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捐赠起风波
作者:陈茶老酒爱少女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最新章节     
    “杨乡长,这个不公平,四寨村比我们多三十户。”毕小宝立刻抗议道,两个村都是三百多户村民,但四寨是三百八十多户,小洼村却只有三百四十多户。
    “我们多是我们天生的,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候明明正庆幸自己村人多呢,毕小宝一抗议,立刻不愿意了。
    “咱们比比例,就是签协议的户数除总户数,这样最公平。”杨辰想了想,如果某一个村眼见得要输,可能会摆烂,就决定再刺激一把:“只要超过五十户,就算输了,明年我还会再去帮你们要十万,但那个时候,可就是全乡的村一起参与竞争,包括今年的胜利村在内。”
    “只要你们表现好,今年拿十万,明年还能拿十万,今年修出村路,明年修村里的路,看谁不夸你们这届村干部干的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当村干部的哪一个不盼着在村里落个好名声,也没有那个比修路更见效了,这个路至少可是能走十年八年的。
    四个人迅速分析出了形势,争今年这个第一是最合适的,明年再争就不牢靠了,全乡的村干部里,还是有几个人能人的。
    “你们愿意参加吗?”杨辰笑着问道。
    四个人齐刷刷地点着头。
    怕他们不上心,杨辰决定再添一把火:“我再给你们透露个消息,人家手牵手公司呢,准备前一百户签协议的,每户给二百元的保证金,到时候如果种出来的药材又好又多,这个钱就相当于白给。”
    “如果不好好种,这个钱就要双倍赔给人家,所以你们不要选那种二流子三赖子来签协议,必须是那种拖家带口、身家清白、踏实能干的。”
    自古以来钱帛动人心,二百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不是一笔特别大的巨款,但仅靠种地的话,一年也就是收入个一到两千块钱。
    至少是个闲钱不是。
    四个人拼命地计算,一户二百,十户两千,一百户就是两万块钱,如果动作快的话,这两万至少能拿一万多。
    “杨乡长,这个钱能不能不给农户给大队,或者说农户一半,大队一半?”毕小宝的眼珠子一转,立刻提出了一个要求。
    给农户当然好了,但是村里能扣一半或者说全扣下,那当然更好。
    杨辰沉吟起来,他当然是想给村民们增收的,但是想叫马儿跑的快,就得让马儿吃好草,如果村干部一点好处没有,那也不太合适。
    但是这笔钱是给村民的,用来提高村民积极性的,给了大队固然任务完成的更快,但那样的话肯定是大队硬推的。
    “钱你们别想,完成好的话,我另有补偿。”到时候随便弄点物资什么的话,给钱容易被这些人装自己腰包里。
    “杨乡长,那我们这些已经报过名的怎么办?有奖励没有?”候明明把希望放在这方面。
    毕竟那个是进大队的账,这个到自己手里,不光自己,还有自己的爹娘,自己的兄弟,自己的侄子。
    九个村连村干部带亲属也报了几十户了,杨辰也不好意思厚此薄彼,就大方地一挥手:“都有。”
    杨辰误会了人性的贪婪,前面的有奖励,后面的没有奖励怎么行,到最后全乡报了七百多户,让杨辰又多掏了十五万块钱。
    但效果是非常显现的,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小洼村就签一百多户,在总户数不如四寨村的情况下,比四寨村了多了十几户,让四寨村输的无话可说。
    毕竟他们只是想修这条路,不修也没事,只是走起来不方便,但小洼村就得走大洼村的路,这憋着气没憋着气战斗力是不一样。
    有了每户二百元的激励,推广就变的容易了很多,基本乡里还想从这笔钱上分一杯羹,被杨辰硬顶了回去。
    他许诺的修路其它村知道以后,也来要求落实,被杨辰骂了回去,让你们推广时,一个个推三阻四的,见有好处了又想来,哪有那么好的事。
    签订好协议后,一方面要求农科院尽快派人过来,研究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种植品种,另一方面则是落实修路资金的事。
    这个钱肯定不能用项目资金,甚至保证金那笔钱,也不能用项目资金。
    杨辰只好用自己的钱了,这让陈淑英非常不解,为了当官也没必要这么拼吧,不从里面拿钱就是好的了,那能往里面贴钱呢,这样一来公司又能支撑多久,再说了,没有盈利,哪来的分红。
    但跟李天国说这件事的时候,李天国对她说道:“小杨这么做,是有长远考虑的,不管是做官,还是做生意,都是好事一件,你只管跟着他干就行,工资又没少了你的。”
    陈淑英一想也对,就算没有年底分红,但光工资也比在学校强的多,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她就给孩子买了一个学习电脑,虽然后来看,这东西好像是个游戏机,但买都买了,还能怎么样。
    虽然这钱杨辰打算自己出,但是杨辰却不打算完全用手牵手公司的名义,毕竟这个公司在业界没有知名度,再加上这个项目最开始也借用了庆远堂的名头,杨辰就打算联合上庆远堂一起捐这笔钱。
    他想让常秀康亲自去平山县一趟,参加这个捐献仪式,更增加这个项目的可信度,结果跟常秀康一说,常秀康却说既然用我们厂的名义捐这笔钱,那我们就不能白担这个名,捐赠的钱我们拿一半。
    杨辰还想跟他客气一下,结果常秀康说的非常坚决,如果不让我们拿,我们就不参加。
    杨辰只好答应了下来,在没有惊动上级部门的情况下,杨辰带着陈淑英和常秀康来到上岭乡,准备去村里搞一个小型的捐赠仪式,谁知道到了乡里,才发现乡里条幅都挂了起来。
    然后许义满才过来告诉杨辰,胡书记考虑到这是上岭乡难得一见的大事,不能这么悄无声息、偃旗息鼓,所以他自作主张请了县报社和县电视台的记者。
    不知道怎么搞的,又被原县长知道了,原县长一会也要来,亲自主持这个捐赠仪式。
    杨辰苦笑着点了点头,还是自己想的不够妥善,那个领导也不会放过这个出风头的机会。
    然后许义满又来通知道:“曹县长知道了以后,也要过来,同时又让通知了市里,市里可能也要来一个领导,捐赠仪式可能要改在下午,麻烦两位捐赠人再多等等。”