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厌女症皇帝的高龄宫女31
作者:糖糖8甜   快穿好孕娘娘:绝嗣帝王替我生娃最新章节     
    “天啊,你们听说了吗,皇上把皇后娘娘和皇子公主们都送到军事学院了。”
    “假的吧,皇子公主还有可能,皇后娘娘怎么会去军事学院?”
    很多人听了都不信。
    而且太子和几个皇子公主们才多大啊。
    “真的,我的二大爷的儿子的小舅子考上了军事学院,信息保真。”
    军事学院录取一千人,还是封闭式管理的,所有人都很好奇军事学院的是怎么管理和训练的。
    延兴帝把退休的武将都召回军事学院当老师。
    延兴帝还请了兵部当过退休文官。
    但官场鄙视链,有的文官瞧不起武将。
    大景朝廷办的官学不少,学的也是君子六艺,但纯军事学院还真没有。
    所以延兴帝也是开了先河,只是不少文官都不看好。
    有些退休文官在收到消息,延兴帝要找退休文官到军事学院去当文化课老师后,就报病了。
    反正他们上了年纪,身体抱恙也是很正常的。
    延兴帝不屑这些小心思,给机会都不要,大景别的不多,文人一抓就是一大把。
    军事学院一切配置齐全,顺利开学了。
    贝凌瑶是主动提出过来训练的。
    虽然生了两胎五个孩子,又是皇后,但出身限制她的能力,她也不想一直困在后宫后宅。
    军事学院有男有女,但指挥部、战斗部、研发部全是男的。
    就算延兴帝下旨建学招考,也没有女子过来应试。
    不过医学部后勤部就有不少女学生报名。
    而且所有军事学院的学生,不管是哪个部院的,每天都要进行军事训练。
    贝凌瑶进了医学部。
    太子和凤阳公主则在指挥系的小学部。
    为了几个孩子,延兴帝又多招收了一批幼儿给儿子当伴读。
    军事学院分为四个阶段: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大学部。
    小学部三年,初中部两年,高中部两年,大学部三年。
    十年制。
    六岁入学,十六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
    毕业后包分配,但也可以自己选择参加科举,也可以入军营,武力好的可以参加侍卫考核。
    医学部分配到军营里当军医,也可以去太医院。
    后勤部毕业,除了留校,也可以入军营,或者参加科举,当官吏。
    军事学院的学生那是必须文武双全的。
    贝凌瑶在医学部简直不要太好。
    医学部的老师除了太医院的太医,还有一些老军医。
    贝凌瑶的医术进步让人震惊,她本来就会,所以学什么都快。
    甚至军事训练,也不输男儿。
    “你看看你们,连皇后都比不过,再不努力,一辈子都无法越超皇后。”
    指挥系,战斗系天天被老师们用皇后敲打他们。
    男人们自诩比女人强大,力量来说确实是如此。
    贝凌瑶这个皇后一开始给人感觉弱弱的,就是医术好。
    但进步太快了,骑射第一,武力第一,文化课第一,研发课还是第一。
    守城之战,贝凌瑶让人做出的弓驽战车也是挺出名的。
    她又改良武器,研发兵器暗器等。
    还用铁炼钢。
    整个军事学院,所有师生都被贝凌瑶给卷起来了。
    再不努力,就被皇后远远的甩在后头,连影子都看不到。
    一年后,延兴帝验收军事学院的成果,学生们的进步非常大。
    延兴帝甚至安排军营和禁卫军、边防新军一起训练比赛。
    结果军事学院的学生胜了。
    延兴帝兴奋了,他成立军事学院的决定无比的正确。
    贝凌瑶在军事学院里学了三年,三年后就成了小学部的老师了。
    这三年,有一大学部的学生毕业了。
    他们都表现的非常优秀。
    延兴帝又在京城开了军事学院二院。
    原先的军事学院就变成了一院。
    一院加收新生,二院也招收新生,火爆的不行。
    不论平民还是贵族,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入学成为军事学院的学生。
    国子监和京城各大书院看着火爆的军事学院,心生危机感。
    国子监还好,京城的第一家高等学府。
    门槛高,难入,但除了通过考试,官员也有举荐名额的。
    但其它书院就真受影响了。
    其它书院都是走文举之路,学君子六艺,但也主修四书五经。
    军事学院以军事教育为主,学习武术骑射,还有排兵布阵,兵书等。
    君子六艺,四书五经这些是辅修,并不是重点。
    但也会有专门的课讲一讲,让大家了解。
    军事学院多少也动了其它学院的一些蛋糕。
    又因为延兴帝重视,皇后和太子还有皇子公主们都在军事学院就读。
    甚至皇后还当了军事学院的老师。
    这让很多文官都不满,觉得皇后就该待在后宫,管理嫔妃教养皇子公主。
    而不是把公主带到军事学院。
    延兴帝不理会这些弹劾。
    皇后的优秀有目共瞩,延兴帝哪里舍得把这样优秀的人才困在后宫里。
    但不少文人还是觉得皇后不应该去军事学院读书和教书。
    在他们看来,军事学院就是为了军营输送人才的。
    军营还有上战场都是男人的事,女人就该乖乖在后宅相夫教子。
    皇后却偏偏不安分,皇上还如此纵容。
    甚至为了皇后和公主,还让军事学院招收女子。
    这不是荒唐吗。
    贝凌瑶对这些老古板也是无语的很。
    她决定办报纸,让天下人开智。
    社会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男主外女主内,不能成为困住女人的理由。
    古代社会对女人的束缚不少,规矩也颇多。
    如果女子自己愿意嫁人在后宅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愿倒没什么。
    但还有不少女子不愿意待在后宅,有能力出来做一番事业,成就自己的。
    这样的人,贝凌瑶觉得应该支持,也给予她们更多的生存和表现 机会。
    贝凌瑶要办报纸之事,延兴帝很是支持。
    朝廷也有邸报,只不过是官员私下传阅的,这和百姓无关的。
    贝凌瑶却想办给百姓们传阅的报纸,用大白话文来书写,让更多的百姓知道朝廷的事。
    舆论不能只掌握在文官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