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内斗不止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这不,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大梁宗室眼见着林雨柔的实力愈发雄厚,便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拉拢她。这些使者所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诱人,令人难以拒绝。
    大梁皇室世系源远流长,到了如今,已经传承至第十二世。
    大梁宗室现存辈分最高的是第九世“天”字辈,第九世有册可查的皇族成员大约有两百三十二人,但尚在人世的却只有湘东王萧天佑以及邵陵王萧天纶两人了。
    湘东王萧天佑和邵陵王萧天纶作为第九世仅存的皇室宗亲,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视为大梁的合法继承人。
    他们对林雨柔的拉拢,也是各显神通。
    首先出手的是湘东王萧天佑,他派出使者向林雨柔许诺道:“只要您愿意站在我们这边,待事成之后,我们将封顾家为一字并肩王,此爵位世袭罔替,代代相传。”
    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厚,毕竟一字并肩王的地位尊崇无比,足以让许多人心动。
    然而,邵陵王萧天纶却更为狠辣,他直接许诺要封顾家为王族,并画出了“萧与顾,共天下”这样一张大饼。
    这意味着,如果顾家选择支持萧天纶,那么将来他们将会与萧家共享天下,成为大梁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如此诱惑,实在是让人难以抵挡。
    第十世的鲁王萧世福、鄱阳王萧世范也是不遑多让!
    “世”字作为大梁宗室第十代,正逢萧世诚北伐、安道海之乱,窦鲲篡位,所以除了鲁王萧世福、鄱阳王萧世范等寥寥几个藩王之外,其他诸位藩王都已经离开人世了。
    所以,本来地位低微、毫无存在感的他们俩,也开始对皇位产生了觊觎之心。
    鲁王萧世福以自己与顾家和林雨柔有交情为借口,大肆打出亲情牌,并许诺如果支持他登上皇位,就会将顾家封为镇北、镇东、镇南、镇西四边王,可以开设幕府招募兵马并自行守卫疆土。
    相比之下,鄱阳王萧世范更为直接,他许诺只要自己当上皇帝,不仅会像鲁王一样册封顾家为永镇四边的藩王,还承诺以后“大梁只有顾氏之女才能成为皇后,只有顾氏之女生下的子嗣才能继承帝位”。
    至于第十一世的“国”字辈和第十二世的“昭”字辈,除了萧世诚的诸多儿子、苍梧王萧昭义、桂东王萧昭伟等人丧生于战乱以及部分不幸早逝之人以外,其余人都正处于年轻力壮的年纪,可以说是皇族中的中坚力量,在安道海之乱和窦鲲之乱中也成为了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这些人的头脑可比之前那些老古董们灵活多了,提出的条件更是一个比一个诱人。
    有人主张划江而治,将大梁帝国一分为二,顾萧两家划江而治;有人提议实行二元皇帝制度,顾、萧两家为左右划;皇帝共同执政;还有人提出皇位轮流制,让顾、萧两家轮流当皇帝……
    看着这群魔乱舞的大梁宗室,林雨柔不禁啧啧称奇。
    她实在想不通,这些人为了当皇帝,竟然能够想出如此荒谬可笑的主意来。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只会让大梁帝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吗?
    真是可笑至极!
    不过,他们本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做出这种事情也在意料之中。
    想当年,安道海发动叛乱之时,叛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最终竟然一路杀到京都城下,并将整个皇宫围困得水泄不通。
    原本二皇子已经发出号召,各地军马纷纷响应并疾驰而来,准备救援京城。
    然而,这些所谓的勤王大军却各怀鬼胎,心思迥异。
    在经历了几次战斗失利之后,他们便不再主动出击,反而按兵不动,坐视不理,静待时局变化。
    如此一来,叛军得以毫无阻碍地继续围攻皇宫。
    更令人气愤的是,负责守卫城门的临贺王萧国德早已暗中投靠了安道海,他大开城门,亲自将叛军引入城中。
    正是因为他的背叛,才导致了安道海之乱越演越烈。
    而当萧天启死在杨贵妃床上,窦鲲趁机篡其外孙皇位之时,昌平王萧国平居然效仿其堂兄萧国德,同样选择打开城门向窦鲲投降,摇身一变成为了所谓的“从龙功臣”。
    这种卖族求荣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萧梁宗室人众势大,然其立场各异,大可分为数类:其一者,誓死扞卫皇权,如鄱阳王萧世范;其二者,态度暧昧,实乃妄图于战乱中牟取私利,如邵陵王萧天纶;其三者,索性拒行勤王之举,蓄意保存实力以坐收渔人之利,如湘东王萧天佑、南阳王萧国璋、胶东王萧国庆、河西王萧国明、武陵王萧国纪等。更有甚者,如临贺王萧国德、昌平王萧国平等,竟投敌叛国。
    林雨柔此时此刻仍然没有生出取代而代之的心思,她原本是想要选择一个可以辅佐的宗室成员,帮助他重振大梁的雄风。然而,这些歪瓜裂枣实在是让她感到非常失望。
    由于大梁实行的“优待宗室”政策,这些藩王们大多拥有权力、财富和闲暇时间。因此,他们变得堕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章帝萧天启突然驾崩,窦鲲趁机掌握了朝廷大权,把持朝政,年幼的恭帝完全成为了窦家的傀儡,大梁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令人遗憾的是,那些宗室们依然各自拥兵自重,坐视局势恶化,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安危。他们无非是抱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期待在江山易主的时候能够从中获利。
    当窦鲲用毒药杀害恭帝,并篡夺皇位自立为帝之时,他们却故作正义之士,第一时间高举着“为恭帝报仇雪恨”的大旗,起兵反抗。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并未直接与窦卫展开正面对决,反而抢占道德制高点,谴责窦卫一方的行为非法,然后以大梁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自己登基为帝。
    北海王萧世雨率先跳出来称帝,并发布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讨窦檄文》,同时颁布所谓的“圣旨”,呼吁其他诸侯王前来协助他为恭帝复仇。
    然而,他的“圣旨”却遭到众人驳斥,被认为是非法的。
    原因在于,与北海相邻的蓬莱陈王萧世礼和平原蔡王萧世洋竟然同时称帝!
    一个鲁州竟然同时出现了三个皇帝!
    他们相互指责对方违法乱纪,三方势力陷入了无休止的口水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