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乾隆张氏60
作者:Oofy   快穿:我在清朝当宠妃最新章节     
    于穗岁跟乾隆妖精打架,最后两败俱伤。
    乾隆瞧着于穗岁腰上的两个嫣红的手指印,于穗岁瞧着乾隆心口的几道渗血的抓痕,俩人视线胶着,最后还是乾隆认栽。
    “碧玉舒痕膏在哪里?”罢了,罢了,他一个大男人就不跟她一个小女人计较了。
    有了台阶,于穗岁勉为其难的扬着下颌,指了指床边的柜子。
    乾隆自己从爬过去,然后从柜子里找出碧玉舒痕膏,用力的打开,忿忿的挖出一坨来,小心地涂在于穗岁的腰上,看着那个指印,心里这才后悔。
    他刚刚太过激动,这掐住腰的手就重了一点。
    于穗岁睨了他一眼,乾隆这个小心眼,还真以为他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在这种时候给她下死手。
    这太不是人了。
    乾隆知道于穗岁心里不顺,语气也软和下来,认错道:“是我的不是,没有注意力度。”后边那句,你也不该这样用力的话,没有说出去来。
    装可怜?
    于穗岁可不吃这一套,她可不觉得乾隆是真的会觉得自己错了,不过是现在喜欢她,所以她做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就是短暂的蒙住双眼,为得不过是换取她的真心。
    见于穗岁不说话,还是沉默,又俯下身,将于穗岁楼在怀里,温声软语,“是我的不是,你大度一点,原谅我一回。”果然是唯有女子跟小人难养。
    于穗岁拿乔也就那么一会,便将头埋在乾隆的怀里,原谅了他。
    不原谅就得继续听,乾隆这小气鬼不得念叨一个晚上,她还要睡觉。
    乾隆深知于穗岁的喜好,第二日叫李玉送来了大量的珠宝首饰过来。
    于穗岁起来之后瞧了一眼,就叫人收了起来,她还要忙着去跟太后练习骑马射箭。
    程姑姑已经习惯了乾隆的大手笔,只是对于自家娘娘看起来心情欠佳,有点猜测,但不多。
    皇太后组织的打猎,在三天之后。
    于穗岁到了靶场,和钰已经在了,但是没有看见皇太后。
    和钰小步跑过来,“宸娘娘安,玛嬷今日有事,玛嬷说宸娘娘自己练就好。”裕贵太妃天不亮就在皇玛嬷毡包外候着了,也不知道有什么要紧的事。
    她之前还以为皇玛嬷跟裕贵太妃关系不错,毕竟还听姑姑说过,之前她们是经常在一起打牌的。
    于穗岁笑着回道:“知道了,谢谢大公主。”没事,她可以自己练,今天就多进步一点。
    和钰说完,并没有立刻离开,她有点不好意思,小声问道:“宸娘娘,这箭术练习可有什么诀窍?”她现在也就能射箭,这十发也不一定能中一发。
    等打猎的时候,若还是这个水平,不知道要怎么丢人,尤其是还要输给蒙古人,也不知道乾隆见谅会不会生气。
    她还不想得罪这个新爹。
    于穗岁瞧了一眼大公主,她挂上一个礼貌的微笑,“大公主,这箭术之事我并无诀窍,只是照着安达说的做。”开什么玩笑,要跟她说,她这是老酒装新瓶,老黄瓜刷绿漆。
    和钰听了之后,心想果然跟她想得一样,人家就是天赋异禀,她就是一个普通人。
    笑了笑,跟于穗岁告辞,“是我冒昧了,宸娘娘,我去练箭了。”她还是好好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脚踏实地的,以数量达成质变吧。
    见和钰走了,于穗岁去了自己平常的站位,叫太监将三十步改成了四十步。
    和钰在中途休息的时候,瞟了一眼,见于穗岁的靶跟她的靶的距离的差距,好吧,宸贵妃又进步了。
    她今日还是多练几回,争取减少脱靶的可能性。
    高轻鸢今日一早起来就得了紫禁城里的消息,一口茶给喷了出来,疑惑道:“姑姑,你再说一遍?”她听错了吧,这皇后乱点鸳鸯谱了?
    她妹妹跟和亲王?
    这俩人?
    那可有得好戏看了!
    高轻鸢觉得很是荒谬,她妹妹嫁给和亲王,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说和亲王不配,还是她妹妹不配。
    姑姑认真且严肃的重复了一遍,“娘娘,皇后娘娘的懿旨已下,府中夫人也遣人送了信来。”说着又将刚刚福利管家送来的信呈给高轻鸢。
    高轻鸢拿着手帕擦了擦嘴角,不情不愿的接过这封信,拆开一看,果不其然,是叫她给妹妹做脸,多赏赐一些宫里的东西,若是可以,让她求皇上也给赏赐一点东西,不拘是什么。
    还说,既然她没有再进宫,这之前的事也自然就这样掀过,她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姐,这姐妹之间,哪里有什么生死大仇的,这过去的事,就过去了。
    高轻鸢扶着额头,问:“皇上太后那边可是知道了?”
