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南北之战
作者:斩孽缘   救岳飞建强宋最新章节     
    赵涛和杨八妹聊着战争并不是诗人写出的那种浪漫情怀。
    而是有着血与泪。
    这种血和泪当真正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伤痛。
    整个东西线的战士百姓天天感受着死亡的恐惧。
    远在海上的宋徽宗是没有真切感受这些的,
    就连汴梁城中的文武百官也只是有些焦急,真正从心底上感受到多大的恐惧,也谈不上,
    就连监国的太子赵桓。
    也只是觉得女真也不会攻到汴梁城。
    赵涛率领可用的兵力在定州城周旋的时候,
    汴梁城,
    朝堂上,
    说的并不是御敌的方法,而是弹劾那些不作为的将领,
    还有守不住城池的官员。
    具体是真的为了国家痛心疾首,恨做官的无能,还是为了党同伐异,公报私仇,只有参劾的当事人知道。
    其实快两个月的女真南侵,
    不说是战士的死亡人数,就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让户部尚书病倒在家了。
    北方 一些世家,豪绅,地主,一路难逃,他们对女真没有任何办法,
    但是每逃到一个地方的时候,直接就影响到当地的经济。
    那些逃亡黄河以南的世家,豪绅,地主原本就是有钱的主,也是有这底蕴的人。
    直接冲击着南方平衡的经济体系。
    然后这些东西,触发了当地世家,豪绅,地主的利益,然后从低层向高层,慢慢的蔓延。
    最后演变成朝廷上的南北官员之争。
    赵桓也不是聪慧之人,对于这样从未出现过的朝堂状况,瞬间就懵了,
    每天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南北方的官员们分立两旁,各自据理力争。
    他们以前官服并没有刻意的去穿,现在他们好像商量好的似的,
    身着不同颜色的官服,泾渭分明,仿佛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
    南方官员们言辞犀利,声音高亢,不断强调南方的利益和需求。
    他们认为南方地区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应该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他们振振有词地阐述着南方的优势,试图让这个监国太子赵桓和其他官员们认识到南方的重要性。
    北方官员们则毫不示弱,以坚定的语气回应。
    他们强调北方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底蕴,认为北方是国家的门户,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他们指出北方的军事重要性,主张加大对北方的军事投入,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现在又有女真入侵为借口。
    要让南方让出大量的利益和地盘,来确保北方南撤后的利益。
    双方争论激烈,互不相让,一时间朝堂上陷入了僵局。
    赵桓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
    想插话调和也无从说起,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案可是脑袋也不知道想一些什么。
    南北方的利益分歧太深,双方都不肯轻易妥协。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每个官员脸上写满了坚定和执着。毫不退让的可能,
    他们为了自己所代表的地区利益,竭尽全力地争取着
    整个朝堂紧张的气氛,毫不比女真南侵差,只不过这只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赵涛如果知道,自己在这里浴血奋战,
    朝堂上想着的是自己利益会不会损害,估计也会气的睡不着觉。
    之所以朝堂出现这样的情况,利益是最主要的,第二,
    这次南侵,
    女真人数毕竟很少,
    所攻打的地方城池,也是一些重要的战略城池。
    宋朝地大物博,
    还是有好多地方没有被波及到,
    他们也算是战争上的幸运儿,
    在夹缝中安然无恙。
    然而就在吴乞买两万骑兵出现,
    赵涛收缩兵力,回到定州城的这十天的时间。
    完颜宗翰率领着东路军的主力,
    已经悄悄的渡过黄河,
    李俊发现想阻拦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当所有人知道完颜宗翰攻下黄河的第一座城池的时候。
    汴京城,
    金銮殿,
    远在海上的宋徽宗才开始恐慌起来。
    朝堂上的官员也不争了,
    急忙的调集,
    京城附近所有的部队,
    开始往京城运粮,回防。
    从京城发出一道道圣旨,命令能用的所有部队,都回京保卫。
    就连赵涛也收到一道圣旨,两块金牌。
    赵涛看着探子打探出来的完颜宗翰行军路线。
    领着所有能领兵的将领,围在沙盘上看着,不由自主的说道:“完颜宗翰果然厉害。”
    其实要说最震惊的并不是赵涛,而是赵涛麾下的将领们。
    童禄率领火焰军,呼延灼率领的金属军,卢俊义率领这木头军,一直按照赵涛的命令,并没有来定州和赵涛汇合,而是一直往北行军。
    接到赵涛传过来,完颜宗翰渡过黄河的消息。
    第一个念头就是后撤回防,
    第二个念头就是想起赵涛说的,
    完颜宗翰或者完颜宗弼他们会直捣汴京城。
    以前他们觉得赵涛有点危言耸听,不会发生的,毕竟战线拉的太长,纵深上千里,还有上百万的大宋军队。
    现在童禄,呼延灼,卢俊义都对公子高远的战略眼光,对完颜宗翰,金国的企图揣测的准确,感到深深的震撼,
    战略谋划赵涛已经提前告诉过他们三个
    现在他们三个,童禄、呼延灼、卢俊义分别在自己的军营中,除了震惊,心中流露出对公子的钦佩之情。
    公子卓越的战略眼光,准确地预测了局势的发展,让三个人对公子的智慧和能力赞叹不已,
    那种高山仰止,膜拜之情瞬间占据了全行,
    此时,他们三个军营中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敬意。
    因为李俊并没有挡住完颜宗翰。
    那些跟着他们的师长,团长听到完颜宗翰渡过黄河,以前也听过赵涛说过,金国的战略意图,
    此时每个人惊愕不已。,
    童禄、呼延灼、卢俊义三人看着身边的将领,
    默默思考着,心中暗自感叹赵涛的眼光独到。
    整个东路线大宋军队的如此惨败,女真的实力如此强悍。
    甚至完颜宗翰悄悄渡过黄河有可能打到汴京这样糟糕的战况。
    他们心里竟然出奇的冷静,感受不到一丁点恐慌,,
    对赵涛料事如神,对全局的认识分析到位。
    反而觉得赵涛会领着他们
    战胜女真,
    而且这样的信心越发浓烈。
    呼延灼轻抚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公子的战略眼光,真是令人折服。”
    身边的将领纷纷点头,也深信不疑
    卢俊义对着周边的狼烟和逃跑的难民却说出:“公子的智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每时每刻都不会感到绝望。”
    木头军中的将领对赵涛心中有着敬佩,要说崇拜,谈不上,现在每一个将领都觉的赵涛真的神人一样
    童禄则激动地说:“看见没有,我就说,公子就是牛,就算阿骨打来了,我们也不怕,有公子,何愁不胜!”
    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对赵涛的敬佩之情达到了顶点,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们知道,只要跟随赵涛,就一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哪怕现在处于糟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