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无商不奸!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很快,侯青等人便返回了,只是他们一个个满脸怒色,眼神冰冷地望着羊侃和顾阳二人,那目光犹如利刃一般,让两人不由得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有情况?”
    茵儿忍不住开口问道。
    “王爷,此间商贩用的杆秤有问题,鬼秤盛行,缺斤少两那是心照不宣的事!”侯青咬牙切齿地道。
    “有人喜欢在秤砣上面做手脚,一斤本来应该是十六两,但这些奸商却将一斤变成了十四两、十二两,甚至竟然还有十两、八两的!”
    听到这话,众人皆是气愤不已。
    林雨柔的脸色更是陡然转冷。
    大梁称重所使用的衡器乃是统一规格的杆秤,这种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秤杆、秤砣、秤盘三个部分组成。
    做生意之人通常会随身携带一杆杆秤,或将其别在腰间,或放在笼篓之间、货物之上。待到买卖来时,只需随手一握秤杆,挂好秤砣,栓好秤盘,架势搭上之后,过秤称重,顾客付钱,这笔生意也就做成了。
    然而,现在这些商贩居然敢在秤砣上动手脚,如此一来,买家无疑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这种欺骗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
    那秤杆上面刻着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作为标记,规定十六两为一斤。北斗七星主宰死亡,南斗六星主宰生命,如果少给别人一两,则意味着缺少福气;如果少给别人二两,则意味着缺少俸禄;如果少给别人三两,则意味着会折损寿命。
    然而,如此恶毒的诅咒仍然无法抵挡奸商内心的贪婪,缺斤少两的现象随处可见。
    当初林雨柔担任左相时,她曾经向萧天启建议颁布诏令,要求所有商贩的称每个月月初必须到官府进行校准,并盖上印章后方可使用。
    对于那些缺斤少两的商家,不仅要没收其非法所得,还要打五十大板,判处三年监禁。
    尽管如此,鬼秤依然屡禁不止。
    因此,林雨柔又引入了连坐制度,命令所有商人组成各个行业协会,所有商人都必须加入行会并登记备案。在行会内部,商人们相互监督,一旦有行会成员出现问题,整个行会都会受到牵连。
    只有通过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才稍微吓退了一些奸商。
    然而,就连那些奸商也不敢太过分,十四两、十二两已是底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天她竟然听到有人在南郡使用十两称甚至八两称!
    骇人听闻!
    狗胆包天!
    若说这后面没有保护伞,怕是连狗都不会相信。
    林雨柔那锐利如鹰隼一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顾阳与羊侃二人,眼神之中充满了审视意味:“说吧!你们两个究竟和此事是否有所牵连?本王只给你们一次机会,必须如实交代,如果胆敢有任何隐瞒之处,定然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王爷啊,小人实在冤枉啊!”
    羊侃吓得面色惨白如土,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道,“郡守大人才设立市长负责管理东市和西市,同时又在东西两市安放了十个公平秤,并派遣司市官员进行监管,以便为那些需要复称的人提供称重服务。而且还明确规定:如果有人校准斛斗秤度出现偏差,将被处以杖责七十的惩罚;若是私自制作斛斗秤度导致不平整,则会遭受笞打五十的责罚;倘若因为增减导致误差,将会按照盗贼的罪名论处;就算校平之后未经过官府盖章认可擅自使用,也要承受笞打四十的惩处。小人岂敢知法犯法呀!”
    “俺也一样 。”
    顾阳也跪地不起,只是拙于言辞,憋了半天只冒出这么一句来。
    “起来吧,本王暂且信你们。”
    林雨柔上前扶起两人,让他们暂且退到一旁,这才下令道:“侯青,暂时不要声张,立刻秘密展开调查!一定要彻查到底,把所有相关人员全部揪出来,无论是大鱼还是小虾,一个都不能放过!”
    “遵命!”
    “福伯、茵儿、礼哥儿,你们也率领一些人手前去西市打探一下具体情况。本王倒要亲自瞧一瞧,这日南之地的水究竟有多深不可测!”
    “遵命!”
    “太好啦!太好啦!”
    如此有意思之事,茵儿和礼哥儿当然非常乐意去做,二人兴高采烈地连连点头,迅速召集好人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市。
    “檀儿、喜儿,随本王一同前往郡守府!”
    在完成了对各个街区的巡查之后,林雨柔一行人来到了郡守府。
    欢迎宴会上,林雨柔对日南郡的文臣武将们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对他们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现场气氛异常热烈。等众人都吃饱喝足后,林雨柔开始询问起关于书生南下支教一事。
    这一问,顿时让在场的众多文臣武将们打开了话匣子。
    “王爷,您可能有所不知,这支教工作实在难以开展下去啊。这些当地土着既不会讲我们大梁的官方语言,也不认识我们大梁的文字,简直就是无从下手啊。”
    “是啊,万事开头难,我等苦思良久,至今为止还未想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眼见来我日南郡的书生越来越多,我等只能干着急啊。”
    众人七嘴八舌,无一不在吐槽支教的难度太大。
    \"诸位,请听我一言。\"
    羊渠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支教一事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那些土人不认识我们大梁的文字,而且刚刚归附,虽然他们嘴上没有说出来,但心里实际上把我们当作仇敌看待。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下官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其一,可以从大梁的夔州书院、华夏岛的华夏第一书院和第二书院中抽调往届的毕业生到我们南方的二十个郡县来任职。这些毕业生与大梁其他地方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不仅精通格物致知之道,还通晓算数、水利、土木、农业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这样一来,他们可以直接填补我们南方各郡县的官员空缺问题,同时减少土人官员的比例。如此一来,我们在日常办公中都使用梁语交流,土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就不得不学习梁语。\"
    "其二,规定精通梁语者方可为官,给在职的日南官员一年时间,时间一到便进行梁语考核,通过者留任,不过者罢官。"
    羊渠话音刚落,房间内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大多数人摇了摇头,少数人欲言又止。
    羊渠也明白自己的建议意味着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心中明知哪条路可行却投鼠忌器之下选择了缄默不言。
    不过,现在羊大人把问题抛出来,就看摄政王咋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