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羊工坊开工
作者:树洞里的秘密   村里的福运娇她生财有道最新章节     
    至于绵羊毛,石榴定的是二十文一斤。
    一只每年都剪羊毛的绵羊一次最多也就能剪下十斤不到的羊毛,一年剪两次。
    如此一头羊一年能赚得四百文左右,单这么听是不多,但卖了羊也才一吊多钱,要有个几只羊的话,一年就能有几吊银。
    且这往年也没有想过能卖钱的东西,一下就能卖这么多,这也是很叫村人们欢喜不已的了。
    正好就到了春夏剪一次羊毛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好了剪羊毛的准备。
    这又是煮羊奶又是准备剪羊毛,还得进作坊做工的,两个村那是忙的热火朝天的,叫离得近消息灵通的几个村子的人看得都是眼红不已。
    他们怎么就没有天宝村这个好运气呢?
    也不知道李家还建不建作坊,要是建,下回可得争取请人选他们村才好。
    不过这都是不能确定的事,现在能确定的,就是李家的新作坊收羊奶收羊毛!
    难怪去年下河村家家户户突然都养上了羊呢,有闺女媳妇是下河村的,当时也都是问过一嘴的,知道是李家让养的,一准有用处,不过他们没见着真章,也没有那个闲钱和魄力,倒是有些跟着养的,不不敢多养。
    这不像养猪,养猪他们是确定了李家一准收的。
    眼下知道了,他们还等什么?赶紧的,买羊仔,养羊啊!
    不能吃上头桌饭,这第二桌他们还能赶不上?
    不说十里八村的继养猪潮后这又掀起了养羊潮,只说响鼓坡的李家羊工坊今儿就正式开工啦!
    羊工坊的布局跟清河边上的吃食作坊又有不同,只见围墙将整个工坊都围护了起来,只有两道大门可供进入,要想翻墙,那墙头上可是扎满了荆棘和尖尖的碎石块,没两把刷子的,上了墙准得被弄的一身伤,那尖石块,扎着什么地方可就说不定了。
    前门有一丈多宽,缀在墙外头有一间小小的门房,就跟后世的保安亭一样的,专门在此守门的是下河村里早些年打过猎的老猎户翟老头。
    进了门去就是一排倒座房,靠门这间就是翟老头晚上的住处,过去一间住的则是负责羊工坊巡逻防卫的四个护院其中的两个。
    剩下几间倒座房就是谈事休息这些的地方。
    接着往里去,入目的就是一个大大的院子,左边打头就是一间极大的饭堂,里头布满了一张张的长桌长凳,一次可容纳三百号人在里头用餐。
    右边则是同等面积但分成了两间的大屋子,这里便是库房区。
    再往后,便是两处又大又干净的茅厕,男女分开来的。
    负责茅厕卫生和整个工坊内部卫生的是下河村的四个有些岁数的老头老太太。
    左面是奶片生产区,右边是羊毛制品区。
    奶片生产区没有羊毛制品区占地面积大,但也是一溜的小屋子和几间大点的屋子,小屋子一间里头两张火炕,这是专门烘制奶片的,前头这大屋子便是奶片生产区,另一间是奶粉存放区,剩下一间则是奶片打包区。
    而右边的羊毛制品区也是一间间的屋子,分做了前后两排,并行着的。
    前头一排如流水线一般,分工明确,从羊毛洗净处理烘干到梳理加捻,再到卷绕,然后进行染色,以茜草、苏木、血藤、蓝靛、石榴皮等植物染色,最后晾干卷起来,便可送去后排打头的屋子储存。
    接着便在这后排的生产间里进行加工生产了。
    生产什么呢?
    自然是从头到脚的,羊毛帽羊毛围巾、围脖,羊毛披巾,羊毛衫,羊毛背心,羊毛手套,羊毛裤,羊毛袜,以及羊毛毯等等。
    再接着往后,又是两处茅厕,然后便是后墙缀着一片屋子,拱着一道后门,守后门这一片的两个护院就住在其中一间屋子。
    开工的前期,自然还是以处理羊毛染线为主,刘东家那边前前后后已经送来了四批羊毛,便是放了樟脑丸保存得当不怕生虫这些,也是不好久放的,早些处理成毛线更好存放。
    此番招工一共三百五十五人,石榴将五十五人投放到奶片作坊,二十个人负责奶粉搅拌入模,十间烘干区每间二人负责奶片烘制,十五个人进行奶片包装。
    剩下三百人则全是羊毛制品作坊的。
    先都投放在前头这流水线上,分了工,处理羊毛的,梳理捻条的,这都不难,毕竟,村里的妇人姑娘的,大多都是会织布的,即便不会,捻个棉条的也是会的。
    最难的,就是这染色,从没有接触过的,自是不敢大意,且这染色本就不易,稍不注意就染坏了。
    石榴便驻扎到这一步了,带着工人们手把手的事无巨细的教,也是颇费心思。
    至于茜草这些个染料,都是丁福光弄来的,洪家便是开染坊的,弄这些都有渠道,丁福光出面,又知道他们不是做染布生意,洪家自是也乐得帮忙。
    要说洪太太之前还撇嘴看不上石榴,生怕石榴蒙骗了丁家的家财去,这会儿嘛,早就没有这个想法了,在看到童玩斋一步步火起来,药膳馆开起来,府城州城都涉及去,这想法更是歇了个干净,一点都不再有了。
    人家这么会挣钱,丁家那点算个什么?
    羊制品区是急不来的,一步步的都要做好做细,奶片作坊这边,倒是不过几天,便出产了不少的奶片。
    城里丁福光拾掇了一个铺子出来早挂上了李记糖铺的招牌。
    这边奶片送进城去,转日就红红火火的开张了。
    这洛水城里此前就有一家刘记果糖铺,听着李记糖铺这名就知道是卖糖的,又是这耳熟能详的李记,自是少不得引起众人注意的。
    铺子一开张,围观的人就直往里头挤,瞧瞧,这李记糖铺,卖的又是什么糖呢?
    或许有李记二从来都是叫人眼前一亮不叫人失望的这个心理在,众人挤进了铺子,看清铺子里卖的东西,惊奇之余,竟也不觉得多意外。
    毕竟这是李记啊。
    李记出这些个稀奇的东西,可不是不叫人意外吗?
    要换做别家,他们还真的稀奇好半天。
    不过这会儿,他们也是极稀奇的,一个个的,拉着伙计七嘴八舌的问起来。
    “这是什么糖?怎么是这么个颜色?瞧着奶乎乎的,我感觉这整个铺子里好似都是一股奶味呢!”
    “嘿!这糖跟刘记那果糖倒有些相似,都有小动物状花朵状的……”
    “那刘记的果糖听说不就是跟这李家买的方子嘛!正常!我倒是瞧着这糖闻着这奶香味,就忍不住的吞咽口水,这糖瞧着,一准好吃!”
    “是啊,光看着这般精致,就差不了!我还从没见过这般的糖呢!”
    “……”
    众人七嘴八舌下,伙计也赶紧招呼介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