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打造新模式
作者:不夜星球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最新章节     
    自从确定了老朱禅让之后,朱雄英就好似轻松了很多,老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想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而朱雄英则是被分配到了这里要盯着新区这里的改造建设。
    对于朱雄英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不用管朝堂上的事情,朱雄英只是需要看一看建筑施工,还有整体规划即可。
    毕竟如今的大明迎来高速增长的阶段,大量的人口出生,也就带来了新建房屋的需求。
    如今朱雄英将新的城区开发出来,也可以成为地方上的一个模板,让其他地方学习和效仿。
    “建设新城区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保证居民的居住需求才是主要的!”
    在针对于新城区开发的事情上,朱雄英和工部侍郎以及以张狗儿为主的户部侍郎为首的几个主要负责开始了谈话。
    “若是不卖房子,那么如何收回成本?”坐在一旁的曹永林,虽然如今他已经逐渐脱离了商业领域,但是依旧有许多事情是由他来联系的。
    而小喜子则是在一旁默不作声,因为他只是代表皇室来旁听的,毕竟大明皇室也是这一次新城区开发的最大投资商。
    当然其中有大明银行的参与,但是他们并不负责具体的监督实行,主要的实行方是应天府还有承包这次施工的,启明建筑。
    启明建筑乃是大明商会下的一个专门负责开工建设的部门,如今已经分出成了独立的个体,这一次的工程,是由他们承包建设的。
    与此同时曹永林说出来的问题,张狗儿等一众人也是默默点头,虽然大明皇室是主要投资人的,但是户部也是出了钱的,数百万两投入进去,不说赚钱,总不能亏钱来做,这样就算是地方上想要效仿怕是也有心无力。
    一开始对于新城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就是用山和湖将军营分开,然后围绕着山与湖作为核心区域开发。
    张狗儿站起身来:“殿下,您之前的想法是围绕着湖和山,来规划处一大片地方,设置为观景房,然后围绕着这一区域打造一个您所说的新式里坊街道。”
    “但是若是殿下说的这些房子卖不出去,不但收不回我们所投入的钱财,很有可能连带这一部分的设想也难以成型。”
    解缙看见事情陷入了僵局,轻咳了一声,此时他面容黝黑,是因为刚刚从矿区那边回来,有了新的建城经验的解缙无异是一个好的辅佐。
    “依照之前殿下提出来的设想,我们整理了一份计划,如今开发城区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让开发之后的新城区以外城各项产业为核心,如此才能真正的达到新城区的长久发展。”
    “如今我们需要借助金川门,和钟阜们能够快速进入外郭城为契机,来发展新城区。毕竟我们都明白,这房子一旦卖出去,那就是一锤子的买卖。即便是所有的房子都卖出去了,说回来的钱财也足够朝廷的支出,但是接下来可就一分钱都收不上来了!而殿下之前的意思是想要让新城区就像是八卦城一般,成为应天府的一个财源地,想要达到这个要求怕是还要从其他地方入手。”
    张狗儿一直都在户部,最擅长的就是和数字打交道,对于其所说的当然是清楚的,更是知道这个经济的运行模式!
    张狗儿对于这个新的财源地很感兴趣,为了维持着应天城这个超级大城的运转,每日里朝廷耗费的都是海量的银子,若是这个新城能够成功,以后将是其他地方一个很好的借鉴!
    细水长流,总好过一锤子的买卖!
    这么想来会更加的划算!
    朱雄英点点头认可解缙的话语,手指轻轻敲打桌面道:“其实开发西城,本质上应该是为了缓解应天的住房压力,以及改善应天百姓的居住环境。”
    “一旦新城区建设完成,在咱看来应当是会哦出现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此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而这些,也是开发新城的意义所在!”
