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莲花佳节
作者:卿心如玉   上善若水之拯救白月光最新章节     
    若水盯着倒在地上的凳子,眉头紧锁。莲花鞭,是姜国洛城那些道士独有的捉妖仙器。而凳子上那些坑坑洼洼,正是莲花鞭留下的痕迹。这定是道士与青熙交手时,不小心留下的。
    姜国,尤其是洛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北骊山的半妖耀是为了炼化万怨针,才心性大变,屠杀那么多人。但姜国道士捉蛇族,明明能当场诛杀,却非要煞费苦心,定要活捉。这里面,到处透露着阴谋的味道。星盘又不停闪动,说明第三颗星,定是与此事有关。事已至此,不如先回到洛城继续追查此事,最后定能揭开谜团。
    既然道士老巢在洛城,在这里已然是除了这鞭痕,找不到任何线索了,那就离开青云山,先回到莲花客栈,再作打算。
    若水回到客栈时,那个姑娘已经放下了警惕心,与紫苏和红樱相处的也算愉快。
    姑娘见若水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对她善意一笑。若水亦是神色温柔:“姑娘,你好点了吗?”
    姑娘轻轻颔首,表示自己在她的救治下,已无大碍。她现在能正常进食,也可以下地行走。
    若水见她确实恢复好了,便温声说道:“姑娘,如果你需要帮忙,可以和我们说的,我们必将尽力而为之。”
    姑娘愣了下,不再与若水对视,随后又摇了摇头。
    紫苏端着茶杯,递到她手上,轻声道:“姑娘,我们还不知道你的名字。你不想去官府,也没有家人可以投奔,你是想与我们同行吗?”
    姑娘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紫苏和红樱均是满脸疑惑,不知道这姑娘到底何意,又不敢再问下去,她们怕说太多,姑娘会觉得她们是不是在嫌弃她,是不是要赶她走。这可怜的姑娘没有家人,重伤初愈,不会武功,口不能言,不识字不会写字,年纪轻轻,以后又有那么长的路要走,真是可怜的很。
    若水见氛围冷了下来,便转移了话题:“姑娘,相逢便是缘。我叫若水,这几天一直陪着你的这两位姑娘,叫紫苏、红樱。外面站着的那位公子,是我们的朋友,兰泽。”
    姑娘盯着桌子上那朵莲花,看的出神。
    若水继续问道:“你叫莲花是吗?”
    姑娘点了点头,又望向桌上的吃食。若水借有事相商,便将紫苏和红樱带离房间,好让莲花姑娘可以好好吃饭。人太多,她会觉得不舒服。
    红樱低声问道:“姑姑,我们要带着莲花姑娘同行吗?”
    若水想了片刻,还是答道:“她与我们,只有一程缘分,最后,还是会分道扬镳。但现在,我们还是要陪伴她左右。她定是有天大冤屈,想要找人相助,但可能被骗过,所以警惕心越来越强,不肯轻易打开心扉。等她愿意让我们相助时,我们就为她将那行凶作恶之人绳之以法。天理昭昭,此等恶人,决不能让其逍遥法外。”
    若水思虑着如何找到线索,洛城道观众多,一个个搜寻,容易引起注意,且自己又和本地道士不熟悉,贸然前去,若是遇到脾气好一点的,吃个闭门羹算好的了。若是遇到冲动易怒的,觉得若水是在污蔑他们、给他们泼脏水,有可能会动起手。这样一来,不仅找不到青熙,还会打草惊蛇。
    正在若水来回踱步时,红樱神秘兮兮地走了过来:“姑姑,莲花姑娘想出门。那我们要和她一起去吗?”