    姑姑:“听闻裕贵太妃寅时一刻就在皇太后那边候着了,皇上那边,奴婢们就没敢去打听。”这不是在宫里,或者圆明园里,那人多,不显眼,可这是在外边,多一个人,立刻就能看出来。
    太后都知道了,那皇上肯定是知道的,高轻鸢心里琢磨着,这皇后乱点鸳鸯谱,点得和亲王以后怕是要比上一辈子还要疯了。
    说起来,这一辈子,她回来之初就跟的父亲去过信,结果收到的是,她一个女子,还是出嫁之女,不要管高家之事,尤其是男人的事,她一个女子,哪里懂男人的事,尤其是朝堂之事。
    既然这样,高轻鸢也就不再说了,反正他们的结局,大抵是跟上一辈子一样。
    想着皇上,当年的老师张廷玉,最后的结局,那高家那样的结果,也是他们自己找的。
    姑姑见高轻鸢不言不语,询问道:“娘娘可有什么章程?”这高家三小姐之事,这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姐妹,真有隔阂,那也该私下里来,这如今涉及到皇后,那是要一致的。
    高轻鸢讽刺的笑了一声,章程?给她做嫁衣,她又不是什么傻子,她正准备趁人之危,哪里会想着给高家再做脸面。
    皇上可不是一个看后妃家世宠爱嫔妃的人。
    那样的皇帝不是大臣手里的傀儡吗?
    皇上是那样的人吗?
    “皇后娘娘懿旨已下,她一个侧福晋难不成还想越过嫡福晋去?”怎么叫她多赏赐一点东西,好做嫁妆,又想要皇上给赏赐一点,这不是为了在和亲王后院抬高身价。
    以后好跟嫡福晋吴库扎氏好平起平坐,最好她这个姐姐能够将吴库扎氏给顺道解决了,叫她做一个干净清白的继福晋。
    如果要是可以,再顺道求了皇上,等她那个好妹妹生了儿子,给他求一个世子之位。
    可她凭什么要配合她们。
    又凭什么要事事顺着她们的意思。
    当初既然已经做了决定,现在后悔,那她的那些伤害就能过去?
    过不去的,她就是记得,上辈子是这辈子还是,她都是父母亲人眼里的工具人,有事的时候想去,没事的时候从来记不起。
    几岁就被父亲她们送到王府当使女,可即便是包衣奴才出身,内务府那边也是十二三岁开始选。
    哪有六七岁就往王府里送,说什么先帝跟敦肃年贵妃失了女儿,她去讨好慰藉。
    现在想来不过是托词,她一个包衣的女儿,如何去慰藉敦肃皇贵妃的失女之痛,人年家有的是女儿。
    她算是那根葱!
    当年一叶障目,还对他们有所期待,如今想来全都是笑话。
    姑姑愣了一下,一秒就明白了,娘娘还是记恨娘家,可她不会劝说娘娘,她这是在娘娘身边伺候,这要分清楚自己是谁得的人。
    高家的事,她一个奴才不需要插手,她只要伺候好娘娘,这以后前途自然是少不了。
    何必去多此一举,惹娘娘心烦。
    “那奴婢去打发了府里的人。”姑姑道。
    高轻鸢点点头,然后将信递给了姑姑,轻声道:“烧了吧。”这一世就当自己没有父母亲缘,父亲以为她是靠着高家,才能得了这样的高位。
    可高家是什么,不过是一个包衣奴才,即便现在抬了旗,真是因为父亲办事得了皇上青眼,她只能说,父亲自视过高了。
    他在皇上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得用的奴才。
    不是他心里幻想的岳父泰山。
    皇上的亲岳父可是每日朝堂时都要向皇上下跪的。
    姑姑接过来,然后去了后边毡包的茶房,见着这封信烧成灰烬之后,她才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衣裳,然后将高轻鸢的意思告诉了高家来的管家。
    他白着脸,然后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这贵妃娘娘为何这般不近人情,即便是曾经三小姐做错了事,可事情未成,三小姐也受了苦遭了罪,如今有了一个好去处,为何不能大度一点,以此彰显贵妃娘娘的仪度。
    何况三小姐年纪小人又天真,这事揭过不好吗?
    贵妃娘娘是不想要这娘家了吗?
