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决定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她的耳畔回想着那句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 放而奋斗。
    她回想起了自己最初选择学医的原因。那时的她,从史书上读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后便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学医之路,只为实现“救死扶伤”的梦想。
    一路走来,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了一代精通中医和西医的医学巨匠。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出人意料。
    后来,她因为医学领域的成就而步入政界,成为了一名官员。
    在高层的大力支持下,她主导了医药反腐和医疗改革,肃清了“看病难、看病贵、一病返贫”的医疗乱象,为百姓谋取了无数福祉。
    这一生,虽然她没有机会亲自施展医术,但却意外地步入官场,并一度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宝座。
    借助前世今生的智慧和才能,她在萧天启的全力协助下,开创了“绍兴之治”的盛世局面。
    可是,短短几年过去,百姓们又将面临困苦艰难的处境。难道自己真的要置身事外坐视不理吗?
    “林相之才,十倍于我,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陛下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还请林相自取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汪老的临终劝谏言犹在耳,自己可是承诺他要扶保一位明主主宰大梁的,自己又岂能失信于人?
    此时此刻,林雨柔的内心愈发清晰明了。她已经历过两世人生,她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百姓争取更为持久的安宁与和平。
    随即,她的目光逐渐清明。
    既然上一世因为权贵们的阻碍而无法改变世界、实现自己内心的理想,那么这一世就全力以赴,打造一个真正繁荣昌盛的时代!
    林雨柔沉默片刻后,毅然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地凝视着众人:“我明白,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易事,但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然而,我更清楚,我绝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也不能辜负百姓对我的期待。我必将起兵,与窦氏决一死战,为重振大梁昔日的辉煌而战!”
    众人听闻林雨柔的决心,瞬间沸腾,欢呼声此起彼伏。
    他们深知,只要有林雨柔的引领,大梁的未来必定充满希望。
    既然林雨柔已然下定决心,那么紧接着便是要迈出下一步关键环节——明确尊卑主次,立下规矩方圆。
    “学生朱武,拜见主公!”
    “末将傅选,拜见主公!”
    ……
    “末将典厉,拜见主公!”
    “好!自即日起,我顾家将高举冠军侯大旗,正式兴兵反抗卫国、复兴梁朝。”
    “传达我的军令:朱武担任军师祭酒;傅选出任点军司马……”
    此时此刻,林雨柔并无封赏官职之权柄,仅能任命一些军中职务而已。所幸众人皆胸怀大志,均乃豁达大度之人,并无丝毫心理落差,纷纷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任命安排,对此也并未斤斤计较。
    林雨柔旋即便嘱咐檀儿等人,速速邀请赋闲在家的顾延宗等贤达之士前来共商大事。
    而另一边厢,顾延宗等人尚在借酒浇愁、唉声叹气之际,忽闻喜儿传来消息,说是林雨柔有请他们前去共同商议出山剿灭窦氏一族之事。众人闻此讯,当即放下酒杯,甚至连饭都顾不得吃,心急如焚地朝着林雨柔处疾驰而去。
    经过漫长的讨论,终于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计划。
    林雨柔和朱武考虑到国内动荡不安的局势,决定采用更为温和的策略。
    她决定派遣密使潜入大梁,秘密结交窦氏阵营中对窦氏心生不满的官员和将领,通过内部渗透策反和外部攻打逐步削弱窦氏的势力。
    同时可以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建立遍布情报网络。
    林雨柔猜也能猜到窦氏篡位之后,利益分配不均,内部必定矛盾重,权力斗争激烈。
    林雨柔想到了,元洪先生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都打算利用一点,通过情报网络渗透窦氏内部,挑拨离间,引发窦氏内部的权力洗牌。
    再等窦氏内部力量消耗殆尽之时,联合其他忠于大梁的旧臣,发动一场精心策划的宫廷政变来夺取政权,这样一来影响小、见效快,除了窦氏胡估计没人会反对。
    众人都对这个计划赞不绝口,纷纷告辞去执行各自分配的任务。
    林雨柔也要整合力量,为反攻回去做好准备。
    这些年,林雨柔也没躺平摆烂,而是在湾岛以其智慧和仁慈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稳定的自治政权,并改湾岛为华夏岛。
    她几乎将所有的产业都迁移了过来,因此华夏岛顾氏政权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冠绝海外诸藩王。
    此外,她还重视教育。
    林雨柔在成功巩固政权之后,立即着手实施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改革计划——\"废黜儒家、百花齐放\"。
    这个大胆的举措意味着彻底摒弃了千百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独尊儒术\"政策,转而倡导思想解放和百家争鸣。
    在此新政策之下,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纷纷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机会。
    一时间,学术界风起云涌,知识分子们充满激情地探讨着各种理念和观点。
    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整个华夏岛上就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无所不包。
    更为重要的是,林雨柔还积极推动男女同校制度,使得女性也能够享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
    然而,她所创办的这些学校并非是为了培养那些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迂腐儒生,而是要为顾氏政权培育出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人才。
    这些未来的建设者们需要具备实际的生活技能,了解五谷杂粮的区别,懂得如何有效地兴修水利、铺设道路桥梁,以及巧妙地利用四季气候变化来组织春耕秋收等农事活动。
    通过这样的教育改革,林雨柔旨在塑造一个全新的社会,一个不仅注重学术理论,更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社会。
    在她的努力下,华夏岛逐渐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在官员任命方面,林雨柔废除了“官员世袭制”,坚持让所有顾氏政权的官员都通过所谓的国考来选拔。
    在派官的时候,也不再是看谁投了个好胎,而是要经过民选和实习,只有在转正之后方才授官。
    更为重要的是,林雨柔在选择官员时还要考察他们的专业技能,绝对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
    移居湾岛的人成分非常复杂,其中不仅有大梁的贫苦百姓、郁郁不得志的书生,还有世家大族、周齐之人以及那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前来避难的前官员们。
    在这些人中,确实有很多值得培养的人才。他们之前要么因为“不站起来是态度问题,站不起来是能力问题”,要么因为“祖辈不是一代二代”而遭到排挤和打压,尽管他们能力卓越,但却一直备受压抑,要么只能憋屈忍让,要么就不得变成精通人情世故的蝇营狗苟之辈,否则只能在折磨中度过一生。
    林雨柔掌权自然不会让那等情景重现。
    她第一时间剔除了那些爱搞论资排辈和血脉串联之人,这种害群之马再优秀她也绝不容忍。
    之后她便颁布招贤令,不拘一格降人才。
    奴隶、农民、贩夫走卒、商人、书生、女人……
    凡是有真才实学的,都被委以要职。
    此外她一改“重农抑商”千年之弊症,推行农商并举,但她知道“儒以文乱法,商以钱乱政”,深知提高商人地位会酿成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为防止钱权勾结,她依旧坚定不移地执行“士农工商”等级制,压制商人地位,给资本拴上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