    伴随着朱雄英的话语,早就候在一旁的金信将准备好的一摞计划书分发给了众人。
    “这个就是对于新城的开发计划,以及开发完成之后到底要如何运营,这些都出现在了这份计划书之中。”
    随着朱雄英的话音刚落,众人纷纷拿起自己面前的计划书开始阅读起来。
    朱雄英则是慢悠悠的拿起一旁早就备好的冰镇地瓜,这是上林苑最新结出来的瓜,用来消渴解暑最是不错,尤其是刚刚冰镇之后拿出来的,一口下去浑身上下都觉得舒坦!
    其实新区的开发,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有了八卦城珠玉在前,朱雄英对于新城的定位就是,购物中心,居民住所为一体的休闲街区。
    如今,因为应天府作为枢纽和政治中心,其货物自然是繁荣异常,来来往往的旅客和商人也是数不胜数,如此巨大的人流量,还有种类繁多的货物,都是应天城独一无二的东西。
    这里的许多东西,通过郑和的船队,能够销往海外的只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货物是没有办法一次性都销售出去的。
    而除了那些可以长期使用的的物品,更大的问题则是让应天府周边生产养殖出来的农副产品和日销品能更好的被消费掉。
    如今大明不可能一步就跨入工业时代,大明的小农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之内,都不可能有很大的转变。
    所以朱雄英是想要让应天府周围的村庄快速推广大型养殖场,还有种植基地,尽量减少人员的使用,成规模的生产物品。
    工业铲平在当下的财政收入之中,只能是一个小分支,最起码在蒸汽机全面普及之前,他绝对是一个小分支!
    真正需要带动起来的活力,则是农村的农业经济和日常消费。
    只要将新城区打造成一片大型的居民区,最好是容纳更多人居住,那么到时候自然就会成为主要的消费口。
    与外郭城就能够变成相辅相成的地位。
    “新区的开发,卖房只能是弥补成本投入的一个手段,后续的商铺出租则是会成为新区一个稳定的长期收入,但是更加庞大的财政收入,则是需要依靠以新区为核心,盘活整个应天府的各项产业为根本!”
    “等到新区建设好之后,应天城的百姓就会觉得自家的鸡鸭长得太慢!自家地里的粮食和蔬菜长得太少!那些工厂恨不得夜以继日的生产和发展,才是新区发挥其真正作用的时候!”
    新区其实就是一个平台,不同于八卦城的商贸交易中心,这种只为了大型货物交易而诞生的地方。也不同于八卦城中心,围绕着图书馆所形成专对于读书人的商业模式。
    新区其实就是让老百姓们通过这个平台来发家致富!
    凭借着其离京军最近距离的优势,本身就有一批潜在用户。再加上聚集效应,这里会成为内城和外郭城居民的重要休闲集散地。
    钟宇恒拿着计划书认真的阅读着,作为应天知府,整个项目无论是建设还是运行都离不开他这个应天知府。
    以后无论是新城的好坏其实都会对他这个应天知府有很大的影响。
    况且若是真的建设完成,到了运营阶段怕是也要他这个知府要门来负责运营了。
    钟宇恒微皱着眉头:“殿下按照您的规划,西城的主要住户还是那些富户,围绕着景观湖和山来建造的一个高价值小区。”
    “甚至其因为紧邻城门,离着几处应天府的官办工厂比较近,会有意愿在此定居的应当也是官办工坊里的人比较多。百姓是有趋向性的,商贾、商户他们更是会逐利。但是如今新区没有能够彰显出其足够的价值和利益..........”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仅凭着这处在内城有着独一无二的湖水和景观,而且还是咱设计规划的,这些地便不会空着!”
    毫不夸张的说,朱雄英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
    但凡背后有朱雄英影子的事情,就没有不赚钱的!这就是影响力!
    不说其他,朱雄英只要发话,那些武官勋贵,还有依附于大明商会下面的一众商人,自然会来这里买上一套宅邸!
    至于说原本就有宅邸的.......
    但是商户能够买到的宅邸,能够有山有水么?
    虽然土地可能小了些,但是出门就能够看到山水还不够么?
    这可是在内城!
    至于勋贵,哪家子弟以后从讲武堂出来不会来京军这边待两年?
    提前为子孙后代打算一下呗.........
    有了这群人作为基础,何愁后续盘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