    姑姑瞧着那管家的神色,心里啐了一口,刚刚那个什么眼神,她如今看着,觉得娘娘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当初娘娘才几岁,就进了王府做使女,若不是皇上喜欢,将她放到身边,这娘娘不知道要吃多少的苦。
    六七岁的女娃,进了府,甭管之前是什么,那就是奴才,可几岁的孩子,能做什么,不被欺负就好了。
    如今这个前程,大多都是皇上给的。
    -
    皇太后那边,请了裕贵太妃进来后,想着刚刚姑姑说给她的消息,这皇后啊,她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如今是越发的随心所欲了,幸好这回不是什么大事,若真的是涉及到了前朝,这皇上那一关就过不了。
    裕贵太妃心里煎熬,这高家的三姑娘给弘昼做侧福晋,她可是高贵妃的亲妹妹,这之前两姐妹闹得多僵,她们这些在宫里的人都有耳闻,可如今她若是嫁进府里。
    裕贵太妃不敢想,这弘昼以后的日子要有多难熬。
    若是换了高家的旁枝,也无甚大事,可是这高三小姐是皇上现在看重的高斌的女儿,这欲加之罪,真的就是百口莫辩了。
    这么好的把柄皇上那里是不会放过的。
    他就想要逼迫他们母子,瞧不得他们过得好。
    “求娘娘看在我们之前几十年的情分上,收回成命。”裕贵太妃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她们一家的日子已经很难过了,皇上并没有真的放下,他们都是夹着尾巴过日子。
    已经赔上了一个和婉,府里还有几个孙儿,他们以后都还要在皇上手里做事。
    一个高三小姐就能叫他们的隐忍直接化为乌有。
    日后说起、你说你没有心思,这嫡福晋、侧福晋都是出身高门或重臣,你真没有意思?
    还是不过是诓骗他这个皇上。
    这话都是裕贵太妃能想到的。
    皇太后忙道:“快将你们太妃扶起来!”她也是觉得皇后无状,可是这皇后的懿旨已经下了,这也不能更改,她到底是生了永琏的,皇上那里也不会真的为着这个驳了回去。
    永琏也不知道还能为皇后挡几次灾祸了。
    裕贵太妃挣脱开来,跪在地上,砰砰砰的磕头,“求太后看在我们从前的情分上,免了这桩婚事。弘昼跟吴库扎氏两心相投,吴库扎氏又生了几个孩子,这若是再娶了高家的姑娘,也是对不起人家姑娘。”
    她不能起来啊,这弘昼不能娶啊。他的前途,孙子的前途,都还在皇上的手里啊。
    哀戚的声音,皇太后听着也觉得有两分难受,可是皇后即便是乱点的,这事已经定下了,自然是不会更改的。
    “扶你主子起来吧。”皇太后瞧了眼裕贵太妃的姑姑,又道:“我知道弘昼他们夫妻恩爱,可这高家的姑娘也不是三岁的小孩,不需要他们每日去哄,她之后进门了,也就是个侧福晋,怎么也不会越过吴库扎氏去。何况,又不是要弘昼一定要跟她情深意重,不过是府里多了一个吃饭的人,难不成一双筷子,和亲王府里都添不起?”
    皇太后是不会撤回皇后的懿旨的,皇上也不会,甭管皇后之前是怎么想的,可这事若是朝令夕改,这对皇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这事怕是在京城已经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对象,这个时候她出去将这婚事退了,他们母子俩人是满意了,可皇后呢?
