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二十四,扫房子
作者:栀虞1014   六十年代:开局就是新婚最新章节     
    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卫生了。
    做一个整个儿的大扫除,住在农村,家里有灰有土,是肯定避免不了的。
    哪怕爱干净的人家,也避免不了。
    杨睿和温暖整个儿把家收拾了一遍,杨睿负责登高爬梯,搬桌摆凳,擦擦洗洗的重活儿;
    温暖干叠叠衣服,该缝补的缝补缝补,这些不用费力气的细活儿。
    家里没孩子,屋里整洁度保持的还可以。
    一天的时间,杨睿,不但把桌椅,板凳,炕柜,包括大炕什么的都给擦了一遍。
    就连厨房用具,都擦洗的倍儿干净。
    又把自从入冬以来,一直在堆积食物与杂物的仓房给规整了规整。
    一边放工具,一边放食物;
    杨睿从黑市上带回来的,从山上打的肉类什么的放在一个缸里边,干菜也放的好好的;至于各种腌菜,一溜小坛子大缸的摆的整整齐齐的。
    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且成就感十足!
    因为要忙活,午饭就很简单。
    蒸了一篦子之前冻好的粘豆包, 菜是萝卜条肉皮炖黄豆;
    这肉皮还是上次分肉的时候剩的那一小块,本来打算做皮冻来着,结果忘到脑后了,这次直接就配菜给炖了它了。
    这萝卜条肉皮炖黄豆本来不咋好吃,但是加上一勺大酱,那就还行!
    再加上自己家做的粘豆包,搭配在一块儿,倒也还不错。
    不算是多么好的伙食,但也还行!
    还没天黑,下班还没回家的二嫂周洁就先来了一趟。
    “四弟,弟妹!忙着呢?”周洁笑道。
    温暖见是二嫂,招呼二嫂坐下:“是啊,二嫂,快来屋里坐!今天不是得扫房子吗?家里这家伙事儿都得弄干净儿的!”
    周洁把手里的窗户纸,放到炕桌上:“这是给你们带的窗户纸儿,明天就到了糊窗户纸的日子了。
    供销社有,我就直接给买回来了,也能给你们省点事儿!”
    几张窗户纸,不值什么钱,但也是二嫂的一片心意。
    杨睿和温暖都是有好好的道谢的!
    第二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五,糊窗户纸的日子。
    东北的八大怪,有这样一条,叫做窗户纸,糊在外!
    它是指我们看到的所有窗户,窗户纸是糊在外边的,看不见窗户格子,就是一张大白纸。
    为什么糊在外呢?道理很简单,东北冷,如果窗户纸按照寻常的糊法,糊在外边,因为有窗棂,那么一下雪,一刮风,这个雪就落到了窗户上。
    落在窗户上,屋里又热,雪一化,就把这个窗户纸给泡了。
    窗户纸一旦湿了,就没有张力了。
    所以只好把窗户纸糊在外边,雪在上面,外面很冷,雪在上面是待不住的,它就会滑落,所以窗户纸就会安全。
    另外还有一条,由于屋里冷,有条件的人家,窗户纸往往是糊两层,就里外都糊,这样的话,中间会有一个空气层。
    这样的话,保温就会变得非常好。
    理论上讲都是糊两层!
    东北有这样一句说法:黑拢台,白拢沟,吃白面,喝豆油。
    这黑拢台呀,就是指窗户的这个窗棂,窗棂时间长了,那就不是木头的本色了,都变成黑色的了。
    白拢沟,是指的矮的这个地方糊窗户纸,这个窗户纸是白的,所以叫做白拢沟。
    吃白面,是指的过去所有粘性的东西都是自个熬,熬浆糊,一到冬天就糊窗,会大量的使用浆糊,都要自己去熬这个浆糊,所以说是吃白面。
    最后这个喝豆油是怎么回事的呢?是这样的!东北产大豆,在东北大多都会吃豆油,很少吃花生油或者是菜籽油。
    所以在这个窗户这儿啊,糊上窗户以后,比较富裕的家庭,用油再把这些容易被雪侵蚀的地方刷一道。
    有油就不沾雪了,就是可以保护这个窗户。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杨睿和温暖也是这么做的。
    有些时候,前人的经验可能是落后的,可能是不对的。
    但是更多的时候,前人的经验还是有必要遵循。
    就拿糊窗户纸举例子,既然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比较保暖的方法。
    那么,杨睿和温暖自然也是遵循,没有刻意为了追求美观,追求样式,把窗户纸糊在里边。
    只是,大白纸贴着,确实是有点单调。
    “要不贴点儿窗花!”杨睿见温暖看着贴好的窗户纸有点皱眉,脑子一转就知道为什么了。
    温暖赞同是赞同,但还是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行啊,但是我不会!”
    杨睿:……“我也不会,要不问问三嫂去?三嫂的手可巧了,往常家里的窗花儿都是她剪的,听三嫂说,她奶奶可会剪这玩意儿来着,她就跟着学了一点儿。”
    “三嫂刚怀孕,咱们还是别去打扰她了吧?”温暖有点犹豫。
    杨睿却觉得挺好的:“没事儿,三嫂是怀孕,又不是不能动了。
    三嫂比较内向,上回见着三哥的时候,他就说了,有空儿去他家唠嗑去!
    再说,二哥三哥两家挨着住,我也想顺便跟二哥三哥商量商量过年的事儿去!”
    温暖这才点头。
    剪窗花儿的红纸不用去买,家里就有这玩意儿。
    是他俩结婚的时候,杨睿置办的,还剩了好些。
    昨天收拾屋子的时候翻了出来,还崭崭新的呢,完全可以用。
    两人拿了红纸和剪刀,就去了杨三哥杨智家。
    “三哥,三嫂,搁家呢不?”杨睿的嗓门不小,很有穿透力。
    话音落下,屋里就有回应了,且声音越来越近,似乎在往外走:
    “搁家呢!小弟,弟妹,你俩可是稀客啊,快进屋!屋里暖和!”
    温暖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三哥,是不是打扰你们了?”
    杨智对自家人,不像对外人,还是有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