    若水思虑片刻,低声说道:“今日是莲花节,街上鱼龙混杂,不仅有凡人,还会有捉妖师。我陪她去吧,你们留在这里就好。”
    红樱很是想见识姜国莲花节的热闹,但若水让她和紫苏在客栈等候,她只能作罢。不过转念一想,不仅她们去不成,若水也没有带兰泽公子同行,这样一想,心里就平衡了。看来姜国的莲花节,并不欢迎妖精,甚至极其防备妖精,怕她们趁机闹事。
    若水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为莲花姑娘蒙上了面纱,又换了一身新衣服,才带她出门。
    莲花姑娘在一个摊位前停了下来,望着莲花灯还有莲花面具,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若水见状,拿起两盏莲花灯,又选了两张莲花面具,付过钱后,便将莲花面具戴在脸上。在莲花节那天,戴着莲花面具,提着莲花灯,在莲花河旁边许下愿望,然后让莲花灯顺着河流飘走,便可以得到莲花女神的祝福。
    “莲花姑娘,你想要戴上莲花面具吗?”
    莲花姑娘眼中尽是憧憬之色,若水低下头,在无人处,将她的面纱摘了下来,又替她换上了莲花面具。
    若水提着两盏莲花灯,与她并肩而行。莲花姑娘微微抬头,见若水眼中的暖意缓缓流淌,一时间,她心中感概万千。
    莲花河畔,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人,谈笑风生,空气中无不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听说清菊公主今晚也来莲花节凑热闹,真想一睹芳容。”
    “呸,做什么白日梦,你我这等身份,也配瞻仰公主尊荣?”
    “我就说说而已,也许公主思夫心切,把我认成了那英年早逝的驸马,那我岂不是可以飞黄腾达了?”
    “天杀的,少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吧!真怕你那张胡言乱语的嘴,到时候牵连我一起受罪。就算公主孤身一人,也轮不到你肖想。你也不找个镜子,好好照照自己那肥头大耳的模样,清菊观又不缺猪肉吃,轮不到你的。”
    “你!……”
    “两位姑娘,要不要买点莲花酥?”一位热心的大娘拦住了二人去路。若水点点头,付了钱,刚想走,却被大娘拦住,开始和她讲清菊公主的故事。
    清菊公主是姜国皇帝与安妃唯一的孩子,安妃难产而亡,皇帝怜惜爱女幼年丧母,便将其送到皇后宫中照顾。
    姜国百姓都道安妃无福。她容貌倾国,与皇帝情投意合,生下清菊公主后,没过几年,又怀有身孕。皇帝赐予她无数奇珍异宝,皇后娘娘对她也是百般照拂。奈何她实在是红颜薄命,因为难产,一尸两命。皇帝和皇后抱着那没了呼吸的小皇子,均是泣不成声。
    清菊公主被养在皇后身边,其实是皇后主动与皇帝请示的,她觉得清菊年幼,就经历此等生离死别,实在是让人心疼不已。
    清菊公主温柔得体,及笄后与刑部侍郎次子情投意合,皇帝欣然为这对才子佳人赐婚。这二人本是一对神仙眷侣,却奈何造化弄人。驸马忽染恶疾,竟就这么撒手去了,独留公主一人伤心欲绝。
    姜国民风开放,不似他国那般保守苛刻。皇帝本欲在文武百官中,为清菊公主再择良人。没想到清菊公主经过驸马之事,已然心如死灰,根本不想再成婚了。
    为了给死去的驸马祈福,她想去宫外做女冠。皇帝见女儿才二十出头,此等尊贵身份和大好年华,却要在那道观中蹉跎光阴,自是不愿意。但清菊公主态度坚决,又提到了自己那难产而死的母妃,还有出生便夭折的亲弟,她认为都是自己命中带煞,才会幼年丧母,青年丧夫。如今只有做女冠,为逝去的亲人爱人祈福,才能减少自己的痛苦。
    皇帝见女儿去意已决,怕再多说再阻拦下去,女儿一时想不开就随那驸马去了,他可接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于是和皇后商议后,他决定为女儿修建一座道观,让女儿安心祈福。经过一年多的修建,清菊观终于建成。
    洛城百姓提及清菊观,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玉楼金阁,富丽堂皇。清菊公主年纪轻轻便丧夫无子,也让很多想攀龙附凤之人垂涎欲滴。可惜清菊公主果真如她所说的那样,一心祈福问道,根本不再理会男女之情,更不会给心怀不轨之人可趁之机。
    莲花河畔旁边高楼之上,若水一眼就看到了清菊公主,还有她手上戴的净心镯。
