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天下第一村
作者:树洞里的秘密   村里的福运娇她生财有道最新章节     
    “回天使,小女子正是石榴。”石榴不知道皇上听的版本是怎么样的,但见这天使都知道她这个人了,也是不免微微激动。
    她可是励志要成为天下首富的人,出名好啊,连皇上都听说过她的名字呢,这怎么不好?
    天使颔首,将这小姑娘细细的打量回来一番,又让人将制好的匾和银两都拿上来。
    反应过来的刘里长和李族长亲自接过了那匾来一同捧着,至于银子,则是由孙族长和李义山他们接过了。
    石榴捧住了圣旨,张嘴便请天使们进村去喝茶。
    天使自是不惯在这小村子里落脚的,摆手拒绝了,这便要立时返回洛水城。
    石榴忙即带领众人相送,不动声色的便将一个荷包塞到了天使手里。
    这还是她刚刚远远看清了来的是个公公,有所猜测,赶紧让拂冬回去准备的,里头装的自然是银票。
    天使捏到了一方荷包,不由微微挑眉,这乡里的姑娘压根就不曾见过宣旨的,也没见张县令提点,竟这般知道规矩?真是不可小瞧啊,果然是天下第一村呢。
    他笑了笑,转身上了轿。
    目送着天使仪仗走远,定格住的村口才突然解封了似的,一个个同手同脚的围了上来,激动的嘴皮子秃噜。
    “哎嘛!这就是圣旨?刚刚那真是皇城里头来的天使?”
    “竟连皇上都知道咱们村杀匪的英雄事迹了?皇上还给咱们赐了匾赐了银子?”
    “哎嘛,我不是在做梦吧!快掐我一把!咱们村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这得多出息啊!”
    “咱们祖宗在底下都得高兴的蹦起来呢!”
    “瞧瞧这匾,可真气派,这是皇上御笔亲题的?不行,我得好好拜拜!”
    “.......”
    下河村众人七嘴八舌的高兴得都跟喝高了似的,上河村这边,范族长带着人挤了进来,就想瞻仰瞻仰圣旨和皇上亲赐的匾,这只怕是他们有生之年唯一能得见的这么一回呢!
    “恭喜恭喜啊!”
    那满面红光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村领了圣旨呢。
    刘里长和李族长那是一脸的神气和与有荣焉,这么多年,都是他们下河村仰视上河村的,哪曾想到有这么一天,他们下河村也能让上河村羡慕呢!
    这可真是风光啊!
    今儿个真高兴,没得说!
    陆陆续续又有近邻的村子的人听到消息的赶来瞻仰圣旨和匾的,下河村热闹得不行,村口的人都站不下了。
    来瞻仰过的人走了,又有更远的地方的人陆续赶来,络绎不绝的,不得不说,下河村,天下第一村的名号,是彻底的火了,人们众口相传,津津乐道。
    此后便有野史记载:大晋瑞康二十一年秋,并州榕江县有匪猖獗,短短半月,横贯三县,屠村十余。
    中秋前夕,洛水城下辖一名为下河村的村庄遭恶匪入侵,全村老少齐心协力,奋起反抗,将恶匪打得落花流水,一个不留,至此,此股恶匪土崩瓦解,再不复存在……
    此一壮举传扬开来,震惊内外,瑞康帝更是御口赞叹一句:这就是我大燕的好百姓!当得是天下第一村!
    而后天下第一村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引得无数人传唱这个抗匪故事.......
    不过这都是后话。
    说回当下,刘里长和李族长等人笑得嘴角都僵了收不回来了,一直持续到半下午,午饭的点都饿过了,这才终于脱开了身,送走了这些还舍不得走的人呢。
    为了防止还有人闻风赶来,下河村的人是麻溜的抱着圣旨和匾回了村去,闭门谢客。
    满村人都聚到了村中大磨坊,至于还饿着肚子?不好意思,太高兴了,压根顾不上!吃饭算什么,不吃也罢!
    “这圣旨和匾咱们得供起来啊!咋供啊?”有人说道。
    至于那赏银,虽然的确很多很多,但在这金贵的圣旨和御赐的匾面前,没人顾得上。
    “圣旨肯定是要供奉在祠堂里,叫咱们祖列祖列宗都看看呢!”
    “可供奉在哪个祠堂?”有人弱弱的问。
    是啊,供奉在哪个祠堂?
    下河村一百多户人家,李氏一族占了五十多户,刘氏一族占了三十户,孙氏一族占了二十来户,这便是三个祠堂。
    剩下的八户之前逐出了一户,还剩七户,这都是散户,并没有祠堂。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圣旨,说真的,谁不想供奉在自家的祠堂里?
    但刘里长当先便道:“此次要不是石榴,咱们别说杀匪,能不能都活命都是一个问题,所以没得说,这圣旨合该供在你们李氏祠堂里!”
    孙族长看了眼刘里长,也忙即附和,“对,该供在你们李氏祠堂!”
    至于七户散户,更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们没祠堂,供在李氏祠堂里,他们也是乐见的。
    李族长当然也是巴不得能供在他们的祠堂里的,但这会儿并没有一口应下,而是看向了石榴。
    见他看向石榴,其他人忙都看向石榴,怎么安排,他们都听石榴的,这圣旨,可是石榴接的!
    石榴看了一圈众人,缓缓道:“要我说的话,咱们村经过此次共同抗匪之后已经是亲如一家了,今后也希望咱们的子子孙孙能够一直都这么的团结,一致对外,所以,我觉得咱们不如趁这次建一个村祠?
    这村祠建好了,就将圣旨供奉在里头,这块御赐的匾也挂在村祠的大门上,而里头放进去的第一批排位,我觉得可以是此次牺牲在抗匪中的那二十四个人,往后对咱们村有大贡献的人,百年之后也都可供奉在村祠里,受全村人香火——
    你们觉得呢?”
    咳,比如她,往后她和离回来,将来百年之后,牌位怎么也够资格供奉进村祠吧?
    众人一听,顿时都觉得这实在是好极了,特别是那七户人家,有了村祠,他们几家可算是彻底的在这下河村扎紧根了!
    而他们村现在可是御赐的天下第一村,有一个村祠不是应该的嘛?
    当下众人都表了态,这事就这么定了,明儿就去买砖瓦沙石这些,建村祠!
    至于建在什么位置,村里已经没有宅基地了,看来看去,最后定在了清河边上,李家作坊之前留出来的那一片位置,建个祠堂,还能有空余,不会逼仄。
    祠堂坐南朝北,到时候大门正好朝在村口,谁人进来都能第一眼看到这御赐的‘天下第一村’!
    而建村祠的银子,众人商量过后,一致决定由各家筹,一百多户人家,一家出不了几个钱。
    那赏赐的银子,自然是分到各家,供起来啊!
    这留着传给子孙后代多荣光?一千两银子一百多户平分,一家也没多少,花用了太可惜,反正他们各家现在也不是没银子花用。
    这银元宝供着体面啊!便就这么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