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罪魁祸首!
作者:扶摇   大明:最强藩王最新章节     
    你!
    朱权的话语,让朱元璋老脸通红,本以为天衣无缝的计谋,可到了老十七那,却是漏洞百出。
    让他这张老脸,往哪搁。
    朱标看着也想笑,老爷子的行为还真逗。
    可他知道,自己不能笑,要是笑了,恼羞成怒的老爷子,又该脱下那双老布鞋了。
    “十七弟,说正事吧,你不是说,你知道父皇想要改革的事情么,并且还知道其中的问题么?”
    见朱标插话,朱元璋给了朱标一个满意的眼神。
    不愧是他最看好的儿子,这眼力见,没的说。
    朱权看着朱元璋的小动作,也没有再说什么,仿佛很给朱标面子一般。
    “好,既然大哥都这样说了,那臣弟就说说父皇制定改革的问题。”
    朱权拿起侍女刚才泡好的清茶,淡雅的香气,让朱权心头清明,思路彻底被打开。
    “父皇,你所要的改革,不外乎开海禁,废除固定的户籍之地,还有整顿大明的经济问题,废除宝钞。”
    “这些,儿臣没有猜错吧?”
    “没有。”
    朱元璋冷哼一声。
    “可你要只是说出这些,那咱可要笑话你了。”
    “您别急啊!儿臣这不是还没说完么。”
    朱权嘿嘿一笑,放下手中的清茶,继续说道。
    “这些改革,除了改善大明经济这点费点事外,其余的很好解决,只要父皇一句话,满朝文武没有不同意的。”
    “可要是这样,父皇就放松警惕,那对大明来说,却也是一件麻烦事。”
    朱权并没有被朱元璋牵着鼻子走,而是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娓娓道来。
    什么?
    果然!
    朱元璋在听到朱权这样说后,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开海禁,还有废除禁锢人身的户籍制度,在他看来,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这有什么问题么?
    如果这些话,是旁人说给他听的,朱元璋一定会嗤之以鼻。
    可这话偏偏是朱权说的。
    这不由的让朱元璋心中一动,思索起来,难道自己哪里没有考虑周到。
    可不就是开放海禁和废除户籍制度,这两件事,和权利阶级没有太大的冲突,甚至开放海禁,对那些权利阶级,还有好处。
    这能有什么问题呢!
    朱元璋不由的看向朱标,改革的几件事,这段时间,他们爷俩基本都在商量这件事。
    虽然主要的点,被他们放在了摊丁入亩,还有官绅一体纳粮这两件事上,可其余的几件事,也是他们觉得没有问题后,才放下的。
    可现在,被他们视为没有问题的几件事,居然被老十七批判的体无完肤,这让朱元璋怎么能接受的了。
    这几件事,可是他废寝忘食才做出的决定,怎么就有错了。
    朱标心头同样疑惑,当他看到父皇的眼神后,立刻知道父皇想问什么。
    他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也不清楚。
    这让朱元璋有些气恼。
    “老十七,你到底什么意思,开海禁还有废除户籍制度,到底有什么问题,你给咱说清楚。”
    看着气急败坏的朱元璋,朱权却不急不缓,笑眯眯的说道。
    “父皇,您别急,儿臣说就是了。”
    咳咳·····
    朱权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父皇,户籍制度倒没什么问题,废除了就废除,儿臣相信父皇虽然会废除户籍制度,可还是会有相关的法令来取代户籍制度的。”
    “毕竟,父皇您颁布的户籍制度,除了困死百姓的黄册制度以外,最开始实施的户帖制度,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百废待兴,土地荒废,您这样做,有效的解决了荒废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极大的缓解了缺粮的压力。”
    听到朱权认可自己的户籍制度,朱元璋脸上闪过一丝得意。
    可还没等他嘴角翘起,就被朱权接下来的话,打击的体无完肤。
    “可千不该,万不该,您实施了黄册制度,把所有人的身份都给固化,这才是您实施的户籍制度的缺陷。”
    “也正是您的这一个制度,堵死了普通百姓晋升的通道,这才让后来的文官集团,也就是儒家集团,彻底把持朝政,架空皇权,断送了整个大明,让大明之存在了276年。”
    说到这,朱权脸上满是唏嘘之色。
    按照后世有些史学家的说法,明朝应该有六百年的国运,可因为朱元璋第一任皇帝的各种奇葩决定。
    硬生生的斩断了大明一半的国运。
    如果没有朱元璋一系列的骚操作,或许大明将成为自汉朝以来,最为强盛的汉人王朝。
    而他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或许也不会有百年屈辱。
    虽然最后大明还是会走向灭亡,可老朱家却不会以那样一个屈辱的方式,结束这数百年的王朝。
    甚至,大明皇室还能得以保存,整个大明以君主立宪的方式,继续延续下来。
    不过,这些都是那些史学家的自嗨罢了。
    可在朱权看来,如果没有朱元璋搞得那些奇葩政策,大明没准还真能传承六百年。
    毕竟,纵观整个大明,能臣还是不少的。
    远的不说,就说这张居正,要是大明的继任者,能延续他的改革方案的话,大明不说延续六百年,多上一百多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啊!
    那些权贵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不然,大明或许又是一番景象。
    “什么,黄册制度居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朱元璋虽然拥有系统,可以窥视未来,可他能窥视的未来,主要还是他的那些儿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
    国策上的一些事情,推演的未来根本没有多少,就算有,也是一笔带过,他看的云山雾罩。
    不然,他也不会把主意打到老十七的启迪学院身上。
    在启迪学院,朱元璋见识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言论,初看,离经叛道,可越是仔细琢磨,朱元璋越是觉得。
    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论,确实字字珠玑,让他受用非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在大宁的所见所闻,还有老十七口中的只言片语,朱元璋这才决定了改革的事情。
    可让他没想到的事情,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到了老十七的口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甚至在老十七的口中,他之前制定的国策,居然成了覆灭大明的罪魁祸首。
    这样的结果,让朱元璋怎么能接受的了。
    他建立的庞大帝国,居然毁灭在他的手中。
    老天爷,你这是在惩罚他么!
    朱元璋眼神黯淡,灰败的脸色,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