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清廷的反应
作者:东方笑笑生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最新章节     
    在北京城太极殿内,满清的高级大臣聚集在此。
    从远处看,有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飘展。
    看来有鞑子高层今天在此开重要的大会。
    满清鞑子最高层聚在太极殿内,里里外外,被三重侍卫围起来。
    还有好多穿着黄马褂,腰间挎着腰刀,掐着腰站在各个路口。
    周围还有一大批身披重甲的骑兵在巡逻,一般的太监等很难靠近。
    大帐内,一个个光佝偻的脑门上只有“金钱鼠尾”般大小的鞭子很显眼。
    有的脑门上只有一根小尾巴,有的扎着两根,有的三根。
    小辫子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有的扎在脑后面,有的在两耳朵上方,有的直接扎在脑袋上方。
    为首坐在大帐中间的是多尔衮,当然这次朝会,多尔衮主要议事如何对付周鉴的汉武军。
    下首的位置左边坐着的是多铎,济尔哈朗,多尔衮。
    右边坐着的是豪格,阿巴泰,汤古代,巴布泰,巴布海……
    在阿巴泰后面还站着两个奴才,分别是宁完我和鲍承先。
    脑门上有一条长长细细小辫子的济尔哈朗开口说道:“禀皇上,据可靠消息,大汉皇帝周鉴亲率汉武军北伐,已经攻克到山东地界,此北伐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如此,我大清不可不做准备啊?”
    脑后面拖了一根细长的小辫子,体态极为健壮的多尔衮说道:“周鉴北伐,对我大清威胁最大。我们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朕今日特为此事召开御前会议。今日,你们尽可畅所欲言。”
    多尔衮继续说道:“我大清入关不久,虽取得一些成就,但仍然没法撼动汉人的江山。统治范围也只能停留在北方。所管辖的人口也不多,与南方相比,远远不足。”
    接着,多尔衮左手手中拿着串珠,来回抚摸。眼神略带犀利,注视着台下的众位大臣。
    豫亲王多铎询问道:“皇上,周鉴的汉武军气势强盛,应该立即派兵南下与周鉴汉武军决战,以报他们杀我大哥英亲王之仇。”
    多尔衮回道:“豫亲王莫急,朕自会派兵南下。今日商议对策,与众位大臣商议对策,派何人领兵南下合适?”
    豫亲王多铎说道:“皇上,自然是派臣弟领兵前往了,臣弟上次败于周鉴之手,此番我大清换了新火器,实力不在周鉴的汉武军之下。”
    在场的众人互相对视着。
    多尔衮瞥了一眼豪格,济尔哈朗等一些王爷,心中暗自说道:今日派谁前往合适?倘若派自己的心腹前去,万一战败,有损实力。倘若派他人前往,如果取胜,也必然压自己人一头!
    想到这里,多尔衮暗自苦笑一番!
    多尔衮说道:“此次汉武军北伐,对我威胁极大。如果不能有效遏制他们,我们很有可能在北方无法立足。从汉人手中夺得的土地就要拱手让出。朕决议,为了阻止汉武军北伐,必须给与汉武军更沉重的打击。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你亲自带人马立刻南下与汉武军决战。”
    济尔哈朗拍拍自己的胸脯表示明白!
    阿巴泰突然抢话说道:“皇上,臣多日以来,以研读《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现在相当熟悉。臣自认为可领兵南下寻周鉴报仇。”
    多尔衮抬手向阿巴泰示意不必!
    主要是阿巴泰多次与周鉴交手,他妈的从来没赢过,让老子怎么信任你!
    “现在的大汉如同一头野牛,而我满清只不过是个吸血的蚂蟥。倘若单独行动,万一汉武军集结大军围而剿之,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蚂蟥能大批行动,这头野牛必会招架不住,任由我们吸食!”
    豫亲王多铎说道:“皇上明鉴,臣弟也是这样看法!汉朝的国土、疆域多我们满清十倍,汉朝人的百姓更是多我们满清百倍,我们集合所有的力量方可击败他们。”
    “说的好!”
    “说的好!”
    ……
    多尔衮瞥了一眼阿巴泰:“饶余贝勒,你暂且不要独自出征。你的心性比较气盛,应多向沉稳的将领们学习,磨砺自己的意志。未来,有的是你大展鸿图的机会。”
    阿巴泰说道:“是,皇上,臣领旨!”
    岳托说道:“皇上,还有一件大事。陕西的李自成命令大将高一功对我大清山西地界发起的进攻。”
    “什么?”多尔衮叹道。
    其他将领也纷纷惊讶起来,彼此互相对视一番。
    岳托继续说道:“李自成的西北军,自攻打山西运城,斩杀我们大清将领阿山。使我大清失去了山西与黄河的重要关隘。李自成的西北军可长驱直入。威胁我大清山西地界。”
    多尔衮骂道:“士可忍,孰不可忍!小小李自成流寇一旦攻打我大清。活腻了!立刻发兵,剿灭李自成西北军。”
    岳托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周鉴的汉武军对我们的威胁最大。眼下应该立即派人与李自成修和,集中力量对付周鉴的汉武军。”
    多尔衮拍拍自己的脑门说道:“啊呀!敲我,把这事都忽略了。立刻派人前去与李自成秘密谈和。”
    众将领闻言这才喘口粗气。
    此时,站在多尔衮身后的一个武将,鲍承先说道:“微臣,愿作先锋开路,”
    这位武将威猛异常,满脸络腮胡,头上绑着一条坚韧、粗长的头带。他的身形高大,比起旁边的张九龄要壮硕许多。
    多尔衮心想,有这样忠诚的将领助我,真是国之幸事!
    多尔衮说道:“鲍承先,你是我大清的特鲁!此次南下,可做先锋!”
    宁完我连忙说道:“奴才也愿意做南下先锋!”
    鲍承先斜眼瞟了宁完我一眼,心中不屑地想:你这矮小之辈,还想和我争夺建功立业的机会?看看你自己那副模样,还敢来挑衅我。我所使的战斧,长度都超过你的身高了。
    多尔衮挥了挥手,缓缓说道:“不必着急!先锋之职,还是由鲍承先来担任吧,宁将军则随济尔哈朗将军一同居中策应。”
    多尔衮认为,冲锋陷阵这样的任务,交给像鲍承先这样的猛将更为合适。
    多尔衮继续分析道:“如今大汉各地蒸蒸日上,周鉴的汉武军即将对我们发起更大的攻势。
    朕认为,此次南下的主要战场,应当以山东、河北为主。鲍承先率领的先锋部队,可直扑山东北边。”
    “臣等复议!”……
    待朝会散了后,一些将领纷纷聚在鲍承先身旁,要求各个都参战。
    他们都想立功,好封爵受地。
    然而,只有鲍承先很清楚,此次与周鉴的汉武军决战,世事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