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密谋朱柏破身事宜,麻子你猜猜咱要怎么拆你家?
作者:贫道不戒色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最新章节     
    乱世多红颜,命薄如纸钱。
    自古道义接云天,英雄两难全,似乎唯有舍生取义弃佳人,才能彰显英雄本色。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美人。
    只是乱世,英雄容易留名,美人也更容易留名,为人津津乐道。
    …
    “康麻子,你有种就再说一遍!”
    “我再说几遍,还是那句话,朱柏你不能这般任性妄为,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儿,这世上哪有如此年龄不破身的道理!?”
    “我喜欢,你管天管地,还管的着...这事儿啊!”
    朱柏的脸色犹如熟透的苹果一般,羞恼得通红。
    “刚才看你的模样,显然也是动了心思,那就让你爹赶紧给你安排,抓紧破了,实在太丢人了。”
    “丢人,你才丢人呢,打了败仗流落山野还拐个懵懂少女伴在左右,你就是个大淫棍,难不成你以为所有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事情的么!?”
    康熙大败山海关,流落深山,身受重伤,还丢失了一条手臂。
    却还有闲情雅致,拐走了一个深山之中的懵懂少女伴在左右。
    由此可见,就能看出皇帝这种东西的…龙性本淫。
    “柏儿,你先下去,咱和麻子聊一下。”
    “啊?”
    “咱让你退下。”
    “不是,为啥啊?”
    “送福王殿下,下殿!”
    .....
    文渊阁中,朱柏吵闹几句。
    康熙的某些话击中了老朱的痛点。
    竟然正事不聊,先把朱柏赶了出去…
    “咱把他赶出去了,你给咱说说,这给小十二开苞到底谁合适,他刚才动心的是谁?
    朱柏方才意动。
    很大程度上是想到了这个时代的那几个绝世大美人...秦淮八艳!
    只是朱元璋并不知晓。
    对于这明末时期的风流人物,属实不在他了解范畴之中。
    “别的朕不清楚,不过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是如雷贯耳的,若是给朱柏开苞而用,可为上选。”
    “秦淮八艳?”
    老朱眉头一皱,秦淮河那是什么地儿?
    当年明朝初建,那秦淮河就是出名的烟花之地,画舫游船,靡靡之音…
    让那的女子,给他宝贝儿子开苞?
    “康麻子,仗着副本不是真死,你胆子挺大啊,想忽悠咱让妓女睡咱儿子!?”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咬着牙根。
    “妓女又如何,能解决你儿子的问题,你在乎那么多做什么,这不过是一个副本罢了。”
    康熙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觉得朱元璋太过于食古不化。
    “你也知道那是…妓女!”
    朱元璋压低了声音,朝着康熙吼道。
    “呵~”
    康熙一声冷笑。
    “十里秦淮繁盛景,秦淮八妓艳名扬,朱元璋别怪朕没提醒你,你那儿子这么大岁数还不碰女人,说不好那里有什么问题…”
    “你放屁!”
    “哼,朕言尽于此,秦淮八艳虽是风尘女子,说是艳名传世,可惊艳的不仅仅是容貌,更有才情,倒也不算委屈朱柏。”
    “记忆封存,为什么你还记得有这——秦淮八艳!?”
    朱元璋有点动心,却上前一步,向康熙质问。
    “八艳之名,在清初多有流传,她们的故事很模糊朕记不起来,但是这八人绝对是这个时代难得的美人。
    “这样啊…你可知道名字?”
    “自然…不完全记得。”
    “一个都不记得?”
    “有两人比较清晰,一个是董小宛,另一个是柳如是。”
    “为何帮咱?”
    朱元璋定定地注视着康熙。
    “别恶心我,朕可不是帮你,只是看不过去,那么大的一个皇子、王爷竟然这么大还是个雏儿,简直荒唐。”
    “是是是,荒唐!太特么荒唐了。”
    朱元璋头一回非常认同康熙的观点,把胳膊挂在了他的脖颈上。
    “麻子啊,仗还是要打,你们清朝我们大明肯定也要收回来,你也别太难过,子孙不争气,你自己不中用,别难过哈。”
    老朱说完朝着康熙嘿儿嘿儿一笑。
    每逢康熙说什么,就放开了手,背朝着康熙继续说道:
    “入冬了,按照历年惯例,这时节正是建奴劫掠我大明周边的时候,你猜猜咱准备怎么做?”
    画风突变,聊的内容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朱元璋还真是人如其名,当皇帝的人都这样,圣心难测。
    “你想怎么做那就怎么做,朕没兴趣猜。”
    康熙并不打算接话,断然拒绝。
    “别啊。”
    朱元璋一转头,小碎步走了回来,拿肘关节推攘了一下。
    “猜猜呗,聊天嘛,别扫兴啊。”
    “朱元璋…你…”
    康熙被五花大绑,做不了什么动作。
    从小的教育让他并不怎么会翻白眼,只能恨恨地瞪着他。
    可是,
    看着朱元璋那副“单纯”的期待模样,只能叹了口气。
    “好,朕猜!”
    “北方苦寒,明军与我清军战力本就有所差距,冬季更是有利于我清军作战,你肯定不会主动出击。”
    “所谓举措,无非是调集兵力驻守城防,加强戒备,等开春之后再寻战机。”
    朱元璋笑呵呵地点点头。
    “分析的很不错,很接近。”
    “要不你继续猜猜?”
    “哼!”
    康熙冷哼一声。
    “行吧,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朱元璋呵呵一笑,眼神变的锐利起来。
    “防御之事自然要做,如今咱大明国库充盈,兵啊,还是养的起的。”
    “不过…我朝前宣大总督卢象升战死在你们建奴人之手,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啊,底下人战意隆隆,哎…压不住。”
    康熙抬眼,冷笑。
    “卢象升,就是那个在山海关大战,假装议和,实则行偷袭之举的那个?”
    别人的话康熙未必记得,但是这个卢象升的丰功伟业在他被抓前便已经知晓。
    在山海关大捷后,押送大明叛将吴三桂与他们大清议和,因此遭受大明朝臣的口诛笔伐,更是戴上了叛国贼的帽子。
    明军主帅孙承宗不忿,发兵向辽,收复辽东大半城池。
    卢象升也因此,在议和之地被清军乱刃斩杀。
    “呵…民间不都传他是叛臣、国贼么。”
    朱元璋摇摇头,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唏嘘。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古枯...”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卢象升选择了一条必死之路,也是一条满是骂名的路,说实在的,这个卢象升…咱是真舍不得,咱是...真佩服。”
    “呵...又是舍不得又是真佩服,那你不还是让他成为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