    她是皇上的妻子,这也是在给皇上的脸上难堪。
    折了皇后的颜面是小,可连带着折了皇上的颜面才是大事。
    姑姑在皇太后的那个眼神下,不得不将裕贵太妃扶起来,心里难受,可什么也不能说。
    太后终究是变了,跟之前的熹贵妃时期,简直是判若两人。
    裕贵太妃听明白了,可心更冷了,皇太后,皇太后,她是不肯帮一点忙的。
    就一句话的事,她本来也没有多喜欢皇后这个儿媳,整日整日的带着那个宸贵妃,也不见提起一句皇后,如今倒是站在皇后一边了。
    不过是不想叫他们好过。
    也对,他们母子二人,哪里会是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人,是她糊涂了,是她想得太好了,以为她们之间有着几十年相伴的情谊,终究是她会错意了。
    见着裕贵太妃落寞的样子,皇太后心里叹了一口气,“弘昼若是不喜欢她,日后进府了,只要面上过得去,不闹出人命就好。”高三小姐是个有野心的,她之前就是被高贵妃给按了下去,可吴库扎氏非要横插一脚,坏了她的事。
    “你日后还是多教教吴库扎氏。”多说了这句话,也不知道裕贵太妃能不能听进去,这高家的事本就是她先出手,如今得了这个结果,还是她去皇后面前挑拨离间的结果。
    害人害己。
    再加上高轻鸢的气没有出完,这之后,恐怕还有得纠缠。
    裕贵太妃木偶一般,机械的点了点头,跟皇太后跪安。
    说什么吴库扎氏,不过是推辞罢了。
    她是妄图讨好皇后,可为得不也是王府,只是她错算了人心,皇后即便不得皇上太后的心,可还是要跟他们站在一边。
    皇上还记不记得他小时候是在她这个太妃膝下长大的啊。
    若真是有良心,就不该忘恩负义。
    人走了之后,太后身边的姑姑才道:“皇上刚刚叫人过来传话,说是就照着皇后的意思办。”幸好娘娘没有同意,不然这母子二人还有的说。
    皇太后喝了两口茶,意味不明的瞧着裕贵太妃出去的方向,她心里是越发的怨恨他们母子了。
    可若是换成她们母子,现在她跟皇上的下场未必会比现在好。
    皇权之下,哪里剩多少真情实意。
    一切不过是由位置决定的,皇权是绝不许任何觊觎的,她还是个只能靠着儿子获得一部分权力的人,哪里会跟皇上唱反调。
    皇上不允许的事,她是绝对不能去做到,不然钮祜禄家族里难不成没有适龄秀女,可皇上没有那个意思,她就要将族里的人全部都按住了。
    她不过也是在皇上手里讨饭吃,做不得真正的主。
    皇宫从来都只有一个主人。
    况且天家历来是如此:父子不是父子,母子不是母子,夫妻不是夫妻。
    要在这宫里活得好,脑子就要清醒,还有就是真正的能够克制,若是逾越雷池一步,那便是日暮穷途。
    她只想平安健康的走到生命的终点,不想横生枝节,再出波澜。
    “去看看和钰那丫头练得如何了?”皇太后道,扶着姑姑的手,站了起来,走了两步之后,又转身回去,“还是去跟佛祖上一炷香。”
    皇太后心里难受,她成了皇太后之后,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她的命运依旧还是在别人的手中。
    以前是先帝,现在是儿子。
    都是别人,不是她自己。
    姑姑动作轻柔,她想着刚刚的话,皇上叫了李玉来传话,可又说了一句,要等皇太后跟裕贵太妃说完之后再说。
    皇上这样说,还是怕皇太后为裕贵太妃他们母子二人出头。
    当年府里先皇后能自己养自己的孩子,齐太妃也能养自己的孩子,后来的年贵妃也能养自己的孩子,唯有她们娘娘跟裕贵太妃二人要易子而养。
    先皇后还曾劝过先帝,可是先帝是个固执己见的人,又信神道之学,不仅没有同意,还责骂了先皇后。
    现在,她们娘娘跟皇上明明是可以是真正的无嫌隙的母子,可是那几年,终究还是留下了痕迹。
    乾隆那边也是见了和亲王,只是和亲王没有跟裕贵太妃一样,请求乾隆推了这门赐婚,他跪着道:“皇上,我与吴库扎氏年少结缡,夫妻感情甚笃,又有四子一女,这高氏我怕是要辜负了。”
    那高家的女儿,谁想要娶,不过是个他皇兄看不上不要的女人。
    乾隆心里嗤笑,伉俪情深,这弘昼确实跟吴库扎氏情深意重,那侧福晋肚子里的孩子能一个一个的死去,他都能视而不见,任由吴库扎氏去处理。
    他这般包容,若不是感情深厚,他都找不出理由来。
    “我知道你们夫妻二人如漆似胶,那高氏也是贵妃的亲妹妹,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乾隆这话说的平淡。
    可在和亲王的耳朵里就不是这个意思了,他是在警告他,这高氏是高贵妃的妹妹,不是什么他可以任意处理的女人。
    和亲王的心沉了又沉,吴库扎氏当初何苦惹了高贵妃不悦,如今事过境迁,本该早就忘了的事,可皇上还是要特意提出来,就是想要告诉他,高贵妃要高氏过什么样的日子,他就该照做。
    他哪里能知道,这高贵妃是真的要自己的妹妹一辈子不好过,还是就是在气头上,想要发泄一下,他若是拿捏不住分寸,这过了,那高贵妃就该拿他开刀了。
    皇上如今真的手段是越发的叫人难受了。
    乾隆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他就是怕高轻鸢万一当初就是拈酸吃醋,一气之下的决定,如今这高氏嫁给和亲王,这一事就揭过,所以叮嘱了这么一句。
    和亲王是垂头丧气的出来,想着自己的额娘,还是忍住自己的情绪去了裕贵太妃的住处。
    高轻鸢那边带着姑姑往乾隆这里来了,她已经想好自己要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