我眼中,这一瓶家乡的八都大曲啊,可比您提到的国酒珍贵多了,哈哈,不信的话,一会儿咱们吃饭的时候,你们几个小家伙,尝尝叔叔收藏的国酒,而我这个老头子,就拿这个家乡酒奉陪大家……”
    他的解释,虽然听起来很另类,但这种思乡心情,听在易南平的耳朵里,可是几多感慨。
    这个老胡叔啊,听他刚才的意思,说自己好像是一个孤老头子,那应该就是没有结婚和后人了。
    作为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开阳游子,还是一个这么可怜的孤寡老人,易南平同学,在心里慢慢思索着,要是能给他在老家,再联系上几个亲人,有生之年,让他回开阳去看看……
    是一桩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毕竟,早上吃早餐的时候,他可是听林主任亲口说了,这位胡师傅,应该是走过长征的一位老红军,老革命,这样的人啊,对开阳来说,可是一个老宝贝!
    是一本活着的抗日历史,要是让他,抽时间再给开阳的中小学生们,讲一讲那些革命的故事,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该有多好啊!
    一时间没忍住,易南平同学想的又有点远,他赶紧拉回思路,随着众人进了胡师傅的小院里。
    这是一个典型的首都一进四合院,虽然小,却五脏俱全。
    首都四合院该有的物件,这个院子里一件不少,安排的满满当当,看起来让人舒服极了。
    尤其是那大大的厨房,还有宽敞明亮的客厅,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各色美味,打眼望去,一盘盘一盆盆,色香味俱全。
    让他们四位小年轻,一下子忍不住食指大动,都咽起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