    将莲花姑娘送回客栈后,若水将兰泽叫了出来:“兰泽,请帮我照顾好她们。我要去一趟清菊观,青熙极有可能被藏匿于此地。”说罢,她便向清菊观方向而去。
    清菊观被保护的极好,若是普通人,连靠近那里,都是个问题,更别提夜探访。若水若有所思地笑了笑,看来姜国皇帝对这个女儿,确实比较上心。一个集帝后宠爱于一身的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什么奇珍异宝没有见过,但为何将原本属于妖的镯子,戴在了自己手上。
    青熙修行时总是被欲念所扰,为了助她顺利修行,若水将净心镯赠予她。青熙将净心镯视作珍宝,从不离手,除非是有人强行拿走的。但清菊贵为姜国公主,不至于为了抢夺一个镯子,便打伤青熙又将其掳走藏匿。
    若水找遍了清菊观,也未寻得一丝踪迹。到手的线索不能就这么断了,看来只能与清菊公主当面对质了。她决定等侍奉清菊的人离开后,再问个清楚。
    这时为清菊公主梳头的侍女突然开口说道:“公主您戴着这个手镯,果然越来越明艳动人。这个手镯,便是为您而生的。能选您作为它的主子,真是它的福气。”
    清菊公主人如其名,淡然优雅。面对丫鬟的恭维,只是微微一笑。
    丫鬟见公主并未出言打断,便继续说道:“皇后娘娘生辰将至,公主您准备好贺礼了吗?去年您送的玉如意,皇后娘娘极为满意,对您百般称赞。皇后娘娘对您的疼爱与呵护,甚至超过了清莲公主。”
    清菊轻轻抚摸手上的镯子,慢悠悠说道:“母后仁慈,这么多年,若是没有她的照拂,本宫早已成了后宫的一抔黄土。母后这次生辰,本宫定会好好准备,来感谢母后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清莲是母后唯一的亲生女儿,也是太子的胞妹,以后不可妄自非议。很多时候,祸从口出,本宫不想你成为皇室斗争下的牺牲品。”
    丫鬟立刻跪在地上,嘴里不听地说着忏悔的话,还一直扇自己巴掌。清菊摆了摆手,命她退下。
    不是亲子,胜似亲子。真是一句可笑的话,皇后怎么可能对她的疼爱,超过对清莲公主呢?姜国原本并无莲花节,只有牡丹宴。皇后为了提高清莲地位,特地求父皇定下了这个节日,还虚构出清莲就是莲花神女转世。皇后对自己到底好不好,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皇后是真心接纳自己,还是只是为了博一个好名声,只有她自己知道。虽然自己生母早亡,但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懂。她生母到底是死于难产,还是死于人为,只有皇后自己清楚。一个死了生母的公主,还能有什么威胁呢?与其让她自生自灭,还不如接到自己膝下抚养,既能彰显自己作为一国之母的宽厚仁慈,又能留住丈夫的心。
    清莲,父皇与皇后唯一的女儿,出生那刻起,便享受着全天下的宠爱。清莲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安静地站在那里,都有人疼爱。而自己呢,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要思虑周全,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得罪了父皇和皇后。
    她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宫嫁人,结果还没过几天安生日子,驸马又死于非命,独留她孤身一人在这世间苦苦挣扎。她才不要回皇宫,那是什么好地方吗?她回去了,又要被父皇当做一颗联姻棋子,推出去嫁人。与其重蹈覆辙,还不如直接做女冠,永绝后患。在自己的观内,不用看任何人脸色,不用讨好别人,还可以潇洒度日。皇宫有什么好的,尔虞我诈,阴奉阳违,勾心斗角,你死我亡。她就要留在自己的观内,细细谋划,让那些害了她的人,害了驸马的人,害了她母妃还有胞弟的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父皇都靠不住,挑拨离间的丫鬟更是不可靠,说不准哪日就为了攀高枝,将自己卖了。所以在这些丫鬟面前,她从来不议论皇室中人,更是时刻维持着温柔优雅。杀人,不一定非要用利刃,温柔刀,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